小儿佝偻病与营养不良关系的相关性探讨
2018-01-16邓玮莉
邓玮莉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 辽宁 大连 116021)
通常情况下,小儿佝偻病(vitamin D deficiency)在临床医学中又叫做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甚至也有将其称作骨软化症即骨矿化不足的。据统计,该病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存在直接关系,继而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和临床以骨骼钙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小儿佝偻病发病缓慢,病程长,是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主要病种之一,多发生于90d~3岁之间[1]。借此,本文将选取200例小儿佝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与营养不良关系的相关性。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时间严格控制在2014年1月—2018年1月之间,纳入对象合计200例,均为小儿佝偻病患者。其中男123例,女77例,最小年龄90d,最大年龄3岁,平均年龄(2.2±0.5)岁;所有患儿均经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佝偻病诊断标准》中的相关筛选条件。
1.2 方法
患儿在入院后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填写详实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病情和体格发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患儿是否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并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血常规测定外周末梢血涂片检测,在必要时还可适当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患儿的血清铁蛋白进行分析与测定,对确诊为小儿佝偻病的患儿行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测定与分析,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中200例小儿佝偻病患儿的纳入标准均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佝偻病防治方案》相关规定与条例筛选和判定:正常:BALP值<300U/L;可疑:200U/L<BALP值<250u/L;确诊:BALP值>300U/L;而营养不良的诊断标准则依据W/A、H/A、W/H相关指标进行综合性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临床数据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χ2检验,表示方式以(%)为主,P<0.05表示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 佝偻病发病情况分析
经临床诊断发现,本研究中的200例纳入对象均确诊为小儿佝偻病,发病率为100.00%,其中90d~1岁的患儿合计56例,占比28.00%;1~2岁的患儿合计98例,占比49.00%;2~3岁的患儿合计46例,占比23.00%。
2.2 小儿佝偻病与营养不良关系的原因分析
在200例患儿中,合并营养不良者合计123例,占总人数和总患病人数的61.50%。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中,营养不良作为慢性营养缺乏症中的一种常见病型,由于其与蛋白质,热能转化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故在临床上又将其称作蛋白质-热能缺乏。就当前该病的发生情况来看,这与人体营养摄入不足存在较大关系,当然食物不能充分吸收与利用,继而导致人体正常机能无法正常维持代谢,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如佝偻病等[2]。
佝偻病的发生在临床医学中极为常见,其发生因素也千差万别,其中较常见的病因有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钙含量过低或钙磷比例不当、疾病和药物影响等均是造成佝偻病的常见因素。其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还是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对该病的影响最明显。据统计,当人体出现维生素D缺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骨骼会发生改变,且肌肉也会逐渐松弛,严重时还会出现各种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而有的研究数据也表明,当佝偻病转为重症时,患者的消化、呼吸、循环及免疫系统均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对于小儿患者而言,在缺乏维生素D时,除了可能发生上述病症外,甚至可能影响其智力发育。由此可知,营养不良对小儿佝偻病的发生时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D时更容易导致诱发该病。故在临床医学中,为了有效的降低小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必须根据小儿佝偻病的临床特征与相关性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通过补充维生素D并辅以钙剂,防止骨骼畸形和复发。通过对本研究中的200例小儿佝偻病患儿与营养不良关系的相关性分析来看,与上述分析是不谋而合的,这也与相关研究数据颇相近[3]。
综上所述,小儿佝偻病与营养不良存在一定关系,故在临床治疗时应引起重视和加强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