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2018-01-16
杂交水稻新突破:可轻简机械化制种
近日,在湖南长沙县江背镇河田村,通过机械化混播制种的杂交水稻“卓两优141”长势喜人,金色稻田里收割机来回奔忙,谷粒饱满的稻穗装满箩筐,农民脸上喜色洋溢。
长期以来我国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以传统方式为主,机械化程度低,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高。“杂交水稻种子价格高,而直播、抛秧等轻简化水稻栽培技术需要的种子量大,从而导致近几年来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出现下降。”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种子管理处处长许靖波说,选育适合轻简机械化制种的杂交水稻品种,研究其配套的机械及制种技术,降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已成为杂交水稻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研究的焦点。
唐文帮教授及其研发团队经过10余年研究,实现了杂交水稻轻简机械化制种,在降低杂交稻种子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已经通过省级审定,杂交组合“卓两优581”通过了国家审定,并大面积推广应用。
(新华网)
垦丰种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近日,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签约,共建院士工作站。
垦丰种业总经理刘显辉介绍,垦丰种业与赵春江院士团队将在三个领域加强合作:一是种质资源挖掘、材料创制与利用、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育种新技术研发等领域;二是实现育种信息数字化、过程自动化、结果智能化,建立商业化育种平台;三是以建设智慧农业为目标,围绕各项先进技术,对种植户的种、管、收、储、加、销等全过程提供一体化服务,全面提升种业产业链的效率和效益。
此次与垦丰种业共建工作站,是科企之间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积极行动,工作站将以种业信息化为切入点,促进垦丰智慧种业、智慧农业及相关产业发展。
(农民日报)
盐城农业转基因生物全程监管从源头防止种子进大田种植
从盐城市农委获悉,该市着眼于构建农业转基因生物全程监管体系,把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通知要求落到实处。在日前开展的杂交水稻制种转基因拉网式检查中,全市杂交水稻制种所有品种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全市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种子进入大田种植,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农委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检查组近日对我市相关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予以充分肯定。
同时,该市加强科普宣传,引导公众理性认识转基因,营造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开展“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基本认知和安全监管”专题讲座,陈述转基因安全管理知识,阐明转基因技术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受训人数近500人次。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知识科普活动,向市民发放农作物转基因宣传明白纸2000多份,各县(市、区)农委利用科普宣传周现场答疑农业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人民日报)
新疆启动塔河流域十万亩冬小麦休耕试点
近期,新疆塔里木河流域10万亩冬小麦耕地启动休耕试点,休耕期3年,这是全区首次开展大范围耕地休耕。
自治区农业厅种植业和农药管理处副处长汤义武介绍,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是巩固提升耕地地力,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的重要举措,此次休耕的10万亩耕地,全部集中在冬小麦种植区域,喀什、和田地区各占5万亩,目的是有效缓解塔河流域内农业生产水资源压力过大的现状,提高耕地地力,保护塔河流域生态环境。
为了确保休耕区域内农民的基本收益,休耕期间,休耕区域内农民将享受国家专项补助,用于补贴农业生产和耕地修复治理工作。
目前,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对休耕区域土壤进行了采样和肥力监测,休耕期间,农业部门每年会对土壤进行监测,确保耕地质量不降低,确保急用之时耕地用得上、粮食产得出。
(农业科技报)
盐碱地里稻花香 亿亩荒滩变粮仓
让重度盐碱地变良田的技术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胡树文教授团队研制的。该团队集成的盐碱地生态改良综合技术,实现了重度盐碱土壤当年改良、当年高产。
盐碱地遍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面积高达10亿公顷,我国盐碱地面积将近4亿亩。经过多年研发攻坚,胡树文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型高分子土壤改良剂和盐碱地专用功能性肥料等土壤改良用物资,并结合洗盐、排盐措施,形成一套成本低、见效快的盐碱废弃荒地快速改造生态良田的盐碱地生态改良综合技术。难能可贵的是,综合技术可实现盐碱废弃荒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高产,且在今后不继续使用改良剂的条件下,水稻仍然能实现高产、稳产。
近日,杨劲松、吉林农业大学教授赵兰坡等专家对600亩重度盐碱地示范田进行了实地测产。结果显示,实施盐碱地生态改良综合技术的高品质水稻产量为8215公斤/公顷,其他改良方法为5637公斤/公顷。
(农业科技报)
农机化所食用豆收获机具填补国内空白
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食用豆收获机械化团队在食用豆机械化收获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发的全喂入式蚕豆、绿豆联合收割机,移动式双驱蚕豆、绿豆脱粒机及蚕豆、绿豆割晒机在江苏、青海、河南和山西等地成功进行收获作业试验示范,机械化收获作业效果良好,作业品质和效率满足生产需求,填补了国内食用豆专用收获机具的技术空白。采用蚕豆专用联合收获机进行作业,可一次性完成蚕豆的切割、脱粒和清选,作业速度可达到6亩/小时,综合作业效率是当前人工收获的20倍以上,每亩纯收益可提高30%,为广大农户大规模推广种植蚕豆提供了充足信心。
为适应重质量、降成本、提效率的现代农业生产需要,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该团队在岗位专家陈巧敏的带领下,研发出4DL-4A全喂入式蚕豆联合收割机、5TC-130A移动式双驱蚕豆脱粒机及蚕豆割晒机。
(农业农村部网)
卫星遥感监测水稻生长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农委联合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部遥感中心南京分中心以及省农科院遥感创新团队的专家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区水稻成熟前生长与病虫害综合监测。
水稻遥感监测专家组先后在刘庄、草堰和新丰等镇建立遥感观测点20个,利用作物冠层光谱仪、作物叶面积仪、作物养分仪、土壤环境监测仪、农田微气候仪等农田信息速测仪器对水稻灌浆中后期的冠层光谱信息、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土壤电导率等农学指标以及病虫害情况开展监测。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顾晓鹤博士现场介绍了利用遥感监测长势的新方法。省农科院李卫国研究员结合卫星遥感监测图分析了大丰全区水稻生长及病虫害发生状况。区农委种子管理站王新华站长就全区水稻品种种植特点与分布情况做了说明。随后,多方就有关县域水稻生长与病虫害遥感监测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友好交流。此次监测表明,大丰区水稻长势总体好于去年,但也有少数田块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穗颈瘟、倒伏等有不同程度发生。如果不出现异常气候,水稻产量有望实现连增。
(农业农村部网)
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成立
近日,袁隆平院士来到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出席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当天,兴安盟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
袁隆平表示,将带领专家团队全力支持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加快引进推广最新培育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每亩水稻增产100公斤,助推当地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为内蒙古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作出新贡献。同时,还要引进更多的科研团队,拓展研究多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农林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和草原人民一道“种好中国粮食、端稳中国饭碗”,让兴安盟“兴安岭下米粮仓、草原深处大厨房”的名气更响、牌子更亮。
(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