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研究
2018-01-15曹长松
曹长松
[摘 要] 新课标引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各种教学情境的参与、辅助与支撑. 学生数学思维、解题意识与习惯的养成和发展往往在各种教学情境中能够得到最有价值的锻炼. 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保持清醒的认识并有效落实以促成教学效率的不断攀升.
[关键词] 情境创设;策略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化得以不断的改进与创新,课堂教学环境的良好建设对于学生构建所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来说大有裨益.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包含了学生良好学习环境的建设这一特别重要的一环. 笔者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比较重视情境创设这一重要的环节,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进行解题的意识与习惯也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锻炼与提升. 本文结合自身在情境教学方面的实战经验与心得做一点粗浅的阐述.
情景教学的应用分析
1. 问题情景的创造
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抽象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教学能够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成相对简单或直观的形式来呈现,学生构建知识时也会因此更加简单、迅捷而有效. 不过,只有那些能够满足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的情境才能对数学的实质内容进行恰到好处的表征,因此,教师在设计情境教学时不能忽略情境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来源于生活且具有实用性的数学一旦被学生所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将会表现出令人欣喜的状态.
比如,各学校都会有一些篮球、足球之类的年级联赛,这完全可以成为数学教师情境教学运用的素材. 如:高一年级举行篮球联赛需要各班报名12位运动员,每场比赛场上队员是5名,应该怎样安排才能保证每位运动员每场比赛都能参加?蕴含数学知识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时兴致倍增.
2. 直观情境的创造
来源于生活的直观实物的展示往往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特定的情境氛围,学生因此在数学知识方面获得的信息将会更显丰富. 社会水平的不断进步使得更多高科技手段在教育行业也得以应用,信息技术与教学相互连接也使得很多书本上难以展现的内容能够巧妙、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多媒体对实物的展示、计算机对问题的处理等手段在高中教学中也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讲解或分析一些数学问题时也可以适当借助幻灯片设备或电脑软件来进行.
比如,教师在“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软件进行3D图像的绘制,学生在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几何体进行解剖与透视分析,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中也会因此展现出不同的深度与广度.
情境教学的积极影响
1. 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
情境教学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来说都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对更加容易实现. 高中数学学习的枯燥往往因为情境的有效设计与实施而变得有趣且生动,学生因为知识的生动表现也会展现出更高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变得越发浓厚的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也变得生动而有效.
2. 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忽略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进課堂是教师在情境教学中必须考虑的,因此,和谐、轻松学习环境的创建在课堂教学伊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课堂参与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频率”这一内容的教学时首先应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然后可以引导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所得进行讲课,教师在学生讲课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讲课的不足并予以补充,各小组轮流或者学生“毛遂自荐”的讲课往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体验与感受的直接反馈.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进行教学以促使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也会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与指点中快速提高.
3. 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往往能够促使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大提高. 例如,教师在“等差数列”公式的教学中可以先把通项计算的公式教给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前n项和计算公式的自行推算,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数学知识与方法的掌握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
情境创设的策略
1. 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时往往会显得精神振奋,原先对知识所怀有的冷漠态度也会因此抛诸脑后.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言,课堂氛围的良好创造是尤其有效的一个手段,学生也尤其乐意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将游戏、悬念等结合数学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敞开心扉、打开思路. 例如,教师在“算法语言”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贴近学生心理将电脑游戏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有趣的人机对话使得学生对程序框图转化成算法语言这一过程充满了兴趣与探究的欲望,由此产生的学习效果自然非一般教学手段可比.
2. 激发矛盾,营造问题情境
疑难问题虽然可能令学生一时之间感到尤其棘手,但若是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疑难之处进行不断探索,学生在有效的引导之下往往会产生尤其积极的思维,发现与创新在积极思维与探索中也会不断生成,由此可见,学生在问题的触动、问题的引领下所获得的信息将会更多.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与特点、学生的水平与心理进行一定的障碍与矛盾的设置,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中进行质疑求真,不仅对知识的形成能够建立深刻的印象,学生的个性和才能也在独有的锻炼中获得不断发展.
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可以要求、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使得学生在不断地比较与分析中进行不同方法的解答,矛盾产生的同时也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产生不同,由此而形成的争执与讨论也令学生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能力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最有价值的锻炼.
3. 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中的高中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关联表现得更为紧密,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也因此展现得更加充分. 环境保护、住房、出租车计费、贷款利率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都在教材中屡屡出现. 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使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效融合在一起并因此体现出数学学习的实用价值,数学知识如何在生活实际中得到运用的模型也因此在情境中得到展现,学生在具备实际操作意义的情境中进行探究也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实验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在实验氛围中亲身实践并使问题变得更加形象与具体. 学生在亲手制作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往往能对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与体验,创造性的意识与灵感也很有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触动与萌发. 例如,立体几何内容的抽象往往令学生在解题时感到尤其困难,教师在此类问题中可以引导学生将相关的几何模型制作出来,制作的过程以及后期的观察与剖析都能令学生对问题形成形象化的理解.
4. 创设纠错情境
教师面对学生不同程度与类型的错误时也可以及时创设纠错情境以促进学生对错误原因的分析与研究,并因此帮助学生找到纠错的技巧与方法,学生在自己发现错误的过程中也能使自己的思维变得更为严谨与周密. 例如,学生即使有了平面几何的学习基础,对于立体几何的很多问题理解起来还是颇有难度的,出错自然在所难免,教师此时可以结合几何画板与立体几何的相关性质与特征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使学生在精心设计的纠错情境中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并逐步彻底地更新认知.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各种教学情境的参与,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想方设法创造出各种情境以促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