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豆‘启豆2号’在大连地区试种初报

2018-01-15李梅郭建华曾岩刘秀根刘学东

天津农业科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播期农艺性状蚕豆

李梅 郭建华 曾岩 刘秀根 刘学东

摘 要:为探索适合大连地区的蚕豆生产栽培方式,在冬季温室和早春露地开展试种栽培试验,分别研究了冬季温室中不同育苗方式和不同播种深度,以及早春露地不同穴播粒数和不同播种时期对蚕豆生育期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温室栽培,蚕豆直播苗较移栽苗生育期短,长势强,产量高,播种深度以10 cm为宜;早春露地栽培,单粒穴播蚕豆单株农艺性状表现好,但综合产量略低于双粒穴播处理,故生产中应选择双粒穴播以增加产量,其播种时期以4月3日为宜。

关键词:蚕豆;播期;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S643.6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8.12.013

Abstract: A broad bean cultivatio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winter greenhouse and early spring open ground to explore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suitable for Dalian. The effects on growth periods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raising seedling methods, sowing depths, seeding numbers per hole and sowing date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winter greenhouse, seedlings of direct seeding had stronger vigor, higher yield and shorter growth period than transplanting seedlings, and appropriate seeding depth was 10 cm; in early spring open grou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one seed per hole treatments were superior to two seeds per hole treatments, but the total yield were less, indicating that two seeds per hole treatment was optimal method for high yield in production, and the optimal sowing period was 3rd April.

Key words: broad bean; sowing date; growth period; agronomic character; yield

蠶豆 (Vicia faba L.)是豆科蝶形花亚科野豌豆属植物,起源于亚洲中部和西部[1],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豆类[2],种植面积占世界的53%,出口量在杂粮中位居第二。中国蚕豆分为秋蚕豆(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湖北)和春蚕豆(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宁夏)[3]。蚕豆籽粒营养丰富,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资源[4],其蛋白质含量仅次于大豆,碳水化合物仅次于绿豆和赤豆,所以堪称豆类佳品[5-6],且富含粗纤维、磷脂、胆碱、维生素B1、B2以及磷铁钾钠镁等多种矿物质,具有一定食疗保健作用[7],深受消费者喜爱。蚕豆是喜光的长日照植物,对光照强弱的反应极为敏感,其播种期弹性较小[8],适宜播期的确定对蚕豆生产十分重要。近年来,针对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展开蚕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很多,刘世明等[9]在宁夏南宁山区开展蚕豆春播栽培技术试验研究;李红春[10]在江西宜丰开展蚕豆秋播栽培技术研究;杜成章等[8]在重庆开展不同播种期对重庆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等。但有关蚕豆在辽宁大连地区的栽培状况尚未见报道。

笔者选用蚕豆‘启豆2号,在大连冬季温室和早春露地开展试种栽培试验,旨在找出蚕豆在大连地区适宜的栽培时期和栽培方式,为蚕豆在大连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试验品种‘启豆2号是小粒型秋播蚕豆品种,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

1.2 方 法

试验于2018年1月—2018年3月分别在冬季温室和早春露地开展,分4个试验实施,分别为:(1)冬季温室栽培方式处理(移栽和直播),移栽处理于1月18日播种育苗,2月8日移栽定植于温室,5月25日采收干荚,直播处理于2月11日在温室播种,6月12日采收干荚;(2)冬季温室播种深度处理(5,10 cm),于2月11日温室播种;(3)早春露地穴播粒数处理(1粒和2粒),均于4月4日在露地田间直播;(4)早春露地播种期处理(3月23 日、4月3日、4月13日、4月23日、5月3日)。每个试验均为随机区组设计,小区规格为20 m×1.2 m,3次重复。

播种前,在播种行内撒施25%磷钾型复混肥375~1 125 kg·hm2,深翻,覆膜打孔,浇透水,除播种深度试验外播种深度均为10 cm,播后用湿土压实播种孔,防止水分蒸发和大风揭膜;播种行距60 cm,穴距25 cm;正常田间管理,为减少打药总次数,病虫防治(叶斑,赤斑病、蚜虫、斑潜叶蝇等)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和(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叶面喷雾方式进行,间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移栽苗采用穴盘单粒播育苗,苗齐温室定植,株行距及田间管理与直播苗等同。

蚕豆生长期间,记录出苗、初花、初荚、干荚成熟等生育期时间;籽粒成熟后,收获植株,调查株高、有效分枝、始荚节位、单株荚数、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等农艺性状指标。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季温室栽培方式比较

由表1可知,与直播处理相比较,移栽处理蚕豆出苗期提前3 d,应该是因为移栽苗采用穴盘基质育苗,基质升温比土壤快;初花期推迟12 d,初荚期推迟9 d,整个生育期延长6 d,这主要是由于移栽定植后需要缓苗,加之冬季温室前期温度较低,延长了移栽苗的生长时间,故使移栽处理蚕豆植株的开花、结荚及采收均有延迟。

由表2可知,移栽处理蚕豆株高高于直播处理,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直播处理蚕豆始荚节位和百粒质量显著低于移栽苗,但其有效分枝、单株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均显著高于移栽苗,说明直播苗较移栽苗的长势强、产量高。结合生育期和农艺性状指标,冬季温室栽培宜选择直播方式。

2.2 冬季温室不同播种深度比较

由表3可知,与10 cm播种深度处理相比较,5 cm播种深度出苗时间和初花期分别提前2 d和1 d,初荚期和生育期均一致。

由表4可知,10 cm播种深度处理蚕豆植株在株高、有效分枝、始荚节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质量均显著高于5 cm播种深度处理,百粒质量亦较高,但二者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故田间直播育苗播种深度选择10 cm为宜。

2.3 早春露地穴播粒数比较

由表5可知,蚕豆1粒穴播处理植株的株高、最高茎节数、有效分枝、每果节荚数[11]、单株荚数、单株粒质量和百粒质量均显著高于2粒穴播处理,而节间长度、始荚节位均显著低于2粒穴播处理,说明就蚕豆植株长势而言,单粒穴播优于双粒穴播;计算2粒穴播处理每穴产量为:31.1 g×2=62.2 g,高于1粒穴播处理的56.8 g,因此以单位面积产量计算,2粒穴播优于单粒穴播。

2.4 早春露地不同播种期

由表6可知,随着播种日期的推迟,蚕豆生育期缩短,结荚株率降低,4月13日及以后播种的植株结荚率仅为13.51%~39.00 %,显著低于3月23日和4月3日播种处理,但其株高显著高于3月23日和4月3日播种处理,应该是由于播种日期延迟,温度升高而导致蚕豆植株陡长,故大连地区蚕豆播种不宜迟于4月13日;比较3月23日和4月3日播种的两组数据,结荚株率、生育期、株高、有效分枝、百粒质量差异均不显著,前者单荚粒数均显著高于后者,但始荚节位、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均显著低于后者,故虽然两个播种日期均适合蚕豆生长,但4月3日播种时蚕豆植株产量更高,故蚕豆早春露地5个播种日期以4月3日为宜。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中,冬季温室‘启豆2号蚕豆栽培的直播苗较比移栽苗生育期短、长势强、产量高,同时可以节约培苗和移栽成本,效果较好,直播深度以10 cm为宜;早春露地栽培,单粒穴播蚕豆单株长势强、农艺性状表现好,但其综合产量略低于双粒穴播,故建议生产中应选择双粒播种以增加产量,其播种期在4月3日或清明前后为宜,生育期97 d左右,随着氣温升高,不利于蚕豆籽粒发育[12]。

一般而言,蚕豆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耐寒性、耐暑性都较差。蚕豆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为15 ℃。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15~20 ℃[13],在南方蚕豆秋季播种生育期230 d左右[14],大连地区无霜期180 d,故若该区域引种宜选择早熟高产品种。‘启豆2号蚕豆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的小粒型秋播品种,百粒质量80 g左右,全生育期228 d左右,株高95 cm左右,有效分枝5个以上,分株结荚率3~4个,每荚粒数3~4粒,适合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季)种植[15-17]。而在本试验中,大连地区种植‘启豆2号的农艺性状和生育期均有不同的改变,其生育期变短,株高变矮,单株结荚数增加,单荚粒数略有下降,故适合本地区栽培的高产早熟有特色的蚕豆品种筛选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开展。

致谢

该项工作得到了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王学军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郑卓杰,王述民,宗绪晓.中国食用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53-54.

[2]杨俊品,罗菊枝.中国蚕、豌豆育种进展[J].西南农业学报,1996(9):143-146.

[3]刘玉皎,袁名宜,刘,等.青海省蚕豆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问题探讨[J].青海农林科技,2002 (2):18-20.

[4]谷成林,段红平.中国蚕豆生产的回顾于发展趋势[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10):671-674.

[5]巫朝福,吴淑琴.蚕豆打顶对籽粒产量的效应研究[J].耕作与栽培,1993 (3):30-31.

[6]白淑萍.春蚕豆的生态位适宜度和生产潜力分析[J].开发研究,1995 (1):47-48.

[7]徐仕明.蚕豆的食疗作用[J].健康生活,2010(10):39.

[8]杜成章,张继君,曾宪琪,等.不同播期对重庆蚕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0 (12):86-89.

[9]刘世明,席继忠,卜常林.蚕豆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 (4):109.

[10]李红春.蚕豆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46.

[11]农作物种植资源标准和规范:蚕豆种质资源[EBOL].[2018-10-09].http://www.cgrchina.cn/?page_id=12112.

[12]马镜娣,汪凯华,王学军,等.播期和密度对大粒蚕豆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01 (6):18-19.

[13]臧晓韵.蚕豆的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 (4):47-48.

[14]蔡安辉,项觉生.菜用型蚕豆新品种启豆5号[J].上海蔬菜,2004 (6):16-17.

[15]陈四新,胡启发.蚕豆启豆2号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2 (10):22.

[16]王晓雯,桑贤春.一种高效的蚕豆染色体加倍方法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3 (6):42-45.

[17]蒋桂芳.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2 (1):21-24, 27.

猜你喜欢

播期农艺性状蚕豆
黄淮海北部地区夏玉米稳产高产的播期优选
蚕豆花开
且将蚕豆伴青梅
蚕豆花
“艾玛土豆1号”在日喀则市的播期试验研究
蚕豆大嘴巴
略阳县冬播马铃薯适宜播期研究
播期和包衣对“藏青2000”产量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