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夏玉米绿色增产栽培探讨
2018-01-15申峰苑广超王悦牛东肖文娜李庭奇
申峰 苑广超 王悦 牛东 肖文娜 李庭奇
摘要 本文介绍了阜阳市夏玉米基本生产条件及夏玉米生产现状,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集成了夏玉米绿色增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推动该区域夏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夏玉米;生产条件;生产现状;栽培技术;绿色;安徽阜阳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48-03
阜阳市是黄淮海夏玉米最大的集中产区之一,玉米种植面积超过全省总面积的1/3。自2007年始,在安徽省实施玉米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下,玉米生产主走高投入高产出的路子,追求高产、高产、再高产,夏玉米单产(高产创建示范片省级专家测产验收产量)2009年突破12 t/hm2,2014年突破15 t/hm2,所有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稳定达到9 000 kg/hm2以上。自2015年起,阜阳市开始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坚持“绿色、增产、效益”为理念,以玉米作为三大粮食作物主攻绿色增产模式示范之一,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单产提高、品质提升、质量安全、效益增加、环境改善。
1 阜阳市夏玉米基本生产条件
1.1 气象条件
阜阳市地处东经114°52′~116°30′、北纬32°24′~33°35′,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4.5~15.0 ℃,无霜期213~223 d,>0 ℃积温5 200~5 500 ℃,夏玉米生长季节积温约3 300 ℃,能满足早、中熟夏玉米品种对热量的需求;年均降水量821~938 mm,夏玉米生育期降水量350~500 mm,正常情况下能够满足夏玉米全生育期需水;太阳辐射总量自北向南为5 000~5 150 MJ/m2,日照时数1 380~1 430 h,光能潜力较大,有利于玉米抽穗开花后籽粒的结实、灌浆与成熟。但年际间变化较大,旱、涝、风、雹灾时常发生,会对夏玉米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1.2 土壤条件
阜阳市土壤类型主要是潮土和砂姜黑土。潮土土体深厚疏松、通透性好,有利于整地质量的提高,矿物质养分较丰富,含全氮0.97 g/kg、速效钾142 mg/kg、速效磷19.2 mg/kg;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平均15.3 g/kg。分布在太和、界首的两合土是旱地作物的高产土壤,其耕性砂黏适中,保水、保肥,氮、磷、钾养分及有机质含量高,对涝渍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强。砂姜黑土在阜阳市各县市区都有分布,是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其物理性状差,质地黏重,缩胀系数大,易旱易涝,适耕期短,有机质及矿物质养分含量均不高,缺磷少氮,绝大多数都为中低产田块。经过多年土壤改良及增施肥料,其有机质及各矿物质养分均有所提高,但从玉米高产对土壤供肥能力的要求来看,仍有较大差距。
1.3 水利条件
阜阳市历史上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说法,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奠定了农田水利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又投入大量资金和技术进行农田水利改造,特别是黄淮海综合开发和世界银行贷款灌溉农业等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田水利基础。目前,阜阳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38.67万hm2,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23.33万hm2,农业生产防灾抗灾保丰收能力大大加强。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仅限于抗灾避灾,在增产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潜力,仍有50%以上的农田不能旱涝保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仍任重道远。
2 阜阳市夏玉米生产现状
2.1 种植面积情况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阜阳市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8年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万hm2,达到21.07万hm2,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种植作物,2015年种植面积增加到30.67万hm2。近2年由于人力成本及物资成本的上涨,种植成本大幅上升,种植效益下降,种植面积虽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28.67万hm2左右。
2.2 产量表现情况
玉米平均单产统计数据基本稳定在4 800~5 250 kg/hm2,但从农业部门实际测产情况看,玉米单产早有突破,玉米主产县临泉县2012年夏玉米平均单产已突破7 500 kg/hm2,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平均单产均在9 750 kg/hm2以上,2009年高产创建片测产突破12 t/hm2,2012年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突破13.5 t/hm2,2014年高产创建示范片突破15 t/hm2。近2年,玉米绿色增产示范片在采取绿色栽培措施的前提下,仍然实现了增产、提质、增效的目标。
2.3 绿色增产技术措施
2015年起,阜阳市以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为平台,启动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通过加大良种繁育推广力度、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开展病虫绿色防控、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强化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提升粮食品牌效益等,引领带动全市粮食绿色增产[1]。夏玉米绿色增产主要推广良种、良法、良制和节肥、节药、节水等技术,重点落实秸秆全量还田技术、优良品种及种肥一体化播种技术、肥料减量控施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和迟收增产5项关键技术。
2.3.1 重点推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借助秸秆禁烧高压态势,在认真总结经验、层层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了《阜阳市小麦秸秆粉碎全量还田技术规程》。该技术要求农机、农艺融合,主要推广麦秸覆盖还田免耕机播和麦秸翻压机播2种机播技术,以麦秸覆盖还田免耕机播为主。麦秸覆盖还田免耕机播技术主要规定了麦秸粉碎程度、抛撒均匀度、留茬高度、播种机械选择、播种质量控制等方面要求,适合板茬直播,有利于玉米的播种及生长。麦秸翻压机播技术主要针对秸秆量大、粉碎效果差、留茬高、小麦收获时碾压严重、不适合板茬播种时选用。其优点是麦秸翻压还田能够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全量保留在土壤中,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持水保肥能力。其缺点有3个方面:一是夏种季节时间要求紧,其操作程序多,推进速度慢;二是必须深翻,否则会出现麦秸盖压不实、土壤蓬松的现象,不仅播种时易堵耧,而且易造成种子与土壤接觸不紧密,影响种子发芽出苗,耕种成本大幅度增加;三是还需解决增施氮肥和加强病虫害防治问题。为加大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阜阳市对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实行敞开补贴,农机粉碎还田作业到位补贴300元/hm2,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市县叠加再补贴20%。
2.3.2 重点推广玉米优良品种及种肥一体化播种技术。为落实此项技术,对玉米绿色增产示范片采取了严格的“五统一”措施,落实到位后进行全方位补贴,良种补贴600元/hm2,配方肥补贴450元/hm2,一体化播种补贴450元/hm2。
2.3.3 重点推广肥料减量控施技术。一是推进化肥施用量零增长,重点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纵深发展,通过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肥料统配统施服务,提高配方肥覆盖率和到田率,3年来在玉米种植上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8万hm2,建立智能化配方肥服务网点21个。重点加强了新肥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手册。二是深入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重点组织做好耕地地力监测点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86个,其中省级以上耕地质量监测点13个,监测点主要覆盖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其中砂姜黑土类62个监测点,潮土类21个监测点,水稻土类2个监测点。基本形成覆盖全市主要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重点组织做好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的采集、上报及日常维护工作,以确保监测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开展。三是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重点开展土壤墒情监测,每月3日、10日、18日、25日定期进行墒情监测并及时汇总上报阜阳市土壤墒情简报。积极推动水肥一体化核心示范区建设,在示范区积极推广滴灌(含膜下滴灌)、微喷灌(含伸缩式)、渗灌、自动测墒灌溉等水肥一体化先进技术。
2.3.4 重点推广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一是强化病虫害监测,以玉米病虫害监测为主,多次召开了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要求各县、市、区进一步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监测力度,准确掌握病虫情发生动态情况,及时发出病虫情报。二是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制定并印发了《阜阳市2018年实施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技术方案》(阜农技〔2018〕5号),并成立了以市、县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为主体的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技术指导小组,分工协作、责任到人,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工作按期有序推进[2-3]。三是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实施粮食作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制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集成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开展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积极推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扩大辐射面积。四是积极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扶持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病虫防治专业服务组织,提升植保装备水平,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通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五是大力开展科学用药培训,举办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班,以科技下乡为载体开展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尤其是玉米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市、县2级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防治,认真做好技术指导,并成立检察组督察指导,对病虫危害进行有效控制。六是积极开展药剂试验,推广新型药械,重点推广大中型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示范推广植保无人机、热力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等高效植保机械,指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药,推广高效、安全、防病治虫谱广的农药品种。
2.3.5 重点推广迟收增产技术。该技术是根据玉米籽粒灌浆成熟规律,在不影响种麦的前提下,尽量晚收,充分利用夏玉米生育后期秋高气爽、利于干物质积累的气候资源,尽量延长玉米灌浆时间,充分发挥玉米粒重潜力,以提高玉米产量、改善玉米品质,是不需要增加任何物质、劳动力投入而实现夏玉米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该技术是针对阜阳市农民在玉米收获中的不良习惯而制定,由于多方面原因,阜阳市农民收获玉米时习惯早收,即玉米还未完全成熟就收获。通过推广玉米推迟收获增产技术,提高了玉米产量和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玉米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 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1.1 种子选择。选择具备高产潜力、稳产、耐密紧凑、抗病性强、抗倒、抗逆性强等特点的品种,如郑单958、隆平206、登海605等。
3.1.2 秸秆还田。使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粉碎秸秆,或使用轮式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小麦秸秆粉(切)碎长度≤10 cm,铺撒均匀。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割茬高度不高于15 cm。
3.2 精细播种
3.2.1 种肥同播。將种子和缓控释配方肥按有效距离同时播入田间,种子和肥料间相距10 cm以上,种肥不同行,种子在土壤上层,肥料在土壤中下层。根据土壤养分和供肥能力测定情况,以及产量目标等因素确定配方肥施用量,一般情况下需施纯N 225~270 kg/hm2、P2O5 45~75 kg/hm2、K2O 45~75 kg/hm2,除留下氮肥的30%~40%为预留追肥外,其余肥料全部随同播种一起进行底施。为减少追肥用工、用时,可应用缓控释肥,一次施肥满足全部需要。
3.2.2 适期播种。合理确定播种时间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环节。阜阳市夏季玉米种植适播期为6月5—20日,过早、过晚均对玉米生长不利。过早播种的田块,由于面积小易受蚜虫、飞虱及所传播的病毒危害;而播种晚于6月23日,其成熟保证率较低,且产量潜力难以发挥。因此,最佳播期为6月10—15日。
3.2.3 适量播种。在适期播种和一播全苗条件下,根据品种、籽粒大小、发芽率等因素确定播种量。目前,阜阳市基本上采取单粒播种方式,种植密度大棒型保证在6.0万株/hm2左右,耐密品种保证在7.5万株/hm2以上,播种量一般为15.0~22.5 kg/hm2。
3.2.4 适墒播种。阜阳地区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质地偏黏重,适墒播种期持续时间短,播种时田间持水量保持在70%~80%之间最佳,低于60%出苗不齐,高于90%机械不易下地耕作,且种子易腐烂。
3.2.5 适距播种。等行种植,行距以60 cm为宜;宽窄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
3.2.6 适深播种。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旱时取下限,足墒时取上限,砂姜黑土取中、下限,夜潮砂土取上限。
3.2.7 播种质量要求。行距、株距均匀,总体应做到整齐划一、深浅一致、覆土严密,保证一播全苗。
3.3 加强田间管理
3.3.1 苗期管理。管理目标是苗全、苗齐、苗匀、苗壮。①除草灭茬。建议采取苗后化学除草的方式,选择适宜的玉米苗后除草剂,在玉米幼苗3~5叶、杂草二至五叶期均匀喷施除草,地表微湿时除草效果最好,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喷施化学除草剂。也可播后苗前进行化学除草,一般用50%乙草胺乳油1 500~1 800 mL/hm2兑水450~750 kg/hm2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表土墒情差时应加大喷水量,秸秆全量覆盖还田用此法除草效果较差。也可结合中耕灭茬工作进行人工除草。②防止芽涝。玉米苗期耐旱怕涝,一旦形成芽涝,植株发黄、发紫,对产量影响较大。遇涝要及时排水,保证“三沟”畅通,做到雨止田间无积水。③早间晚定。一般3~4叶间苗,5~6叶定苗。间苗原则是去除弱苗、病苗、虫伤苗、畸形苗,保留生长一致的壮苗,做到苗匀、苗齐、苗壮。定苗时根据品种特性与地力水平等确定适宜的留苗密度,耐密型品种适宜留苗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稀植大棒型品种以留苗5.25万~6.00万株/hm2为宜。目前,为减少劳动量,在单粒播种情况下不再采取间定苗措施。④早追提苗肥。施过底肥的田块可不追提苗肥,未施底肥的田块宜早追提苗肥,追施配方肥(23-10-12)450~600 kg/hm2,追肥方式以开沟追施最佳,也可穴施。⑤防治病虫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蓟马、黏虫等。用2.5%敌杀死800~1 0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沙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灰飞虱;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50%辛硫磷1 500~2 000倍液防治黏虫[4]。
3.3.2 穗期管理。管理目标是促秆壮穗。①中耕培土。主要作用是松土保墒降温,促进气生根发育,防止倒伏,消灭杂草。培土高度以7~8 cm为宜,时间一般在拔节期至大喇叭口期前,最好采取机械化扶垄方式进行中耕培土。②追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即12叶左右时,把备好的氮肥(尿素)全部追施下去,也可根据苗情、地力、肥力状况等因素确定追肥量,一般追施尿素300~450 kg/hm2。③防治玉米螟。玉米拔节初期可采取喷雾方式防治,玉米大喇叭口期宜采用辛硫磷颗粒剂丢心方式防治。④防止“卡脖旱”。玉米大喇叭口期出现干旱宜早灌增产水,以浸润沟灌方式最佳,也可采取喷灌方式,切忌大水漫灌。
3.3.3 花粒期管理。管理目标是保证正常授粉,防止后期叶片早衰,促进籽粒灌浆,确保正常成熟。①防止花期干旱。吐丝期前后,注意实时监测土壤墒情,防止花期干旱,一般要求保持田间持水量70%以上,否则要及早灌水,以保证正常授粉、受精,实现正常结实。特别要注意规避高温热害的发生。②防治病虫害。采用科学方式防治玉米锈病、小斑病、穗腐病、黑粉病、蚜虫、黏虫等病虫害。抽丝前后注意防治玉米螟钻蛀危害。
3.3.4 适时收获。当苞叶干枯变白、籽粒变硬发亮、籽粒乳线消失、黑色离层出现时收获,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效益最佳,杜绝早收。收后及时晒干贮藏,防止霉变。
4 参考文献
[1] 肖文娜,李庭奇,赵丽.阜阳市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02-103.
[2] 李庭奇,肖文娜,赵丽,等.淮北平原区小麦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探讨[J].安徽農学通报,2017(10):52-54.
[3] 赵霞.关于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探析[J].农业与技术,2016(24):147.
[4] 李素军,宋胜普.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