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增强电视新闻对受众的“黏性”

2018-01-15苏利超

记者摇篮 2018年11期
关键词:黏性电视新闻受众

苏利超

【摘 要】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电视,如何增强电视新闻对受众的“黏性”,需要从创新传播形式和优化传播内容等方面入手,提高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和吸引力,提升其对电视受众的“黏着度”。省级卫视新闻联播,是反映一个省政治、经济、民生等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栏目,既有央视新闻联播一样的共性,又有反映地方特色的个性,最能反映当下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水平。以其为样本,具有研究价值。

【关键词】电视新闻   受众   “黏性”   省级卫视新闻联播

一、新形势下影响电视新闻对受众“黏性”的因素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着受众获取新闻的途径,也改变着受众获取新闻的习惯,可以说是影响电视新闻对受众“黏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1.新媒体的出现让电视新闻受众格局重划。新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在传播新闻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劣势:时效性差、互动性差、选择性差等。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各种新的新闻资讯APP层出不穷,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一部分电视受众。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中国4G用户总数达到11.3亿,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将会得到更为迅猛的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传统电视媒体开机率的不断下降,电视新闻受众的流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2.新媒体的出现让电视新闻话语权重构。电视新闻话语权的一个突出表现是舆论监督。新媒体时代,事实的真相是通过网络先爆出来。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长期以来,省级新闻联播的议题相对趋于保守,抱着宁肯不抢新闻,也不出错的思想。另一方面,省级卫视新闻联播栏目,还承担着宣传的任务,受到的束缚自然也比较多,受众自然会选择通过新媒体渠道来获取信息,对电视媒体的“黏性”降低。

二、新形势下增强电视新闻对受众“黏性”的对策

新形势下,增强电视新闻对受众的“黏性”,需要从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两大方面着手,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才能在新的媒体传播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1.创新新闻传播形式。①媒体融合,积极拥抱互联网。电视新闻内容一经网络等新媒体平台传播,也就具备了新媒体的优势。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已经有了网络播出渠道,形成电视、网络并举的局面,媒体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电视新闻,应守着“大屏”优势,拓展“小屏”优势, “大小屏”融合,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比如,很多省份的新闻联播栏目都把内容搬到了网络平台上。有的开通自己的新闻客户端,用户通过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获取电视新闻传播内容。有的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得到二次传播,扩大其影响力。

②扬长避短,发挥电视媒体优势。电视直播是电视媒体的一大优势,特别是在重大新闻事件中,电视媒体的现场直播,仍然以其权威性占据着重要地位。比如说每年的两会,受众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新闻直播获取信息。当下,电视新闻应发挥直播优势,以最快的速度,向受众传递信息。一方面,可以尝试在新闻联播播出时段,开辟直播渠道,如遇重大突发事件,或者重要的活动,直接切入直播。目前,湖南卫视新闻联播已有这方面的尝试。另一方面,电视新闻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直播平台,变身新媒体,或者与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合作,占领网络的直播阵地。

③借助新技术,丰富电视受众体验。当下,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注重受众的感受。从观看、欣赏到参与体验,让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种参与感,受众的“黏性”自然也就越高。如果把电视新闻比作产品,电视受众比作消费者的话,那些能带来丰富体验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电视新闻可以借助于当下流行的VR,给受众带去身临其境的在场感和参与感,增强受众的体验。目前,国内外许多媒体都已开始这一新的尝试,电视新闻如果能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将会留住更多的受众。

2.优化新闻传播内容。①好的电视新闻要有深度。做好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必然的选择。当下,电视的优势在于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记者和编辑,在新闻的原创性、对新闻信息的深加工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虽不及新媒体,但是在报道新闻时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在深度上优于新媒体。这在信息碎片化时代尤为重要,有内容,才有受众。

②好的电视新闻要有高度。电视新闻相较于新媒体上发布的信息更具可信性,尤其是一省的新闻联播栏目,更具权威性。新闻联播栏目要增加新闻评论的分量。通过新闻评论,电视媒体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诠释新闻,发出权威声音,彰显其高端影响力和价值,从而提升新闻节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媒体环境中站稳脚跟。

目前,央视新闻联播推出了央视短评,各省级卫视新闻联播栏目也尝试推出一些评论类的版块,均收到了好的传播效果。

③好的电视新闻要有锐度。电视新闻要尖锐犀利,才能吸引更多的电视受众。各省卫视新闻联播,要改变过于死板的办栏目理念,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在重大问题上敢于突破禁区,敢于第一时间发声,才能留住更多的受众。长春假疫苗案发生后,越来越多的媒体意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目前,《山东新闻联播》《浙江新闻联播》等栏目已经在节目中开设舆论监督专栏,这是很有积极性的尝试。

④好的电视新闻要有温度。好的电视新闻一定要会讲故事,而好的故事一定要有温度。有温度的电视新闻,体现出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比如,河南卫视新闻联播栏目曾播出过《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爱心人士发起了“全城吃面”行动,演绎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人故事。像这样有温度、有情怀的电视新闻节目,才有好的传播力。

三、结语

信息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关键的是要吸引受众,增强受众的“黏性”。从传播形式上来说,要积极拥抱互联网,多媒体融合,跨越新旧媒体的界限,善于利用VR等新技術,最大限度调动受众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受众体验。从传播内容上来看,要讲好电视新闻故事,通过生产优质有深度的内容吸引受众,增强其“黏性”。

【参考文献】

[1]曾凡曌.从受众黏性看大视频时代电视媒体的创新[J].新闻世界,2016(8);[2]姚林.多屏融合的大视频时代[J].电视研究,2014(12).

猜你喜欢

黏性电视新闻受众
富硒产业需要强化“黏性”——安康能否玩转“硒+”
如何运用播音主持技巧增强受众黏性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玩油灰黏性物成网红
基层农行提高客户黏性浅析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