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机械的维修性与维修性设计的研究
2018-01-15李淑敏张良平丁小玲葛亚萍方映邵爱明
李淑敏 张良平 丁小玲 葛亚萍 方映 邵爱明
摘 要: 现阶段,伴随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水上运输领域取得不小成绩,而船舶机械稳定性问题备受人们广泛关注。在具体生产和监管过程中采用稳定性设计,不但能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还能大大提高航行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主要围绕船舶机械的维修和维修性探究的必要性展开分析,并提供其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船舶机械;维修性;维修性设计
引言:
关于维修性问题的出现和发展,和稳定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其概念来看,宏观上的界定是包括维修性的。所以,维修性工程亦叫做高级别的稳定性工程。有关部门在设计船舶,建设船舶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将来维修工作的落实,按照维修性特征来优化设计,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确保船舶机械顺利运作。
一、探究维修和维修性的必要性
所谓维修,是指为保证或者复原产品初始的性能,进而实行的技术监管措施。针对目前维修工作来讲,其基础要素通常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出现问题的设施;第二,落实维修的工作人员;第三,在维修时所用的设施[1]。
在检测这些要素时,如果出现问题的设施维修性设计良好,那么剩余两个要素的需求则可降低标准要求;如果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强,能有效填补其余两大要素的不足。由此可知,这些要素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
而维修性,具体是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应用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内,按照要求的流程和措施落实维修计划,可以维持或者复原已有性能的能力。如果使用概率表示此能力,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维修度。
对于船舶机械设施的维修性来讲,其往往体现在机械平常的检修或者维护作业中。比如设施和定期保养是否匹配;能否有助于工作人员排查问题原因;备件储存状况等。
提高维修性能高效保证水上长期的安全通行。船舶离岸后,至少要航行几个月,甚至半年都无法靠岸。在繁杂的通行氛围和恶劣的天气环境下长期运行,只要是核心要件出现问题均能为船舶造成严重影响。这時若船舶不能及时靠岸,没有专业技术人员修理要件,但只要船舶机械维修性良好,便能依靠船员力量完成修理工作,进而让船舶正常航行,保证船体安全。因此,在设计维修性时,必须要根据其航行状况,选用行之可效的措施,如构造的可达性、简易性等,进而改善并优化其维修性,为维修工作提供便利。
二、设计船舶机械维修性的有效对策
设计维修性的终极目标在于让技术人员花费最少的时间修理好船舶设施,并且要减少修理工作量,降低修理成本,缩短修理时间,对修理人员数量与能力要求降低标准,并且要预防维修错误的发生。设计维修性通常涵盖以下几点:
(一)关于可达性
所谓可达性,是指可以靠近一个要件或者零部件完成维修、保养、替换工作的简单程度。如果靠近的流程简单,花费的时间较少,就代表此设施的可达性良好。设施的可达性不足,便会减少修理工作的速率,增加作业时间和成本投入,进而提高故障发生率[2]。
船舶设施此种性能通常体现在设施本身的维修可达性和船舱分布的科学性两方面上,其中前者涵盖以下几方面:一方面是要为修理人员提供宽阔的作业空间;一方面是在设施构造外部添加修理过程中所需的不同空口;另一方面则是根据不同状况在设施内各个区域实施不同设计的可达性。后者则包括要将修理频次多、难度大的设施布置在修理人员方便到达的区域,且安装甲板沧口,进而有利于各种模件的进出。
(二)关于交换性与规范化
在选择、设计和生产要件、设施或有关用具及制定流程时,尽量让其和其余要件保持相统一,或是在性能上具有交换性,尽量实现规范化,进而降低成本投入,提高稳定性和维修性。
若两个要件在形态、性能、规格上都保持统一,能用任何一个顶替某一个确保要件正常运作,那么此要件便可视为拥有了交换性。此性能可以让船舶设施中较多要件完成互相顶替,进而减少其类型,节省备件提供数量,减少购买要件开销,进而强化设施的维修性能。具备交换性的重中之重在于要件的规范化。
现阶段,船舶设施更新速度较快,机型换代更是屡见不鲜。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船员的操作难度,并且对设施修理的娴熟度也无法追随机型的革新速度,让其在熟悉修理设施上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规范化、系统化机型对强化设施维修性有着推动性作用。事实上要想实现整机规范化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使用率较高的要件实现规范化和相通性是可以做到的。因此,要将要件的规范化和相通性融入设计进程中,进而提高维修的交换性。
(三)构造的模件化
从设施中独立隔离出来的构造整件叫做模件,船舶设施模件主要有监管的设施成品;组合要件;船体分段以及各种要件模件等等。由于在船上开展模件维修,提高修船的作业速率,尤其是要件的模件,操作难度低,拆卸简单,有助于船员自己修理。并且还节约了查找问题故障的时间,保证维修后的品质。因此,需要组合要件、模件在设施上摘除后能完成独立检测,而且在替换结束后不必在进行其他调试作业。在设计过程中,所有模件都要保证其摘除和衔接的便捷性。模件要尽量有利于工作人员自行摘除与运载。在设计规格较大的模件时,要提供单独机械运载的吊孔,而且要建设供其出入的渠道。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船舶维修性,相关人员首先要认识到研究维修性设计的必要性,从而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可从可达性、交换性与规范化以及模件化等方面入手,以此提高船舶机械故障的处理水平,确保其稳定航行。
参考文献
[1]宋海悦.试论船舶机械的维修性与维修性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6(17):264+261.
[2]于永妍.浅析油液监测技术在船舶机械维修决策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1):47-48.
作者简介:李淑敏,1982/01/30,女,汉,江苏徐州,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