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探析

2018-01-15陈英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员质量

陈英

摘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意义重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有效培养和发展党的后备军,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党员;质量

党的十九大指出党建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注重高知群体中发展党员。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青年学生肩负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有效培养和发展党的后备军,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至关重要。

一、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大学生党员的发展经历了入党申请、积极分子确定培养、发展对象确定、预备党员发展等环节,教育培养阶段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党章党规的学习,他们成为学生中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执行党的决定的示范者,并在学生中形成头雁效应,有利于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实现。

2.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利于维护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分子,他们保持着与学生群体的紧密联系,他们成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坚定支持者,他们对复杂问题和现象具有敏感性和一定的甄别、应急反映能力,他们于第一现场的及时反馈、引导、带动、说明,能有效地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进而维护好学校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

3.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有利于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须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功能。因此,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坚定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有利于巩固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二、大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层组织职能交叠化

高校党委结合实际一般设置有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根据工作需要针对二级院系设置党总支,而结合自身特点总支下设有教工学生混编党支部,并健全了相应组织机构,成立了总支、支部委员会,而担任支部书记往往是学办负责人,基于人数较少的原因,党员归属相互隶属,总支和支部教育引导存在交叠,支部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其教育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基于党员人数少的特点,党员全员将会参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支部委员其归属上相互隶属,职责上相互嵌合,考察全面性不够。

2.入党申请规模化,党员发展批次化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制一般为三年,按照党员发展细则要求,除去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前期,去掉发发展对象离校前期,在校内的培养、发展期仅两年左右,入校期的党的知识的教育、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人员与时间均相对集中,从发展程序的时间节点要求讨论发展也相对集中,党员发展批次化较为突出。

3.培养联系人培养,教育、考察片面化

一是党支部接收入党申请书后一个月内派支部委员与他们谈话,但支部委员与申请人一对一、面对面较少,集体谈话较多,反馈情况趋同性较突出,个性了解不够。二是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的时间较短,一般一个月左右,申请人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不能充分了解。三是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师资缺乏培训指导,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归口于二级院系直接进行,培训人员缺乏统一的培训指导,基于培训主题的讲解源于教师个人对党的理论知识、教学经验获得的综合;同时从制度上、待遇上缺乏支撑,进而出现培训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不够、能动性不强,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四是培养联系人培养,教育、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主动性不突出。一方面入党积极分子多,作为培养联系人的教师党员多由支部确定而非主观意愿;另一方面培养教育突出教师党员的党性、义务性,而联系教师党员大多在教学管理一线承担较重的教学、管理工作,其时间和精力较为有限,让他们深入入党积极分子中间,向他们介绍党的基本知识、了解他们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教育和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方面其深入度不够。

4.党员材料质量形式同质化

一是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填写存在倒逼现象。时间逻辑不吻合,培养联系人没有结合入党积极分子个人政治觉悟、道德品质、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等方面,综合考察入党动机、党的基本知识等,培养考察意见不规范、套话空话多。二是学生思想汇报重数量轻质量现象突出。份数多,网络复制现象突出,质量把关不严;自身认识、体会较少,缺少对党和国家时政的关注。三是党支部意见表述缺项突出。党员发展细则理解不深入,支部意见存在参与人数、表决方式、意见反馈不规范等现象。

三、改进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途径

1.强化责任监督,实施考核评估

学院党委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党内法规,及其教育部党组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等指导性文件,出台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从学院党委、教学院系、党支部等层面压实责任,落实责任人,强化学生党员发展过程的适时监督,将党员发展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合理设置支部,厘清工作职责

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按照《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组织设置规定,根据院系的正式党员的具体实际建立健全基层组织,整合设置总支、支部、总支—支部三种结构,避免因人数少而总支与支部职能重叠、冗余的情况。实际执行中可按其身份性质的不同而建立教工支部、学生支部;基于高职院校学生预备党员偏多,正式党员因毕业、升学等原因流动性大,可考虑将主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等纳入到学生支部中,更好的做好學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进而厘清工作职责。

3.坚持程序标准,确保发展质量

优选党工干部,建立培训提升机制,针对支委委员、培养联系人、专职组织员等定期开展分类培训,重点学习基层党务工作基础知识,练内功,强本领;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细化明确入党申请、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确定等五大环节的工作程序,严格入党介绍人、支部委员会、院系党委(党总支)、组织员、组织部门等预审环节,重点考察入党动机,审核入党资格、发展程序环节、表格等内容,严格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

4.建立健全制度,工作有章可循

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工作,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思想重视是前提,更是保障。建立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如《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办法》、《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核办法》、《团组织推优入党办法》等,规范党员发展程序;提升党务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成就感,将更加有效地提升党员发展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勤文,丁为,梁本哲,冷再心.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保障大学生党员发展机制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2

[2]郑永廷.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

[3]邱兴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1.1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党员质量
我是党员向我看
“质量”知识巩固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