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从改革中得到实惠改革才会向前
2018-01-16曹远征
曹远征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十九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进入新的阶段,未来要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改革是重要的任务。第一,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第二,下一步改革的关键环节在哪里;第三,这个改革的基本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第一,改革的成本是预付的,收益是预期的,如果预付的成本过大,预期过小,改革可能会停止。那么中国渐进式改革是有些目标成本最小,但是收益实现负成本,从而实现滚动发展,然后改革近40年而不竭,就是滚动发展的过程,不断逼近目标,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人民群众有了获得感,从而推动改革进一步向前发展。
下一步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特别把新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改革尤其需要方位展开深化,更多是与民生相关。按照过去中国改革的经验,老百姓获得有实惠,有获得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想未来的15年,甚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改革也应该是遵循过去的形势,叫老百姓有获得感,然后有实惠,感觉有不竭的动力,才能推进下去。
第二,下一步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按照我们现在人口统计,尤其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富先老是中国最大的挑战。
这是未来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最大的制约,因此改善民生,首先要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如果从这个看,我认为有两个改革最为重要,一个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一个是财政体制的改革。
在国企改革方面,根据推算,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2020年前,中国的上市公司的30%的股权应该划进社保,到2030年左右的时候,应该80%的股权进入社保,国有企业股权划进社保,可能成为很重要的改革方向,这是我们国有企业出现一个新的状态,已经不仅仅是国有了,事实上是全民的,是大家的社保资产。
在财政体制方面,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尤其在中央地方财政关系上,重新理定关系,特别是在地方财政制度方面,进行细腻化的,机制化的建设,是下一步的重点领域。
第三,中国过去改革的基本经验是调动积极性,就是激励机制安排,40年重要改革所有的成就,都是激励机制的改革,40年前,地还是那么多地,人还是那么多人,就是不长粮食,3亿人口处在半饥饿状态,现在饭吃饱了,而且要迈入高收入社会了,这就是激励机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