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护士静脉注射高危药物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15陈燕芬林群带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护士

陈燕芬 林群带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基层医院护士静脉注射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制的调查问卷, 对本市基层医院从事高危药物静脉注射的268名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所有护士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认知得分为31~90分, 平均(56.21±10.75)分, 其中解剖学与生理学得分为8~34分, 平均(21.69±4.65)分;药理学基本知识得分为9~39分, 平均(22.79±4.73)分;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得分为3~20分, 平均(11.52±3.70)分。静脉注射有关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准确率为54.10%(145/268), 药理学基本知识准确率为60.07%(161/268), 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准确率为52.24%(140/268)。对认知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为职称、年资、学历(P<0.05)。结论 基层医院护士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有关知识认知度欠佳, 受到各种因素影响。

【关键词】 护士;静脉注射;高危药物;认知现状;影響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112

药物应用不当时会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的药物, 即为高危药物。而护士是执行高危药物治疗的重要实施人员, 故其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的认知能力, 将对给药安全性以及药物效果有着重要意义[1-3]。本文通过对基层医院护士静脉注射高危药物有关知识的认知现状开展研究调查, 探讨其影响因素, 为护理管理人员获知当前护士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的技能现况, 从而找出问题并制定对策以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 避免安全事故, 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详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区13家乡镇卫生院从事高危药物静脉注射的26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 其中主管护师42名、护师88名、护士138名;本科93名、大专117名、中专58名;年资≥10年81名、6~9年40名、3~5年73名、0~2年74名。

1. 2 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本资料, 包含护士学历、年资、职称;第二部分共计50题的测试题, 总分100分, 每题2分, 内容主要为静脉注射有关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高危药物药理学基本知识以及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等。对每名研究人员发放1份调查问卷, 统一讲解答题说明, 应用不记名方法现场进行单独问卷填答, 答题时间为30 min。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护士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认知得分为31~90分, 平均(56.21±10.75)分, 其中解剖学与生理学得分为8~34分,

平均(21.69±4.65)分;药理学基本知识得分为9~39分, 平均(22.79±4.73)分;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得分为3~20分, 平均(11.52±3.70)分。静脉注射有关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准确率为54.10%(145/268), 药理学基本知识准确率为60.07%(161/268), 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准确率为52.24%(140/268)。以调查问卷总得分的平均分为合格与否判定标准, 小于平均分为不合格, 大于等于平均分为合格, 将护士基本资料作研究因素, 分析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对认知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为职称、学历、年资(P<0.05)。

3 讨论

根据调查所得, 基层医院护士对静脉注射有关的解剖学与生理学知识、高危药物有关药理学知识以及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等的认知能力都欠佳[4]。欠缺高危药品药理知识与无法准确把握静脉注射护理实操标准, 或许会导致护士无法适当选取穿刺静脉, 以及给予相关的静脉保护, 无法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评估, 应用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应用高危药物治疗前欠缺风险预估, 也许造成注射高渗、强烈刺激药物出现液体外渗、肢体肿胀以及组织坏死等注射异常现象, 此时不仅让患者饱受痛苦与损失, 还会造成患者与其家属的不满、投诉, 乃至医疗纠纷[5-7]。静脉注射是治疗过程中出现护患纠分较多的环节, 患者与家属比较注重实行穿刺护士的态度、知识以及能力。而年资较低的护士出现静脉注射风险的主要因素是欠缺经验和用药知识, 本次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所掌握相关知识的状况显著低于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的护士。通过分析,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为基层医院在安全注射的管理上意识相对落后, 未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注射专业技能与知识学习与培训;年资高的护士其通过长时间的临床经验, 积累了对高危药品的认知能力, 而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对其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书本与别人的经验指导, 主动通过网络与护理书籍进行有关知识的学习能力欠佳;基层医院护士可受继续深造的机会有限, 就算有此机会, 护理部通常也会安排管理层或高年资护士接受学习, 从而致使基层医院护士静脉注射有关知识无法得到及时更新[8]。

而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认为基层医院可通过以下对策改变现状:①制定完善静脉注射管理制度:可参照国外或上级医院的管理方法, 组建护理部领导下的静脉注射安全管理部门, 建立全面完善的静脉注射管理制度[9]。安全管理部门定期的对当前医院静脉注射现状开展调查, 探讨原因, 将所得结果及时告知各科临床护士, 让其认识到自己在注射工作中的不足与存在的风险, 以此来提升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从各方面来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②管理部门创建学习机会:护理部领导需多为护士争取学习机会, 争取院内经费支持, 可应用送出去、请进来等持续教育模式, 开展全面的、系统的安全静脉注射理念和知识的培训, 协助护士获取全新的静脉注射知识[10]。如静脉注射的由来与发展, 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药理学知理、注射器材的选取与评价、注射治疗护理实操标准等。以便让护士熟练掌握注射治疗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提升其对高危药品的认知能力等。

综上所述, 基层医院护士对静脉注射高危药物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较多, 而低年资、低学历、低职称护士所掌握的静脉注射高危药物知识普遍较低, 其不仅要靠自身通过学习来提升专业技能, 还需基层医院提供更为全面的、系统的学习平台, 有利于提升护士的注射服务能力,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志芳, 李少棉, 潘美珠.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高危药物静脉使用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 2014, 25(5):769-771.

[2] 徐兰. 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高危药物静脉使用中的应用. 医药前沿, 2016, 6(5):220-221.

[3] 林海霞, 黄玲梅, 官真水. 碘海醇注射液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1例. 中国药业, 2015(22):256.

[4] 姜凤丽, 刘冬, 刘子昀, 等. 法莫替丁静脉注射引起过敏性休克致死亡1例. 中国药物警戒, 2013, 10(3):184.

[5] 高丽芬. 抢救一例静脉注射甘露醇致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9):177-178.

[6] 高磊, 汪菊萍, 熊啸. 白血病病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中静脉注射马利兰的应用及护理. 护理研究, 2008, 22(3):212.

[7] 吴欲晓, 郑蔼玲, 冯娟文, 等. 基层医院护士静脉输注高危药物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与康复, 2014, 13(6):535-537.

[8] 杨卫红, 赵丽, 吴月丽. 低年资儿科护士对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 2015, 29(30):3761-3763.

[9] 阳佩, 童宇平, 张珊珊. 急诊科护士对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研究, 2017, 31(17):2146-2148.

[10] 高彬, 杨晓燕, 王亚玲. 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60-61.

[收稿日期:2017-11-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士
迟到半小时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还有病呢
寻找护士哥哥
发热
翻身
报复
无字天书
几种护士轮班制度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