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格尔木地区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15王发科都占良雷玉红许学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22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枸杞

王发科 都占良 雷玉红 许学莲

摘要 根据格尔木地区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整体发展来看,格尔木地区还存在气象灾害防御应急体系尚不健全、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强、农业气象服务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广应用不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复合型人才缺乏、业务联动机制有待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服务手段和服务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等问题。最后,基于枸杞特色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气象服务发展对策。

关键词 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对策;青海格尔木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076-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wolfberr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in Golmud area,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By analyz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wolfberr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in Golmud area,such as imperfec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emergency defense system,weak ability of weather disaster forecast and warning,insuffici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methods for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s,lack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incomplete business linkage mechanism,lower refinement degree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limited service means and service coverage.Finally,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ere put forward based on the high yield,stable yiel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olfberry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Key words wolfberry;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meteorological service;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Golmud Qinghai

格尔木市由盆区和唐古拉山2种地域组成,总面积11.9万km2。盆区地处柴达木盆地西南部,面积7.14万km2,海拔2 780~3 200 m。拥有大格勒乡、郭勒木德镇和乌图美仁乡3个绿洲农业区。区域内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利于枸杞种植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导向相结合,枸杞产业发展迅速,龙头企业逐步壮大,枸杞种植初具规模,枸杞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农牧业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据统计,2017年格尔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了5 800 km2,枸杞产量达到1.24万t,产值超过5亿元。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地方农业经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近年来,格尔木市气象部门依托“三农”气象服务,加强气象监测站网建设,积极探索气象服务新模式,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新农村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气象部门为特色农业提供的常规气象服务,特别是单一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农业生产多样化的需求。分析格尔木地区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对策,探索气象为农服务的新途径,为特色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优质气象服务,对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促进枸杞特色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 现状

1.1 农业气象监测网络不断完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格尔木开展了农业气象观测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了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目前,格尔木建成由1个农业气象观测站、2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4个特色农业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组成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立了田间调查、乡镇及农村气象信息员和农业专业大户参与的多种农情观测途径,常年开展枸杞、藜麦等特色农作物生育期观测、土壤水分监测,基本实现了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

1.2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内容与方式不断丰富

格尔木市农业气象服务的产品主要包括常规气象日、旬、月预报信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重要天气过程和关键农事活动气象服务信息等,服务产品主要通过政务网、传真、电话、电视、短信、微信等形式传递或发布,同时在乡镇建设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站、电子显示屏等。在气象灾害高发时段,专业服务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为枸杞种植农户或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方式不断丰富。

1.3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目前,在所辖乡镇建立了3个气象信息服务站,组建了150人的乡镇和村气象信息员队伍。服务站点建设做到“四有三定”,即有一条网线、一台电脑、一块电子显示屏、一面公告栏,固定联络人员、固定服务场所、定期举办活动;气象部门与当地农、林、牧等涉农部门就信息共享、涉农专家联盟、调查评估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机制;在全市特色农业主要种植区设立了2个人工增雨作业点,完善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系统,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在防御干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作物增产等方面的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灾害防御应急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格尔木市水利、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与气象部门虽然开展了防灾减灾合作,但尚未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不健全,尤其是乡村、社区、枸杞种植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设施设备落后、不齐全,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弱[2]。

2.2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不强

格尔木市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弱,现有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平台还不够完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本地化客观方法匮乏,预报预警准确率较低,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地区,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发布渠道和手段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2.3 农业气象服务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欠缺

农业气象试验研究条件有限,枸杞发育期、病虫害发生发展等气象指标尚未研发或建立,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亟待深入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技术平台缺乏,转化能力不足,尚未形成业务化。

2.4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复合型人才缺乏,涉农部门间业务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开展特色农业气象业务的从业人员力量薄弱、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从事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不仅要具备气象知识,还要具备农业知识,尤其是有关特定作物生长发育的植物生理学知识[3],目前此类复合型人才缺乏。气象部门与当地农、林、牧等涉农部门就信息共享、涉农专家联盟、调查评估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联合调查、信息发布、长效機制等未落到实处,涉农部门间技术人员业务协作、联动不够,业务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2.5 农业气象服务手段、服务覆盖范围有待进一步拓展

直接面向枸杞种植企业、农户的气象信息传播途径和手段有限,覆盖范围不够广,尤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要天气过程气象信息、重大农事活动气象服务信息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传送到农户手中,时效性不高,无法充分满足特色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2.6 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精细化程度不足

目前开展的气象日、旬、月预报信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重要天气过程和关键农事活动气象服务信息等,大多为公众服务产品,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精细化程度不高。针对当地特色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产品较少,单一的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已不适应特色农业生产的需要。

3 发展对策

新形势下,发展观测专业、预报精准、产品精细、服务开放、管理科学的气象服务,进一步增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是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重要突破,也是气象满足特色农业的需要,更是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3.1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乡镇标准化建设

通过在乡镇设立气象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发展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制订气象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掌握气象防灾减灾自救技能等,使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业务向乡镇延伸,建成职能明确、功能齐全、工作到位的乡镇气象防灾减灾队伍。通过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策群防,积极推进气象为农社会化服务能力,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

3.2 大力提升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省、市、县3级预报预警系统平台,利用探测雷达、远程实景监控和物联网技术等科技手段,对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大力研发或引进格尔木本地化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方法,重点加强干旱、霜冻、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确保突发性气象灾害测得到、报得出,增强枸杞特色农业抗风险能力。

3.3 加强特色农业气象综合监测

在农业气象监测站网的基础上,按照“加密、自动、立体、综合”的建设思路,在特色农业种植区,统筹安排气象自动小气候监测站、土壤水分站、实景监测系统等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对枸杞园区风向、风速、雨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要素,枸杞生长发育、病虫害和田间管理的实时监测。

3.4 大力研发或推广应用农业气象服务新技术、新方法

创建枸杞气象服务试验示范基地,大力研发或推广应用适宜本地的农业气象服务新技术、新方法,加强格尔木枸杞生产农业气象服务指标研发,重点研究枸杞生产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结合特色农业生产的具体环节与农时,提供节点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及服务信息;建立枸杞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致害气象指标,指导枸杞种植企业和农户抓住有利农时,对气象致害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气象灾害对枸杞产业造成的损失。

3.5 精细产品、创新模式,努力提升枸杞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5.1 以数据资料为基础,以预报模型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创建格尔木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通过数据信息化的处理,实现服务产品制作发布自动化、智能化、精细化、高效化。

3.5.2 转变气象为农服务对象。将气象为农服务对象划分为3类,即普通农户、农业大户(枸杞种植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决策用户(政府及涉农部门等),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不同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4]。

3.5.3 创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新模式。组织农业气象业务人员,深入乡镇开展“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开办讲座等方式,进入企业、种植大户,广泛了解当前枸杞特色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园区建设及气象服务等需求,并根据需求和意见,制作和发布专业化、个性化服务产品,并使其常态化、业务化。

3.6 加強枸杞病虫害气象预测预报与防治

格尔木地区枸杞病虫害主要有蚜虫、根腐病、炭疽病等,主要发生在开花至采摘期,发生频率高,影响面积大,造成的损失重。气象、农技、植保等部门应联合做好病虫害研究工作,通过成立专家联盟,协作调查,联合会商,共同研究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及时组织农气服务人员与农技人员协作做好枸杞园区病虫害调查,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出病虫情预报,分类指导病虫防治。同时,结合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指标,实时进行病虫害的预警与多通道发布,让相关职能部门及广大农户能及时掌握病虫害情况,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5]。

3.7 拓宽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水平

将农村气象信息设施建设纳入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加强乡镇和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努力拓宽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电子显示屏、网络等手段,进一步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实现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信息服务到村、预警信息和为农服务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全面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传播水平。

3.8 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

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组建跨省、市、区的气象科研团队,联合培养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加强农业气象业务人员的培训,通过访问学者、联合攻关等方式培养农业气象业务骨干,锻炼年轻研究队伍;加强与地方农业、牧业、林业、国土、科研技术等部门的合作交流,促进复合型人才成长,切实提高农业气象人员整体素质,提升气象为农服务水平。

4 结语

根据特色农业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和商品化要求,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目标,结合格尔木地区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预报预警能力、产品精细化程度、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服务手段等方面分析总结了枸杞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地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新需求,提出了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乡镇标准化建设、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气象综合监测能力、创新方式、精细化产品、研发新技术、加强枸杞病虫害气象预测预报与防治、拓宽气象服务信息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等针对性措施,以便进一步提高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水平,为促进当地枸杞特色农业高产、稳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 参考文献

[1] 王帮能.丰都县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266-267.

[2] 王发科,雷玉红,祁贵明.格尔木地区农牧业主要气象灾害及防治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8):174-175.

[3] 李艳明,任万春,王学敏.大安市农业气象服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6):330-331.

[4] 王芬.成都市双流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3):142-145.

[5] 李逸勉,叶延琼,章家恩,等.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0):73-82.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枸杞
是酸是碱?黑枸杞知道
采枸杞
五招挑出好枸杞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
枸杞嚼着吃最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