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2018-01-15程菲闫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6期
关键词:治疗效果

程菲 闫虹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16例心肌炎患儿, 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58例。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进行治疗, 对照组采用果糖二磷酸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小儿心肌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用药前, 两组患儿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儿LDH、CK-MB、CK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17%低于对照组的1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99, 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1.842, P<0.05)。结论 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治疗, 可以减少药物原因导致的不良反应, 大幅度改善心肌功能, 使治疗效果得以提升。

【关键词】 小儿心肌炎;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治疗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90

临床上所说的心肌炎指的是心肌肌层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而产生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炎症反应病变, 属于目前我国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 在病毒感染之后发病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治疗方法不恰当或治疗不及时, 患儿的心肌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甚至凋亡, 病情程度严重者, 甚至还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休克、猝死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对广大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1, 2]。本文对比分析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8月~2017年

8月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的116例心肌炎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心肌炎病程1~47 d, 平均病程(17.9±9.8)d;男32例, 女26例;患儿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5.3±2.0)岁。治疗组患儿心肌炎病程1~42 d, 平均病程(17.3±8.7)d;男36例, 女22例;患儿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5.0±1.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治療组:静脉滴注磷酸肌酸, 剂量为50 mg/kg, 用药1次/d, 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静脉滴注果糖二磷酸钠, 10 ml/次, 滴注速度控制在2~3 ml/min, 用药1次/d, 连续治疗2周。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用药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LDH、CK-MB、CK)的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小儿心肌炎药物治疗总有效率。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显效:患儿的心肌炎疾病症状用药后完全消失, 心胸比例水平>50%, 且心肌酶等实验室有关指标水平均已经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儿的心肌炎疾病症状用药后有所减轻, 心胸比例水平仍>50%, 且心肌酶等实验室有关指标水平虽然没有恢复至正常范围内, 但已经有显著性改善;无效:患儿心肌炎症状表现和心肌酶等实验室有关指标水平, 在用药后均没有任何改善, 甚至病情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用药前后心肌酶相关指标比较 用药前, 两组患儿LDH、CK-MB、CK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儿LDH、CK-MB、CK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3例(5.17%)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对照组11例(18.97%)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99, P<0.05)。

2. 3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1.4%, 其中显效22例(37.9%)、有效31例(53.4%)、无效5例(8.6%);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70.7%, 其中显效16例(27.6%)、有效25例(43.1%)、无效17例(29.3%);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2, P<0.05)。

3 讨论

人体中所含有的果糖二磷酸钠主要来源于糖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中, 属于机体糖代谢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 其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上, 且对磷酸果糖激酶可以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4, 5], 使机体细胞内所含有的腺嘌呤核苷三磷酸水平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 并使细胞的极化状态能够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 对细胞的修复过程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对细胞膜具有较为稳定的药物作用, 可以使心肌的兴奋程度明显降低, 从而发挥积极的正性肌力作用, 对小儿心肌炎疾病实施治疗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对临床症状表现的控制, 对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乳酸脱氢酶1、谷草转氨酶、外周血肌酸同工酶等相关物质水平的改善均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6-8]。

磷酸肌酸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类药物的一种, 该药物在临床主要用于恢复自发窦性心律状态, 使心肺复苏后的房室阻滞程度减轻, 降低发生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的可能性, 对心肌酶的释放过程进行控制等多个方面。当患儿的机体消耗大量三磷酸腺苷时, 磷酸肌酸可以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转化, 从而使三磷酸腺苷水平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恢复, 从对氧自由基进出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使心肌组织受到损伤的程度减轻[9, 10]。endprint

在本次研究中, 用药前, 两组患儿LDH、CK-MB、CK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 两组患儿LDH、CK-MB、CK水平均较本组用药前改善, 且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5.17%低于对照组的18.9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99, P<0.05)。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42, P<0.05)。

综上所述, 小儿心肌炎采用磷酸肌酸实施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汝桂霞.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对比分析.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4(19):95-97.

[2] 吴小梅. 益心方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并心肌损害60 例临床观察.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4(6):550-552.

[3] 袁泉, 张萍. 磷酸肌酸钠联合心肌康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实效性分析. 重庆医学, 2016, 45(10):1343-1344, 1347.

[4] 班存芳, 胡令英.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心功能预后的影响. 中国处方药, 2016, 14(9):78-79.

[5] 闫伟丽. 小儿心肌炎应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的研究.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8):110-111.

[6] 苏季平, 杨锦莲.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对比观察.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6(9):00072.

[7] 何逾祥.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对比分析.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8(20):30-31.

[8] 戴春威. 对比分析磷酸肌酸鈉和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5):82.

[9] 吴晓云, 田杰, 钱永如. 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 儿科药学杂志, 2001, 7(4):16-17.

[10] 范卫平. 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34):4842-4843.

[收稿日期:2017-10-27]endprint

猜你喜欢

治疗效果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