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感受田汉的戏剧创作
2018-01-15俞永杰
俞永杰
田汉是谁?
2017年秋,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馆长汤逸佩教授筹划着要为2018年田汉诞辰120周年举办一个展览,将上戏图书馆一楼建设成开放式展厅,既为纪念大师,亦给入馆的师生读者营造特殊的读书氛围,潜移默化传递戏剧大师的力量。虽然豪气地接受了任务,但我对田汉的印象真的很模糊,对其所知真的很茫然。
田汉是写戏的剧作家,是中国现代戏剧之魂;他自己也是一部戏,他就是那剧中的人,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命运曲折——这是我为展览埋头苦干半年后最直接的感悟,对田汉先生的崇敬之情蔚然而生。2018年春夏之际顺利布展完毕,兹就“戏剧魂——纪念田汉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的图文编撰简要阐述于后。
主题线索建立起展览结构
田汉专题展览的主题角度可以是多样的,因为他的人生足够丰富且有戏剧性、他的创作足以引领时代风潮、他的仕途是多少文人的梦想。但是在上海戏剧学院这样的专业艺术院校,以他的戏剧创作历程来结构展览,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
剧作家的创作不是可以凭空而来的,一般都是凝结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事业理想和价值取向。田汉的创作亦然,所以本展以“戏剧创作历程”为主体线索,从他少年时懵懂的剧作尝试开端,以留学日本时立志戏剧事业并开始专业创作为重要出发点,历经他归国后的“南国”时期、左翼戏剧时期、抗战时期、民主斗争时期和建国后时期,共有七个与他人生相对应的戏剧创作阶段。
如此,我们就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田汉在每个阶段中创作的剧目了,从青涩到成熟、从短小到大剧、从意境与思想的直白表达到剧目寓意深刻。田汉的第一部剧作是《新三娘教子》,还是在长沙读中学时模仿旧剧体例写的戏曲;他的最后三部剧作也都是戏曲,最后一部垂名之作是京剧《谢瑶环》、最后一部排演的剧目是豫剧《对花枪》、最后一部写完但没排演的是京剧《红色娘子军》。从戏曲启蒙到以戏曲结束、从戏曲引领他走上戏剧道路到戏曲名作《谢瑶环》成为结束他人生的“罪名”,他的创作有着一种宿命感。
如此,我们又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田汉戏剧创作的整体状况。话剧与戏曲剧作各领风骚,舞台剧与电影剧本交错创作,中外戏剧、古今题材戏剧都能广泛覆盖,再有他大量的诗词文章等,可见其艺术驾驭能力是强大的。在各个时期他都有一些流传广泛、影响力很大的作品,可以找到不同版本的演出剧照,但他诸多名作凸显的背后也还有更多的普通剧作,田汉毕竟不是神,不是每部剧作都能名扬四海的。他也是经历失败、遭受磨难后而获得成功,如《金钵记》到《白蛇传》就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创作过程。
如此,我们还可以清晰地展现田汉创作生命中被人淡忘甚至遗忘的一些事情。比如田汉在外国戏剧翻译上成就卓然,早在他留学日本時就开始了戏剧翻译,如王尔德的《莎乐美》、莎士比亚的《哈孟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1922年即出版了《哈》剧单行本,他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人。田汉的翻译作品非常丰富,除了英国、爱尔兰、奥利地、比利时等戏剧外,还翻译了菊池宽、小路实笃、秋田雨雀、金子洋文等日本戏剧家的大量剧作,其中《父归》等多部剧作曾经在中国上演。穿梭他的时间轴,我们又可以看到1958年田汉晚年时创作的《关汉卿》,由日本导演千田是也等艺术家引进日本,于1959年初由日本文学座、俳优座等联合演出,日本诸多明星参演,于1月9日起在大阪、神户、歌山、京都、东京等地巡演,观众达3万多人,2月8日在新宿演出时由日本放送协会(NHK)实况转播,一时成为热点。田汉在日本正式立志并开端了自己的戏剧创作事业,相隔四十年后,他的剧作竟也轰动日本,这似乎又是冥冥之中巧妙的人生际遇。
艺术创作折射出
人生境遇与艺术思想
从1920年起,田汉的人生就与戏剧创作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无论是赖以谋生存的依靠,还是表达个体思想意志和为社会进步所做的努力,抑或是社会地位的进阶和事业的辉煌,亦有遭受的磨难与痛苦,几乎都是与他的戏剧创作密不可分,戏剧创作是反映他人生境遇的最重要渠道。于是在撰写展览图文稿时,我将田汉的各类照片与他的剧目演出剧照交错排列,并辅以大量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三方呼应、各有相承相辅。
比如南国社时期,田汉虽然遭遇了丧妻之痛,但他的戏剧创作却是充满着理想与旨趣。我找出了许多南国社时期的合影照片,有他与三两挚友的合影,有他与出演他剧目的演员的合影,也有不少是南国社大部队在各地巡演时的集体照。由于他是南国社的委员长,换言之是他自己创办和经营的演出团体,所以田汉剧目的上演是比较方便的,也有大量的知名演员和音乐艺术家围绕在他的身边,如唐槐秋、聂耳、洪深、周信芳、金焰、魏鹤龄等等。此时的田汉照片,传达给我们的感受是青春、恬静、朝气,无疑是他意气风发、志气昂扬的时期,也少了一些政治色彩,更多的是艺术理想和抱负。
比如他的电影梦想和实践,贯穿从“南国”到民主时期的四个阶段中,专门设置版面加以介绍。田汉在1926年就成立了南国电影剧社,创作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到民间去》,还专门建立了摄影棚,而且第一次把苏联电影引进到上海进行播放。之后二十多年中,他的电影创作完全超出了舞台剧创作的成就,曾专门出任新华电影公司的编剧主任,联华、艺华、新华、电通等电影公司上映了他的《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风云儿女》《青年进行曲》等多部作品,而《义勇军进行曲》就从1935年传唱到了现在,成为音乐史上唯一被立法保护的歌曲。电影剧本比舞台剧则更直接地体现了他的思想立场,成为他斗争的武器,1930年5月1日他发表了《从银色的梦里醒转来》的专题文章,直接标志着他转入了左翼阵线。
比如他的创作是逐渐被社会政治形势所渗透的。田汉早期的戏剧作品更多的是纯粹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性抒发,表现底层人士的生活遭遇和命运困顿,如《获虎之夜》《名优之死》《湖上的悲剧》等,而且如他自己所说的“多是以我个人为中心底活动”。而从左翼时期开始,他的作品则赋予了大众情感和社会责任,充满了浓郁的政治色彩,如《洪水》《战友》《扬子江暴风雨》《水银灯下》《回春之曲》《卢沟桥》《最后的胜利》《渔父报国》《新儿女英雄传》《南明双忠记》《回前线去》《胜利进行曲》《文成公主》等。当然,田汉剧作的政治性,不是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刻意之作,而是剧作家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去参与斗争的热血之作。
比如他的社会身份与戏剧的关联。田汉是典型的文而优则仕的剧作家,1930年以前他所有的职务头衔都是民间的,哪怕是南国艺术学院期间,都是他自筹款项经营南国艺术团体,本质上属于他自己的个人行为。1930年以后他担任了不少社会团体的职务,尤其如“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执行委员、“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委、“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主席等,职务格局大小、力量挥洒范围明显有了质的飞跃。抗战时期他成为了抗敌演剧事业的领军人物,并担任各种抗敌组织的要职,最典型的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与郭沫若、老舍、茅盾、邵力子、冯玉祥等并驾齐驱。而1938年他则正式出任官方职务,任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政治部第三厅第六处处长,掌管文艺宣传;1940年又任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专门委员兼第二组组长。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田汉在文艺界的领导职务则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重。他人生后半程的这些社会职务变迁,与他的戏剧艺术也是直接关联的。
展览信息的多元化和饱满度
即使将本展的主题与结构定位在田汉的戏剧创作历程,但这也是田汉的人生历程,所以展览中不仅充实他的艺术创作的内容,比如他创作了哪些作品,同时也要尽可能更多地展现他与艺术关联的信息,比如他和什么人在一起进行艺术创作活动、他作品的演出状况、他去过哪些地方等等。所以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田汉给《复活》主演胡萍、顾梦鹤讲解剧本的照片,可以看到他和导演史东山一起登黄山采风并创作剧本的照片,可以看到他率领抗敌演剧队在前线慰问的照片等,也可以看到剧目演出时的舞台剧照、演员装扮等戏剧形象。由此多元化的采撷来感受他的创作情况,关照到田汉艺术活动时的群体状态。
在数十分钟的观展中,观者可以窥探到他一生的变化则尤显重要。首先田汉的穿着与其人生有着显著关联。本展采用的田汉最早两张照片是“南国”初期与易家人在西湖的合影,及易漱瑜去世后田汉转道武汉回上海在黄鹤楼前的合影,都是一席长衫、清矍消瘦,而之后除了1937年前后穿过长衫,其余多是领带西服。在任职国民党执政政府政治部时,我们看到了那几年他穿着军装的飒爽英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多见衬衫和中山装。在正装的背后,我们也偶能看到他最朴实的生活装,甚至有夏天着汗衫家宴的形象。其次在年龄变化上尤使人清晰纵观他的一生,从青春一步步走到年老的过程令人感叹,犹如抗战时他的一张照片旁,报纸编辑按语说“田汉老大已经头发斑白了”。本展使用的田汉最后一张照片,是1966年春节南国社成员赵一山携夫人从香港赴京探望他,顶住压力劝田汉出门一游,用香港带来的彩色照相机给田汉夫妇拍下来仅有的彩色照片,赵氏临终前将照片邮寄给田汉侄儿田海雄保管,田海雄又授予本展使用。照片中的田汉心思沉重、忧虑重重,正是他已经预感到了形势不妙了,这是可见的田汉最后一次正常拍摄,而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形象是那张被挂牌打叉批斗的照片,甚是不忍一睹故而放弃使用。
展览中饱满的信息量,能使观者看到田汉一生走过那么多地方,1949年前他的四海奔走都是与他的戏剧创作相关,之后是作为领导人的活动轨迹更多。比如南国社活动过的地方,从上海到南京,又到无锡、杭州、广州等,在展览中都能一览无余。本展中除了使用图文资料外,还展出了大量的田汉著作的原版本书籍,如他留学归国后出版的首部著作《蔷薇之路》、首部莎剧《哈孟雷特》等;也有各个时期他创作剧目的演出说明书,如《丽人行》无锡首演的说明书等;也有一些原版剧照实物,如武汉话剧团1958年演出《关汉卿》的档案资料等;还剪辑了田汉名作的舞台演出和原版电影的片段,其中如关肃霜的《谢瑶环》视频极其珍贵。
怀念:长者们忆田汉
为了配合展览,本展还制作了视频影像资料在展览中滚动播放,几位老者对田汉的回忆深情绵绵。这是我在筹办和撰稿过程中,找机会采访的几位与田汉有过交往的老人,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田汉对几代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赵世基是抗敌演剧队演员,曾亲聆过田汉在鸡公山的演讲,赵的岳父也曾参加南国社。赵老今年99歲,回忆起田汉来竟然泪盈满眶,令我吃惊的是他说着说着就唱起来了,田汉作词的歌曲老人都能清晰唱来且饱含深情,如《梅娘曲》《胜利进行曲》等。我校退休老教师王昆观展后也曾激动地说,他们都是唱着田汉的歌长大的。中国戏曲学院老教授谢锐青从小就在田汉的培养下成长起来,西南剧展时就是田汉积极鼓励少年谢锐青担纲主演,和四维剧校其他孩子们成功上演了他编剧的《江汉渔歌》,后来又排演了《金钵记》。她回忆起田汉来仿佛“先生”就在眼前,诉之不尽、道之不完,点点滴滴那么清晰地刻在谢锐青老教授的脑海里。还有湖南木偶皮影剧团原团长陈迈众言语激昂,对田汉的崇敬溢于言表,他说今天湖南的木偶皮影艺术搞得那么好,田汉的功劳是至关重要的。其实不仅湖南,田汉对于拯救地方戏曲艺术、拯救贫苦的老艺术家们都是倾尽全力的。田汉的侄儿田海雄也年过古稀了,他则娓娓道来,讲述了田汉在家里创作《文成公主》时的情景,回忆了田汉怎样关心老艺人的许多往事。还有宁波的一位越剧老艺人,我托友辗转访问,朋友告知这位越剧演员将曾经出演“谢瑶环”一角视为自己人生之光荣大事而引以为豪。
艺术生命力的体现
在本展览中有一个布展特点,将田汉同一个剧目在各个时期的演出状况,不厌其烦地用剧照加以展示,或是不同剧团的、或是不同剧种的、或是不同演员的。比如他的早期剧作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校园剧社争相上演的作品,《获虎之夜》《名优之死》《莎乐美》等从20世纪30年代初一直演到当代,《复活》《丽人行》《阿Q正传》等剧目很多剧团轮番上演。尤其是1949年后创作的《白蛇传》《关汉卿》《谢瑶环》《文成公主》等,搬演的版本、移植的剧种、一代又一代的演员竞演,数不胜数、罗之不绝。其中也发掘了一些珍贵的照片,如评剧版《白蛇传》、浙越男女合演版《谢瑶环》等;又如话剧《关汉卿》演了六十余年了,光北京人艺就有三个版本,马师曾移植的粤剧广为所知,而当初厉慧良曾移植成京剧、徐玉兰曾移植成越剧等则鲜为人知了;比如京剧《谢瑶环》《白蛇传》,全国大小剧团演过的旦、小生、花脸、丑等各年龄的演员难以胜数。
我将这些繁杂的信息,以节目单和剧照的方式集中展示,这样做只为了一个目的:表明田汉的剧作是有震撼的舞台艺术性的,是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是当代戏曲剧作的成功典范。
肯定与我一样,大多数当代年轻人对于田汉很陌生,看了本次展览也就让观者知道了田汉的故事,了解了他的戏剧人生,走进了他的戏剧艺术创作历程。展览中的庞大信息无法一一介绍,事实上则是因为田汉自身的艺术成就之卓越,人际交往之广,以诚挚之心对人的品格,以及他人生经历之跌宕起伏,才让见证过的人们无限怀念、让后来的人们至今崇尚、让他的艺术生命才如此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