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德育渗透新视角的研究

2018-01-15李虹

神州·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新视角德育小学

李虹

摘要:音乐具有美育的功能,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让德育和美育共同发挥作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内在素养和外在素养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优秀的高素质音乐人才。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新视角

在音乐教学中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是素质教育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在教学中要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利用德育对学生的情操进行陶冶,对其个性进行培养,对其心灵进行净化,使其茁壮成长。

一、德育教育的概述

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将重点放在智育教育上。实际上,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同等重要,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比如爱祖国教育,爱家乡教育,爱劳动教育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均衡发展,内在的素养和外在的素养可以实现共同提高。德育与美育、体育以及智育之间彼此渗透,互相联系,无论是对学校的工作还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保证、动力和导向的作用。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让小学生身心获得健康、协调发展。很多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对学习的意义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学习主动性比较弱,处在一个非常被动和消极的学习状态之中。如果音乐教师能够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就可以让学生在感受音乐所具有的魅力的同时,对学习也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思想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知道学习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纷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就会更强,心态就会变得乐观向上,学习态度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观能动性也就被充分调动起来。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主要是针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的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见缝插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让理论能有效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气势美,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形成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应用而生,情境创设法就是其中之一。相对于书本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点,教学情境可以将知识点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农村小学也广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农村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能力创建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这个教学情境将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渗透进去,让学生能够对德育教育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念和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学《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在课堂导入环节导入高山族的歌舞,让学生通过精彩纷呈的视频对高山族歌舞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从听觉和视觉上对高山族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和了解。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歌词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高山族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祖祖辈辈热爱唱歌。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也从中受到感染,用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

(二)开展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以此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音乐素养。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校园合唱比赛,校园舞蹈比赛等,学生在这些实践活动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协调和统一。这个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歌表演(水花花,泥巴巴)》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场舞蹈比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才华和魅力的平台,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习信心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培养学生输掉比赛过后不气馁、不沮丧的个人内涵素养以及赢了比赛之后谦虚、不骄不躁的良好心态。

(三)开拓课外教学空间

音樂教学属于一种美育,并不是一个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于课外的活动,使其成为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在这个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所具有的无穷魅力。尤其在农村地区,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课外资源非常广。比如广袤无垠的庄稼地、无边无尽的平原、高耸入云的山峰等,这些都是用来进行教学的课外资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结合实际情况开拓课外教学空间,让大自然成为德育教育场所,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 打麦号子》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秋游,一起去庄稼地里看看农民们辛苦劳作的场景。在秋游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一边教学生唱《打麦号子》歌曲,比如“打起号子,哼哪!哼哪!来干活咯,哼哪哼哪”。学生一边唱歌,一边联系周围农民们热火朝天干活的场景,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歌词的内涵,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感受到农民们在劳动过程中的辛劳以及丰收的喜悦,这也是渗透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属于爱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结束语:

德育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还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将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为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丽娟.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艺术科技.2015(12):76.

[2]李苑.洛克德育思想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性运用[J].音乐时空.2015(13):152.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视角德育小学
探索观察式纪录片创作新视角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社区心理学的新视角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