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阐述
2018-01-15陈芹
陈芹
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识字活动是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环节。“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四要素,认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识字活动是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过渡环节。“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四要素,认字写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识字教学要实现学生乐于写字、建立主动认知的愿望,加深学生对祖国汉字文化的崇敬和热爱。下面笔者从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拓展识字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在识字教学的课堂实践与心得。
一、创建快乐课堂,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的支撑,学习于学生而言便褪去了负担,甚至会变成享受的过程。低年级的小学生正处在爱玩爱闹的年纪,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心理活动,点燃他们内心对于识字的热情和兴趣,渐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思维转变,通过快乐课堂的构建,让自主学习在课堂蔚然成风。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家》,这是一篇儿童诗歌,简单明了是它的特点,这节课的识字教学有“云、天、河、鸟”等几个字,为了实现学生快乐识字的目标,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
1.使用充满童趣的游戏,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学开始前准备几张“蓝天”“白云”“小河”“小鸟”的图片,课上设计“给汉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根据直观的观察、猜想,给几个生字宝宝找到图片朋友。游戏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来,识字的兴趣大大增加了。
2.课堂小结环节创设活动,加深学生印象。认识了本节课的生字后,笔者带领学生熟读课文,最后设计“我来讲故事”和“写字比赛”的活动,让学生将几个生字联合起来,编一段小故事,加深对生字的理解。另外还设计生字听写比赛,以巩固这几个字的写法。
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他们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减轻其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习压力。在教学实际中,可以通过一些游戏、顺口溜等的设计,改变识字教学枯燥乏味的特点,建立有助于学生快乐学习成长的课堂。
二、渗透造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素质教育所推崇的教学理念。中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学生要掌握的汉字不计其数,死记硬背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随着学习进度的推进,学生识字的任务量会大大增加。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渗透汉字在音、形、义方面的一些规律,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这节课要学的生字数量较多,笔者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为:
1.幻灯片播放汉字“青”和“日、目、氵……”,让学生为它们彼此找帮手,以组成新的字。
2.朗读环节。根据教材中的拼音,按照教师领读、学生自读、小组齐读的方式练习字音的读法,笔者会适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3.将这六个字按照左右结构分开,并将各个偏旁的图片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根据偏旁解释汉字的意思,领悟“形声字”的造字规律,明白添加不同的偏旁是认识更多相似汉字的简单方法。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进行汉字的书写,注意各偏旁部首的笔画顺序。另外根据对偏旁的理解,练习给每个汉字组词、造句。
通过这样将相似的汉字叠放在一起来学习,可让学生在成串的比较中发现字音、字义、字形之间的相互联系。运用这种联系提高学生的科学识字能力,识字就不再是机械的记忆过程,而是可以发挥学生的识字潜能,为后续的识字教学奠定基础。
三、开发课外资源,拓展识字途径
语文教学要創设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形成“生活即教育”的学习观念,学会在时时处处捕捉知识点,主动拓展语文学习途径。小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且低年级正是认字识字的黄金时期,识字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通过电视、广告、对话等多渠道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例如:
1.通过电视字幕识字。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他们总是出现忽略字幕的现象,为了将电视字幕作为识字的教程,笔者设计每节语文课前用十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讲述自己昨晚看到的动画片故事,并给全班同学讲自己学到的生字。看到很多同学不认识自己学会的字,小学生的心里会很满足,有利于激励其学习积极性。
2.利用生活物品识字。在课外活动课上,笔者经常将准备好的生活物品包装纸拿到教室,组织学生进行“认一认”的活动。认识多的学生可以获得“生活小达人”的称号,并号召学生主动跟随父母走进超市学习汉字,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发放作业本的课代表,通过认识同学的名字来识字……这样的一系列措施共同施行,经过长期的实践,会帮助学生形成随时认字的习惯。
生活实际是小学生接受社会经验、增长才干的有利平台。识字教学必须打破课堂教学的瓶颈,教师应具有“大语文”观念,利用好一切可用资源,为学生提供课外成果展示机会,让学生在体验到满足感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争取实现识字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常态这一目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