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2018-01-15范铁
范铁
摘 要: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农村金融市场规模空前扩张,其中,农村信用社业务量和资金量明显提高,这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充分分析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类型及其成因,采取科学的风险控制策略是农村信用社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提出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引言
在如今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金融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农村信用社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一旦农村信用社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将导致金融风险的爆发,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农村信用社应当充分认识、适应新形势发展态势,掌握潜在的风险及其成因,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推动信用社快速发展。
1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成因
1.1资金流向单一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金融机构,其主要金融产品是国家惠农惠民的政策体现,有效促进了农村信用社功能的发挥,然而,也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流向单一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农村信用社主要提供中小额度贷款,使更多的农民群众可以筹集资金发展农业,贷款资金来源主要是县城、农村的存款以及国家扶持的贴息贷款,这样一来,造成农村信用社资金流动性难以保障,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其二,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农民群众的贷款需求呈多样化,农村信用社有限的少量信贷业务品种已经不能满足农民需要。过于单一的金融信贷服务品种造成农村信用社可放贷项目少,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
其三,基层农村信用社主要面对固定的服务群体,客户的偿贷能力有限,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和农业生产损失等风险,往往会造成地域性的金融波动,进而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隐患。
1.2小额贷款的利率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不匹配
我国的农村小额贷的贷款利率一直实行的是低利息,虽然对于农村企业和农户是一种优惠政策,但这种低利息贷款利率却与小额信贷机构上的一些特点相矛盾,这就造成了利率风险的出现。贷款低利率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适用与中小企业和已经致富的农民,他们会借助这个优惠政策获得资金,这就使得很多资金的流向了不需要扶持的企业或者农户手中,造成扶贫目标的偏离。另外,小额信贷的期限与农业经济的生产周期很多都是不相符的,造成了资金在运转上无法得到高效的使用,直接影响了小额贷款资金的利用率。
1.3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完善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是提高农村信用社自身风险的有效途径。然而,农村信用社的风险防控能力仍然处于较弱的水平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尽管农村信用社有各种成文的规章制度,但不同农村信用社有不同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普遍缺乏系统性,对农村信用社的运作不规范,不能有效地发挥风险预防的作用;其二,农村信用社要发挥监督作用,监事会和理事会制度尚未发挥作用,虽然有监管作用,但监管仅流于形式;其三,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管理体制还存在漏洞,风险防范体系并不完善。
2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
2.1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为了高效、科学的防范金融风险,农村信用应当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
第一,优化信用社各层级管理制度,在信用社整体层面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各部门风险防范工作监督管理,这要求信用社在执行业务时,规范审贷分离、授信授权等工作,从而使各部门承担相应的风险防控责任义务。
第二,构建科学的问责机制。一旦风险爆发,相关管理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落实信贷风险问责机制,问责处分风险当事人。与此同时,农村信用社应当持续、不定期开展业务运行情况考评,及时发现信用社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并有效解决。
第三,构建科学的贷款制衡机制。农村信用社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开展的地域范围和经济发展状况,合理下放自由放贷权,结合实际业务运行情况,定期调整信贷业务种类,从而实现各基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运行情况地有效监控。
2.2以创新驱动为导向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重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应当在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积极适应时代发展,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使农村经济与现代化、城镇化经济有效对接,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创新金融产品,在巩固现有客户源的基础上,挖掘潜在客户,从而形成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这要求信用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创新信用社经营机制。在传统经营机制基础上,信用社应该充分利用信用社的人缘、地缘优势,转变经营模式,使流程更加规范、科学,从而树林新型的金融服务机制。
其二,创新经营渠道。信用社需要充分发挥员工数量、点多面广的优势,拓宽互联网金融发展渠道,将线上、线下业务有机结合,从而扩宽信用社业务范围。
其三,创新金融产品。信用社可以积极借鉴商业银行成功的金融产品模式,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形式,灵活创新金融产品,从而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
2.3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
农村信用社应当构建完善的组织体系,从而更好的实现农村信用社风险风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规范信贷风险防控流程,科学、有效地管理信贷审批授权、业务执行、信贷监督审计等工作,构建部门间相互制约机制。
第二,严格制定、落实风险防控组织原则,将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于各个业务环节中,加强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承担风险防控义务,从而将风险防控工作细节化、具体化。
第三,及时掌握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信贷风险敏感度,全面整理、分析潜在的信贷风险,积极采取科学措施应对,从而提高农村信用社获取风险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提升农村信用社各部门风险防控能力。
第四,优化信贷风险防范文化建设,强化员工信贷风险防控意识,从信用社整体层面提高风险敏感度。
2.4优化小额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在小额贷款前,农村信用社必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从而科学、全面地分析各种潜在风险,提前制定风险控制方案。农村信用社只有科学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科学制定风险预警机制,才能有效、科学、合理地规避信贷风险。针对评分结果,农村信用社可以有效确定贷款的期限、利率和额度,所以,精确性是评分结果的关键。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通过定性或者定量的评估模式,建立健全小额贷款风险预警机制。
结束语
隨着我国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重要的农村经济服务机构,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农村信用社应当充分了解潜在的风险,分析风险成因,如资金流向单一、小额贷款的利率期限与农业发展不匹配、风险防控体系有待完善等,积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和组织体系,以创新驱动为导向,完善小额信贷预警机制,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栋.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329.
[2]刘磊.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7(06):269+273.
[3]隋坤.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0):273.
[4]钱水土,陈鑫云.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6(02):47-5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