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的心智健康教育与情感关怀策略探究

2018-01-15赵维岳

学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

赵维岳

摘 要: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一个特殊发展的群体,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在学校开始集体生活,很容易在心理和习惯上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的心智健康教育和情感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学生;心智健康教育;情感关怀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4-006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4.037

目前来看,大部分寄宿小学生是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而选择寄宿,较少部分是因为离家较远。在长期住校的过程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因为长期远离父母在封闭式管理模式下产生了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孩子性格偏激,部分表现为内向、自私、任性、冷漠……甚至有些学生出现了营养不良和身体的亚健康问题。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们心理和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于孩子进行恰当的教育和引导,这既需要学校教育的付出也需要家庭教育予以配合。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使绝对不能忽视的,孩子在成长中既需要家庭的物质支持,更需要家庭的情感关怀与滋润。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自理能力上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但是从情感上来说,他们对于父母的依赖感还是很强烈的,在家庭的氛围中能够使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怀与爱,同时当遇到问题时也能够有倾诉的依靠,这对于孩子们的情感寄托来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而小学阶段一旦孩子选择了寄宿,他们所要承担的不仅仅是学习和生活上的自理,还需要自己去面对很多超出其年龄承受能力的问题,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思想负担。同时,在农村寄宿学校,从硬件条件来说还是相对较差的,这是需要孩子们来适应和克服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孩子们这一阶段是非分辨能力还是较差的,容易在群体生活中或者在网络上沾染不良的习惯,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农村是社会的基础,农村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而发展农村经济就需要提升广大农村人口的素质,因此对于农村教育必须要充分地予以重视。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寄宿生群体出现的问题必须要重视,要结合学生们的主要问题对于学生们开展有效的心智健康教育和情感上的关怀。具体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加强硬件建设,营造“家”的氛围

目前,很多农村寄宿学生在学校选择住宿往往是因为父母外出务工,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选择让孩子寄宿。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习惯了家庭的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用品、用具。而就目前农村寄宿学校来说,一般是条件较差,这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这些孩子们来说无疑会带来一些困难,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一些问题。

因此,要想给农村寄宿学生予以更大的关怀,必须要重视寄宿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把各项基础设施做好,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舒适、整洁、温馨的环境。积极申请上级的专项资金来改善住宿条件,把供水、供热、如厕、休息、饮食等环节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们营造“家”的氛围,才能够使学生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

二、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从情感上来说,广大农村小学寄宿的孩子们对于亲情的情感依赖还是普遍存在的,寄宿生活可能给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失去了父母的关怀与呵护,情感上的失落和无处倾诉很容易使孩子们产生问题。作为小学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的管理者,要结合广大寄宿生群体的需求来注重对于孩子们的人文关怀,多走进孩子们,和孩子们谈心并进行适当的引导,特别是引导孩子们正取面对寄宿生活,理解父母的难处,努力适应集体生活,对于部分特殊学生要予以特别关注,防止出现心理、生理问题。

同时,针对小学生认知程度较低,缺乏明确的努力目标的现实,要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们学会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例如,可以开展关于营养健康方面的讲座,让孩子们了解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改掉挑食的坏习惯,也要知道饭前洗手,饭后漱口,平时要养成早睡早起,积极进行晨练等生活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就寝、饮食、卫生等习惯。这样日常生活就规范科学,也就有了一定的寄托。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们适应寄宿生活

对于广大寄宿生来说,寄宿生活意味着少了那份对父母的依赖,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也缺少了父母的热心帮助。对此,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适应集体生活,在这里,建立“一比一,一帮一”体验活动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学习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在竞争中共同进步,也能够创造融洽友好的同学关系,使学生们感受集体的温暖。

同时,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些学生亲近自然,舒缓集体生活压力的活动。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不同的活动,带学生走出校园,亲近大自然。教师学习一些关于自然的有关知识,并把自然知识教给孩子。每一周或两周带孩子到野外考察一次,让我们的孩子在大自然中经风雨见世面,去开阔眼界,热爱大自然,成为一个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这样不仅仅能够调节孩子们的心情,也能够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增长知识,进而感受集体生活的温暖。

四、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

小学生还是需要必要的家庭关怀的,在这样的现实需求,小学寄宿制学校要为家庭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和联系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可能的设施。学校应向寄宿生提供便利的使用电话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学生宿舍内安装电话,方便学生与家人的联系。小学寄宿制学校要引导寄宿小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学校和教师有义务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并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现状和情感变化。学校应建立定期的家访和家长会制度,安排一些必要的家长参与的活动。学校和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特别是与后进学生的家长要保持经常性联系。班主任和生活教师要定期与家长交流,不但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还要熟悉每一个家庭,使学校、學生、家庭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发挥作用,实现学校教育的家庭化。

总之,对于小学寄宿生这一群体,我们要立足于学生成长需求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努力给学生们营造适合其学习、生活的平台,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侯佳.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 董世华.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