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视频传播研究

2018-01-15吴杨

记者摇篮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黑龙江受众情感

吴杨

【摘 要】微视频作为新闻可视化的重要方式,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本文主要研究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参与推出的系列微视频《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内容分析法,运用相关的传播学理论进行解读,探究其创新之处,为我国主流媒体微视频传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视频   传播研究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

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形式,互联网的互动性、共享性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喜爱。抖音、快手等平台更是提供给受众自己制作并传播视频的机会,其打造的微视频传播形式是快节奏生活的产物。因此,了解微视频的基本形态与制作是我们研究新媒体传播的前提,也是剖析主流媒体微视频实践的基础。

一、关于微视频传播的探讨

微视频一般指时间不超过20分钟的短视频,其主要特点是短、快、精。微视频旨在通过几分钟视频表达传递的主要信息,适合在移动终端进行浏览。其主要的传播形式包括微电影、微纪录片、微直播及其他短视频传播形式。101微电影是指十几分钟展现剧情的短片;微纪录片是指记录日常生活和人物故事的短片;微直播则是指通过手机进行拍摄和传播的短视频,抖音等平台为微直播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其他短视频传播形式包括主流媒体为纪念某一事件所做的主题宣传片等,其短小精悍的内容常受到受众的欢迎。

微视频作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产物,它的出现满足了多数个体表达个性态度的重要渠道,具有日益广泛的受众市场。微视频传播不同于以往的电视传播和广播传播,内容短小,主题集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上进行观看,打破时空的限制,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成为人们青睐的娱乐方式。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需要不断创新信息传播形式,以达到舆论引导和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效果。因此,打造高质量的微视频作品成为主流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

二、《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内容分析

近期,人民日报推出的《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系列微视频,受到大家广泛关注。它是由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合作联动各地推出的,是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而推出的系列宣传片。这个系列宣传片主要在微信公众号和客户端推出,从10月1日开始,每天一期,每期会介绍一个省份的发展现状,让我们通过视频感受各地的独特风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地方形象传播的积极效果。在此,我们以第一期作为内容分析案例,从其选材与话语分析、叙事手法、情感传递三个角度进行具体阐述。

1.微视频的选材与话语分析。不论是传统的电视节目还是现在流行的微视频,都要经过层层选材的过程,呈现一定的主题内容。

从选材角度来看,第一期以黑龙江作为主要讲述对象,选材从五大连池、漠河、松花江、哈尔滨啤酒、大兴安岭、哈大高铁等独具黑龙江色彩的城市名片来阐述一分钟能给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变化,通过鲜明的数字来展现一分钟对于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表格来具体感受一下它的语言表达。

这一段微视频的前一部分都是以一分钟作为时间界定,以多个城市名片作为论述对象,以鲜明的数字加上景物的图片来展现这座城市在政治、经济、旅游、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多角度展现工业大省黑龙江的独特风采,这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迎合改革开放40周年的总主题;中间通过一句“改革开放40周年   书写龙江答卷”作为过渡;后半部分,主要通过多个场景转化,从宏观角度对黑龙所独具特色的方面宏观阐述,如“一分钟   邂逅冰雪之城”“一分钟 致敬烽火岁月”“一分钟   种下一份希望”“一分钟   走进一片绿色”“一分钟   见证交易合作”“一分钟   俯瞰龙江大地”这几个部分从冰雪童话、历史变迁、农业发展、生态改善、经贸合作的角度展现黑龙江的独特魅力,令人向往;接着,通过展现不同人的微笑画面,表现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与期待;最后,以“黑龙江一分钟 波澜壮阔”作为收尾总结,从宏观角度展现黑龙江的整体形象。这两分多钟的视频展现了一座城市的多个侧面,满足了受众对这座城市的视听需求,吸引更多本地人和外地人的关注,对整座城市的形象传播起到关键作用。

2.叙事手法分析。《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之黑龙江篇完整展现了这个系列宣传片的叙事手法。它避免了大量旁白的主观叙述,旨在关键转折处加入一句客观陈述作为过渡,大部分篇幅都是大量图片加字幕陈述的形式完成场景的自然转换,客观记录了黑龙江这一大省的发展轨迹与步伐,完整展现该省在经济、生态、旅游等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美化了城市形象。从拍摄角度来看,近景与远景、仰视与平视等镜头交叉转换,既有整座城市的宏观图景,又有落在每个人的表情这样的微观表现,这种手法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使观看视频者可以真实感受到一个城市在多方面获得的发展,不仅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上,更在于日常生活需求的满足上,这种拍摄手法使宣传片整个观感舒适,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同时,该片运用先进的无人机拍摄技术展现城市全景,航拍镜头足以在宏观层面展现城市全貌与城市发展现状,引起受众内心的震撼感。

3.情感表达分析。如今,视频已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工具,微视频内容短小精悍,依旧存在引起情感共鸣的意味,这是引起受众关注的重要因素。新时期,情感卷入、情感引流、情感共鸣成为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听形象的核心要素,情感交流已成为形象传播的更高层面,通过情感卷入,在传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情感引流,最终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这是微视频发展的重要一环。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第一集就选择了工业大省黑龙江,作为我国最北端省份,其发展深受大家关注,这一省份各方面蓬勃发展的现状不仅展现自己的形象,更表现了改革开放40年整個国家的繁荣富强,这种微视频是对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最好献礼,也充分体现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憧憬与期待。

从情感表达来分析,这集微视频通过对黑龙江在经济、社会、旅游等各方面数据的梳理,加上背景的转换与无缝衔接,音乐轻快而悠扬,每一个场景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单纯的文本讲述相比,这种场景转化的微视频更能让人不自主地产生“代入感”,不论是否是本地人,都会感慨于这座城市的发展;这种情感卷入之后,通过音乐节奏和场景的变化,让受众能按照整个视频的节奏和逻辑看下去,进而一步步加深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发展变化产生感慨,对国家整体形象表现出情感认同;这种情感引流的产物,是受众从心底里自发地产生出一种对家乡的自豪感与对祖国发展的感慨,这种情感共鸣正是微视频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这个微视频之所以能获得受众的关注,就在于在把握短小的内容和新颖的形式基础上,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

经过对这一典型案例在选材与话语分析、叙事手法、情感传递三个角度的内容分析后,我们能发现优质的微视频不仅内容优质、手法独到,更重要的是把握人们的情感需求,这是该系列微视频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一分钟·地方篇》的创新对主流媒体微视频发展的启示

《中国一分钟·地方篇》作为系列微视频的典型案例,其在内容、叙事手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值得其他主流媒体学习和借鉴。

内容上,注意运用城市名片来完成多场景的有序转换,恰当运用数字完成基本的话语分析,使整个视频的形式统一、表达明确、主题突出。

叙事手法上,在有序交替运用各景别的照片基础上,加入利用无人机拍摄出的城市的宏观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宏阔之感。

情感表达上,使用节奏和场景转换,完成对受众的情感引流过程,以此来满足受众内心的自豪感,这一方式使该视频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总之,对于主流媒体来说,想在媒介融合的新时期完成有效的转型,需要将“内容为王”与“创新为要”有机结合起来,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以新颖形式为手段,尝试用微视频的方式向受众传递信息,赢得广泛的受众市场,以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吉庆.新媒体环境下微视频的制作及传播分析[J].传播力研究,2018.06;[2] 张力舵.微视频看新时代下的视听形象的构建——以《中国进入新时代》等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8.08.

猜你喜欢

黑龙江受众情感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Write a caption
情感移植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