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

2018-01-15王骏飞宋作忠曹景萍

价值工程 2018年1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

王骏飞+宋作忠+曹景萍

摘要: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进行着大规模地优化升级,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科院校作为经济主体,与市场产业需求产生直接供求关系,因此如何培养适应社会新需求的 人才成为本科院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以我国供给侧改革思想理念为指导,对当前本科教育中专业布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我国社会实际需求,探索思考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optimized and upgraded in a large scale, and new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training of qualified personnel. As an economic subjec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a direct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rket industry demand. Therefore, how to train qualified personnel to meet the new needs of soci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universitie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of China's supply side reform is taken as a guide, the current major problems in the layout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studied and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needs of our society and relevant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undergraduate layout with social demand.

关键词: 本科教育;专业布局结构;供给侧改革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professional layout structure;supply side reform

中圖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01-0161-03

1 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与本科教育专业布局结构的关系

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化,经济产业结构大规模地升级调整,同时我国的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认为:教育供给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改变单一结构供给,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供给侧结构,从而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我国的高校专业分类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分为与社会职业分工相对应的哲学、经济学等十二个类别。专业结构是本科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外部环境相辅相成,表现为经济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专业结构设置。日本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分为包括家政在内的十一个类别,而法国本科教育则分为七个类别,各国产业结构的差异化决定了各国本科教育专业结构模式的不尽相同,充分说明了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决定了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社会需求决定了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布局构建。根据对供给侧改革、产业结构与本科教育专业布局结构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我国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布局应从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情况出发,体现供给侧改革的思想,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为出发点,提高教育供给质量,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供给侧专业布局结构。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模式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就不同,因此我国各本科院校间的专业结构布局也应当具有明显差异,以满足区域内的社会需求为主导。

2 我国本科教育专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及各本科院校一直以来都在持续地探索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在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下,本科教育在部分方面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本文重点列举并研究我国本科教育专业布局方面的问题。

2.1 本科专业口径窄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中,部分院校存在着某些专业下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的问题。例如英语专业被细化为应用英语、翻译英语、英语教育等,甚至更进一步细化地将翻译英语又细化为口译英语、笔译英语。通常在研究生教育阶段才采用这种细致划分专业的方式,目的是满足社会对某单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需求。但是在本科教育专业布局中应用这种过分细化专业的方式,将导致本科教育阶段的受教育者知识面狭窄,不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还存在某单一领域的高精尖人才输出量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问题。另外,由于缺乏全面的知识基础,单一领域高精尖的人才培养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2 盲目扩充专业设置

当前我国本科教育存在一个较普遍的现象:部分本科院校为了抢夺生源,盲目追逐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无视自身条件设置新专业。这种现象一方面造成本科院校间教育专业雷同,缺乏自身办学特色;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偏离定位,从而导致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以黑龙江省为例,黑龙江省的本科院校中九成院校都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由于高校扩招,各本科院校在校生数量急剧攀升,越来越大的师生比导致本科院校的教育资源捉肘见襟,不仅严重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其中的优势专业也丧失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各院校间缺乏自身办学特色,专业雷同造成教育资源结构性浪费。endprint

2.3 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间失衡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需求的人才比重从总量上来说,由低到高分别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但是与各国间存在产业差异同理,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间产业结构同样存在差异,在本科人才的需求上,也有类别和层次的差异。然而我国部分高校片面参考全国性的产业需求进行专业结构设置,难以满足当地区域产业的需求。以黑龙江省为例,该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对农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但是黑龙江省各本科院校专业结构布局中,法学、文学等专业逐年发展,农学专业处于退步的趋势,农学专业毕业生数量无法满足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的人才需求,严重影响阻碍了该省的经济产业发展。

3 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对策

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深化发展下,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本科专业布局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探讨,结合教育供给侧改革从社会需求出发的理念,提出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的对策。

3.1 加强对人才需求的预测

掌握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信息是关键环节,因为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有效互动必须基于对未来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根据预测的结果进行专业设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人才的需求,而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预测极为复杂,因此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整体性、长期性的预测难度较高。通常使用替代法进行预测,其优点是避免整体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具体流程是:对各地区及其经济相关部门进行抽样调查,做好各地区的人才需求预测,再将结果整合汇总到一起,作为整体预测。进行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的关键在于对各地区及经济部门中就业人数的长期趋势进行准确分析推算,但是由于对人才需求进行专业结构划分以及学历层次划分不够细致,因此在具体预测专业人才需求时,其指导性较弱。

如图1所示,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长期预测研究,首先应当构建一个用于调研各地区及相关部门、企业人才需求信息的网络体系,准确及时地获取包括专业岗位设置、岗位数目、专业结构等在内的信息。通过对人才需求进行科技发展宏观预测,动态性的调整修正信息,对整体性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细化,根据信息的时间序列对各地区及相关部门、企业的长期人才需求进行更准确的预测。

3.2 拓宽专业口径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中,部分院校存在着某些专业下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的问题。通识教育是本科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本科院校学生人文、艺术等多元化综合素质。本科教育专业口径过窄降低了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造。因此,本科教育阶段应拓宽专业口径,重视通识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同时综合素质高的全面性人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丰富本科院校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以下举措对专业口径进行拓宽,达到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布局的目标:第一,对部分同质化严重的专业进行专业合并;第二,对人才输出量长期供大于求的专业进行撤销;第三,跨学科整合专业,建立新的交叉型综合学科专业。

3.3 明确定位,特色办学

我国部分本科院校急功近利,为了扩大生源偏离原本定位向综合性院校发展,无视自身条件盲目增设与发展目标无关或关联不大的“热门专业”进行生源抢夺,导致自身教学资源短缺严重影响阻碍人才的培养质量,另外由于办学模式趋同,失去自身办学特色,并且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的结构性失调。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更提高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难度。因此,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院校专业布局,必须结合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同时开拓符合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的发展道路,打造办学特色。笔者建议构建一套专业重复设置的审查体系,通过这套审查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部分本科院校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从而有效地保障专业布局合理性。构建专业重复设置的审查体系,应当包括上至全国性、下至院校自身的完整体系,自上而下进行严格审查。新专业设置的方法可以参考其他国家高等院校,建立全国性的专业信息共享平台,各院校间及时交流信息流,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对区域内经济及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反复分析。如此定能极大程度地解决我国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甚至完全杜绝区域内的专业设置重复的现象。

3.4 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上具有迥异差别,我国高等人才层次结构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学术、研究型人才人数最多,搞研究的人才数量远远超过了应用的人才。而发达国家正好相反,高等职业教育发达,人才层次结构以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主,比例大致为4:1。在我国供给侧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今天,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因此必须加强应用型本科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保障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输出满足社会的需求。另外,当前我国本科专业中,第一产业相关专业及应用型专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但是面临人口的增长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压力,农业、工业等基础专业学科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传统基础产业相关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着重要意义。

3.5 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决定本科专业结构布局的关键在于社会产业结构实际人才需求情况,专业布局设置应当基于对人才需求的准确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规划调整,以此满足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和迟效性要求。我国由于地域广阔造成各地区间产业结构具有明显差异性,因此必须以满足区域内的社会需求为主导,在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情况构建本科专业布局。同时还应重视全国性的统一布局,人才需求量较大的通用型专业以及部分具有全国性广泛需求的专业,可以在区域内大型城市中的院校设置建立,但是仍然应当考虑学院自身专业结构特色,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对于区域内需求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专业,可以结合院校自身办学条件,建设一批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聚焦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部属,整合包含政府、企业方面的区域内多元化资源,打造成校企多主体合作下的“产学研一体化”重点专业,从而增加这些重点专业的招生构成比例,并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总结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与关键,关系着人才培养的方向、质量、就业风险以及高校自身未来发展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不仅体现了院校的办学理念,也反映了包括整体性需求和区域性需求的社会产业结构需求。同时,社会产业结构需求也决定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布局。在我国供給侧改革逐步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应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注重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拓宽专业口径、明确自身定位以及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大量符合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骏飞.应用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7,36(24):209-211.

[2]邓义江.优化布局 科学构建广西高校本科专业体系[J].亚太教育,2016(19):212-213.

[3]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季浏,方千华,贾明学. 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08):3-33.

[4]汤贞敏,孙丽昕,张伟民,王志强,陈小娟,谭健欣.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5(03):5-12,26.

[5]王海洲,徐立清.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76-80.

[6]于志晶,刘海,岳金凤,李玉静,程宇,张祺午.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21):10-24.

[7]顾坤华,赵惠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社会协同发展——七议江苏“高职强省”[J].高校教育管理,2013,7(02):33-41.

[8]陈国良,董业军,王秀军.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J].复旦教育论坛,2011,9(03):49-54.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供给侧改革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基于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