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6王军
王 军
(睢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 睢县 476900)
睢县是商丘市下辖县,位于华北平原南端、豫东平原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年降水量701 mm,年光照2 236 h。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马铃薯又名土豆, 其块茎可食用,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随着农村种植业的不断发展,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1 品种选择
要选择经过脱毒的种薯,品种可以选择郑薯7号、郑薯10号、荷兰15等脱毒品种,在选用良种的基础上,还需对种薯进行精选。
精选的标准是:具有本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的薯块。淘汰纺锤形、芽眼突起、表层龟裂的畸形薯块。此外,对贮藏期间已发芽的种薯,应将芽全部掰掉,以利健壮芽快速生长。
2 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肥厚、质地疏松、前茬种植禾谷类作物的土地,在种植前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为了提高产量要选择适宜的种植地,马铃薯喜砂壤土或者壤土。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垄,要求耕地的深度15~20 cm。马铃薯是高产作物,需肥较多,肥料充足时植株可达到最高生长量,相应块茎产量也最高。在一定范围内,科学多施肥可以增产,但是盲目多施肥、滥施肥,植株会出现贪青倒伏、病害严重等问题。
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品种、产量水平来确定,可参考最大施肥量为(氮磷钾比例为15∶15∶15)1 500 kg/hm2。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增施农家肥,农家肥宜选择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加量为3.75万~4.5 万kg/hm2。
在起垄时,单行种植垄宽60~65 cm、垄高15~20 cm,株距20~25 cm。双行种植垄距90~100 cm,垄宽60 cm,垄高20 cm,大行距60~70 cm,小行距30~40 cm,株距27~30 cm。密度7.5万株/hm2左右
3 种薯处理
3.1 品种选择
播种前要对种薯进行处理,先进行晒种。播种前15 d,挑选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色泽新鲜、没有龟裂、没有病斑的块茎作为种薯。育苗时间一般在 元月上旬。
3.2 打破顶端优势
为了保证马铃薯出苗整齐,必须打破顶端优势。方法为从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一刀,切成两块然后再分切。
3.3 场地消毒
切芽块的场地和装芽块的工具,要用2%的硫酸铜溶液喷雾,也可以用草木灰消毒,减少芽块被感染病菌和病毒的机会。
3.4 切刀消毒
马铃薯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原菌在种薯上越冬,切刀是病原菌的主要传播工具,尤其是环腐病,目前尚无治疗和控制病情的特效药,因此要在切芽块上下功夫,防止病原菌通过切刀传播。
1∶5万区域航磁和地面高精度磁测在赤佬顶地带表现为NE和NW向磁场变化梯度带异常特征,并于交汇部位形成相对的强磁异常(图3、4),反映有上述方向的构造存在,其交汇部位的赤佬顶地带是成矿最为有利的地段。研究区内已知矿床和宝山等岩体均处于NE向的磁异常带上,亦说明赤佬顶锑矿与一六钨矿、梅子冲银铅锌矿等矿床成矿构造相同,具备寻找相同类型矿床的条件。
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瓷盆,盆内盛有一定量的75%酒精或0.3%的高锰酸钾溶液,准备三把切刀放入上述溶液中浸泡消毒。这些切刀轮流使用,用后随即放入盆内消毒。也可将刀在火苗上烧烤20~30 s然后继续使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环腐病,黑胫病等通过切刀传染。
3.5 切芽块标准
春播马铃薯在播种前可进行切块处理。切块处理不但可以促进发芽、出苗,还可以节约种薯。切块时要使每一块切块上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要控制切块的大小,切块过大,会导致用种量过大,经济效益不高,切块过小,养分或者水分不足,抗旱能力不强,影响产量。一般将薯块的大小控制在30 g。
切块时要使每一块切块上都带有顶端优势的芽眼。切块时先将病薯及时挑出。切块时每换一块种薯要对切刀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播疾病。切好的薯块使用600倍多菌灵悬浮液冲冼切口的淀粉,晾干后进行催芽。
在催芽时要求薯块堆放2~3层,并做好遮光措施,保持适当的水分,待芽长出1~2 cm,颜色由白芽变为绿芽时即可播种。
4 适时播种
适时播种是提高马铃薯种植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和取得高产的关键性环节,确定最佳播种期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要求土壤10 cm处的地温要达到8~10℃,并且要求春播出苗时要避开霜冻期,选择在当地终霜日前推20~30 d播种。另外,要求马铃薯在薯块的膨大期时平均气温不超过23℃,同时要求有适量的降雨,防止上部茎叶徒长,影响块茎养分的积累,造成减产,因此睢县适宜播种的时期为2月中下旬。
播种方法可采用开沟点种法,沟深要求10~15 cm,然后将处理后的薯块点入沟内,最后覆土。
5 田间管理
5.1 做好查苗补苗
在幼苗长出时要做好查苗、补苗的工作,否则会影响产量。如果行内缺1株苗时,两侧相邻的植株由于营养面积扩大,会产生补偿作用,相邻两侧的植株会补偿缺苗部分50%的损失,但是如果缺苗严重时则会形成断垄,影响产量。因此要做好查苗补苗的工作,及时中耕培土。
5.2 及时覆膜
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并用土将破膜处封好。中耕培土和除草可以破除板结土层,使结薯层的土壤疏松透气,对根系的生长、匍匐茎的伸长,以及块茎的膨大都十分有利。苗高10 cm时将膜去掉,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以除草、疏松土壤为主,并向苗根培少量土。
第一次的中耕除培土选择在齐苗后进行,要求耕深8~10 cm,同时进行除草。第二次中耕在第一次中耕后的10~15 d进行,耕深可稍浅一些。第三次中耕选择在现蕾期进行,耕深较第二次稍浅一些。除了第一次,后两次的中耕要进行培土,以避免薯块外,现青肩,影响品质。
5.3 科学肥水管理
要获得马铃薯的较高产量,需要大量的水分,满足不了水分的需要,就难以取得满意的产量。马铃薯既是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又是供水不能间断的作物,特别是在块茎形成和块茎增长阶段,要连续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一旦水分供应间隔,便会造成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形块茎,造成严重减产和品质降低。但马铃薯生育后期又要防涝,因雨涝或湿度过大会造成块茎不耐贮藏或腐烂。因此,生产中要掌握均匀而充足的供给水分,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马铃薯生长的适宜土壤湿度以全生育期平均保持在80%左右的土壤含水量为最理想。其中苗期要保持在70%~80%为宜,收获前保持在65%~75%为宜;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阶段必须保持在80%~85%。
生产中应掌握小水勤灌的原则,每次灌水不漫过垄顶。结合墒情,在齐苗期、现蕾期、开花期、薯块迅速膨大期各浇水1次。在收获前7 d左右要停止灌溉,以确保收获的块茎周皮充分老化,以利贮藏。
追肥所用肥料的特点是:高钾、中氮、低磷,在幼苗 10~15 cm时追一次复合肥 ,确保 氮 肥 225 kg/hm2、 硫 酸 钾 肥 225 kg/hm2;团棵现蕾后,幼苗长到 30 cm时追肥 一次,氮肥375 kg/hm2,硫酸钾 375 kg/hm2。
开花后不再追施氮肥,若后期表现脱肥早衰现象,可用磷、钾肥结合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
5.4 预防病虫害
马铃薯的病虫害较多,在防治时除了要选择高抗病品种外,还要采取轮作,做好种薯的处理工作,以减轻病虫害的危害。要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土豆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等病害,防治病毒病要及时用70%呲虫啉,或70%噻虫嗪等化学药剂。防治蚜虫、白粉虱等传毒虫害,发病初期喷洒20%的盐酸吗啉胍·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的菌毒清水剂500倍液,或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400液进行防治。疫病防治可用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代森锰锌500~8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等真菌性病害,每隔10 d喷一次,连喷2~3次。
6 适时收获
春季马铃薯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成熟后再收获,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同时掌握当时的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收获时应选择在晴天土壤较为干爽时进行,同时要注意避免马铃薯受损伤。
参考文献:
[1] 马国珍.春播马铃薯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17(9):55.
[2] 郑有.马铃薯覆膜栽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园地,2002(3):11.
[3] 郑军伟,陈焕丽,郭赵娟,等.河南省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误区及改进措施[J].中国蔬菜,2015,1(1):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