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文言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8-01-15陈柯钦
陈柯钦
摘 要:新课改要求文言文教学举一反三,古为今用。但是,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浅阅读、泛阅读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度阅读教学。即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文化内涵等做出个性化的理解和主动性的解读,以使教学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4-015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9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有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本要求,而且要求学生“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但学生往往停留于对文意的简单疏通与内容的粗浅把握,缺少独立见解与深度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超越浅阅读、泛阅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所谓“深度阅读”,是与作者对话,在理解作者表达的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思考、提问、评论。而“文言文深度阅读”,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作品的文化内涵等做出个性化的理解和主动性的解读的过程。它具有深入、精辟、独立的特点,强调探究、质疑、碰撞、融合,力求培养、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一、导读——切篇章之肯綮
(一)着眼情感,梳理行文布局
《文心雕龙》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抓住文章的情感流向,也就把握住了文章布局的锁钥,有助于迅速梳理脉络,把握层次。
如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我尝试从题目中找出情感关键词,串联起整篇文章。(1)探究、确定 “宴”的含义——安乐:①《说文解字》:宴,安乐。①《古汉语词典》:A.<动>快乐。《左传?成公二年》:“衡父不忍数年之不宴。”B.<形>安闲。《雁荡山》:“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2)以“安—不安”为中心设置主问题:①何时安?何时不安?②为何安?为何不安?③怎样安?怎样不安?
在这样的引导中,众山的流俗与西山的特立,游众山的随意颓散与“得西山”的陶醉凝合,被贬的忧惧与超越后的释然,甚至用语的急切紧密和舒缓悠长,都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学生立足文本又跳出文本,以审视观照的姿态解构全文,视角独特,感悟深刻。
(二)着眼文脉,把握整体基调
“由气而通其意,以及辞与法”,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文章的气韵情致、精气血脉、情理基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意的宛转、气韵的变化。
如教學《诗经·氓》,我试着引导学生从女子对氓的称呼的变化入手,来探求其命运与心志的转变:初遇时,称“氓”,见陌生、疏离;恋爱时,称“子”,表敬重、温柔;相思、热恋时,以“复关”代称,以“尔”昵称,显亲密、深情;婚变与被弃时,称“士”,彰清醒、决绝、悲愤。
一个称呼的细微变化,不仅体现了女子的处境与性格,还将其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学生通过梳理、感受,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与逻辑,注意到了行文的参差错落、文气的急缓起伏。这样的导读,使课堂节奏明快,层次清晰。
二、悟读——探细节之妙处
(一)体悟词义,还原文本深义
正确理解语义,有助于句子含义的理解,更有助于还原历史风貌,深入品评人物。例如,《项脊轩志》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中的“借书”一词,教参中译为“借来的书”。学生提出异议:(1)借书而不知归还,有违读书人端正守礼的形象。(2)曾经煊赫的归家何至于如此衰落?这时,教师可适时提供注释:①《辞海》:“借”通“藉”,狼藉,错乱不整貌。②《康熙字典》:与“藉”通。藉,离批杂乱貌。
学生综合分析,细细感悟,得出见解:更赞成后两种解释,意为“交错杂乱的书”。这样解释,一是可看出归家读书世家的风貌,即便家道中落,但家学尚得一脉传承;二是可见得归有光读书之投入忘我,每日拾卷不误,无暇细整,充实自得,沉迷于精神境界之中;三是可照应行文,与后文的“偃仰啸歌”浑然呼应。
一个词语的斟酌,却让人体察到文字背后的家世、人品、精神、追求,实现阅读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跨越。学生主动参与质疑、讨论、甄别、探究等过程,激发了阅读的兴趣与欲望,进而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无尽魅力。
(二)体悟文法,丰满人物形象
文贵有神,文句的抑扬、停顿、重复、变化皆暗藏人物风貌。教师要及时捕捉,通过有理、有序、有度的辨析、鉴赏,让学生感受文法的灵动风采。
如《项羽之死》有这样两处文字:(1)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击之。(2)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两处文字,形象分明,境界欲出。阴陵失道,仅以旁观之笔写出,句子短促,字字有力,于顶针回环中写出项王失势之颓败与个性之鲁莽,又侧面显其不得人心。乌江之渡,以动情之笔写出,言辞恳切,心意拳拳,将项王渡江的优势与江东父老的拥戴淋漓捧出,似乎峰回路转,生机突现。
两处情势、人物、情感都有变化,田父与亭长的态度更令人琢磨:同是对项王,为何爱恨如此不同?此时,教师可适当补充《史记》的其他文字:(1)子羽暴虐,天下非之。/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引兵西屠咸阳。(2)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项王行为、性格、处境的两个方面:一是对秦及秦地百姓的仇视与残暴,导致失却人心。二是对生养他的故土、支持他的百姓的感恩、顾念,赢得江东子弟的追随。回顾本文项王形象——歌别虞姬的柔情、快战东城的勇武、“天之亡我”的自负、赠头赐马的豪情,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与历史背景的多重性就有了更丰富的解读。endprint
三、比读——长别样之见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相类或相异的文章中去比较、碰撞、争鸣,往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拓宽知识领域,提高阅读层次。因此,教师要高屋建瓴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优秀的文本,以供其博采共赏;也要多阅读提升,设计出有深度、有层次的鉴赏点。
(一)比照类文,加深原文理解
所谓“类文”,即具有相似内容、思想、情感、境界或风格的文章。同一作家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会写出相类的文章,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不同作家对同一题材,会写出相类的文章,如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又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着眼于说辞,比读《触龙说赵太后》。(1)比较不同的层次结构。《烛》: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触》:主动示病,消除紧张;将心比心,引起共鸣;正话反说,为子计远;以史为鉴,指明方向。(2)总结共同的论说技巧。立场——立足国家,公心为先;姿态——适当示弱,着眼对方;方法——援引历史,谋划长远;重心——利益为本,攻心为上。
同时,教师要注意及时引导,深化思维,求同存异。教师适时点拨,可促进学生表述层次鲜明,有理有据;搭建台阶,化难为易,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如上面的分析,层次结构相对来说更易把握,但论说技巧的总结却颇具难度。学生认为烛之武说话不卑不亢,甚至有点老臣的硬气;而触龙进谏就极尽委婉,故作周全了。
(二)比照异文,拓宽思维层次
所谓“异文”,即对同一内容,不同的作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情感、思维取向的文章。如苏轼与苏辙的《六国论》,在碰撞与交流中,我们可以见识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思维层次的多重性,进而通过甄选比较、鉴别赏析加深理解。
又如,教學《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教师可让学生比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1)比照观点的不同:司: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王: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2)比照行文的不同:司:史传文,在事件中呈现人物,抒发情感。王:论说文,在说理中陈述观点,表明立场。(3)分析王士贞的论说层次:①总起观点: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②分说理由:Ⅰ相如挑秦怒,失于智;Ⅱ相如理曲,失于信;Ⅲ设想秦怒后果,失于利。③总结观点: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4)表明你的立场,陈述你的看法。
在这样的对比、甄别中,学生深入理解人物、评析事件、品味风格,以批判的态度去进行辩证分析,训练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四、品读——发独特之幽思
文言文的涵泳、赏读要体现时代性的立场、个体化的思考、真性情的体悟。对此,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需求,信任学生的能力,善于、敢于创设机会,让他们自己走进文本,品读深意。灵活运用合理想象、还原情境、仿写续写、评点鉴赏等方式,真正让学生贴近作品,评价作者,大胆地抒写出自己的感悟。
(一)品意旨,挖作品之神韵
文意的品鉴要抓住内容要点、情感节点、思维重点、精神聚点,而非无的放矢,任意解读。抓住文眼,即可探微发幽,深思细品。如我在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确立教学重心——品评曾点之志,以体会孔子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于是,我针对设计了三个鉴赏任务:(1)“咏而归”,他们唱了些什么?还原情境,编写歌词。(2)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合理想象,描绘图景。(3)这幅图景有何特色?用现代的观点评价。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佳作频出:
歌词:冥冥风息,桎梏见羁。郁郁心意,化为游气。若明若晦,毋求往昔。高山巍巍,吾属不及。伐善逐力,必也所弃。
图景:桃色渐染在清薄的空气中,稍带绿意的威风吹皱了明澈的沂水。轻衣上身,随手一把折扇,任凭整个暮春都溜进了衣袍。三五成群,或青年,或少年,吟诗作赋,观得秀美江山,闻得草间湿意,听得林间鸟语。祓濯于沂水,撩开一圈圈涟漪,虔诚祈福;行走于舞雩,享受一缕缕清风,笑对歌舞。而后,踏歌落下不朽的风景,走向清亮的理想境界。
评价:沂水春风,只能在盛世中出现吧?这是与孔子心愿产生强烈共鸣的钟磬音,是俨然于世的儒家精神的映射,是千年传承之后遗存的先哲思想结晶。
如此联想、品鉴,学生的个体意识得到充分展现,对教材、作者、文本的理解也上升到了独特、深刻、真实、灵活的境界,跳出桎梏,展现性灵,想他人之未想,发他人之未发。
(二)品意蕴,获审美之提升
文言文的精彩,不仅在于深刻而厚重的内容、旨趣,也在于独特而美好的意境、氛围。细细品味,读者不仅能沉浸到文章的画面情境中,更能咀嚼出作家作品背后的时世人情。
如教学《项脊轩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自然、简洁、清淡,抒情的细腻、深挚、委婉,对结尾进行品读与鉴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让人想起纳兰容若的“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你能写一组诗来表达你的感受吗?
学生的作品质朴而生动:(1)轩旧阁静枇杷亭亭,人去楼空我心寂寂。(2)故人已去,轩内门墙往往而是;旧人不复,庭中枇杷亭亭如盖物是人非。(3)沧海也许还未变成沧海/那些书籍/此去经年/可是人事却已真真切切地成为过去/那些故人/物是人非/那些错杂纷乱的草木 却是抹不开的记忆/枇杷亭亭/那些高低错落的门墙/都是回不来的你我/心内戚戚
学生用诗歌与智慧重新解读文章,不仅再现了归氏的生活情境,而且融入了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感悟,读出了个性与见识,展现了才情与品位。
“观书贵要,观要贵博,博而知要,万流可一。”文言文深度阅读打破了文言文教学沉闷的课堂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欲,促使其在理解、比照、品味、赏析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言文合一,文质俱深。因此,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把握好以下两点:一是素养。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层次、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决定了课堂的质量。教师要广泛阅读,增加自己的学养。对于文本,要能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对于问题,要精巧设计,使其既具备较大的思维容量,又具备较高的探究价值。二是引导。充分信任,及时点拨,有效引导。在学生的思考过程中,强调其思考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不随意地打乱其节奏;在意见的交流过程中,激发其思维的活跃性与创造性,及时鼓励,并指出其不足;在答案的呈现过程中,注重其可靠性与条理性,适时帮助,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高中文言课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J].文教资料,2016(15).
[2] 陈起景.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深度阅读”[J].语文知识,2014(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