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短板怎么补
2018-01-15梁志华
梁志华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逐渐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内容,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当前,要通过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共享公共财政、创新产品供给方式等,有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问题,进而实现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共享发展 公共产品 供给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农村公共产品以及公共服务,是农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条件。现阶段,影响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能满足农村转型的需求。而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政策支持,有利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平衡,进一步促进农村的持续发展。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困境及主要原因
一般来讲,由于政府很难实现集中型的产品供给,只能通过分散式的供给策略来提供公共产品,造成供给效率低以及资金利用率低的弊端。同时,由于目前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能满足农村实际需求,使得公共产品使用效果不明显,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甚至出现公共产品闲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公共产品供需平衡的建立,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供给缺乏持续性。随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目前阻碍农村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持续性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将资金和政策支持等更加集中在公共产品供给前期,不能保证后期的持续供给,造成公共产品使用时间有所缩短,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
农村公共产品出现供给困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共享发展理念的缺失。共享发展理念的缺失是现阶段阻碍公共产品供给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城乡二元机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城乡公共产品的供应不符合城乡一体化建设理念。
共享公共财政缺位。公共财政缺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村公共产品的利用资金有限,不能保证公共产品的正常供给。目前公共产品大多是由政府提供的,供需矛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控制,促使农村产品供给逐渐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一定不足。第二,针对农村的公共财政支付体制不完善,限制了其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财政支付能力。
产品供需结构不平衡。供需结构不平衡同样是导致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困境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一些公共产品需求不能明确传达出来,导致供需结构失衡。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提供上缺乏积极性,不能对农村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查,导致公共产品供给存在不足。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需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保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并实现供给水平的提升。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改进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在公共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农村的良好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共享发展理念在农村产品供给上的积极作用,需要明确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政府要维护供给平衡,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制定相关的政策,并确保在执行过程中体现公平公正等理念。另一方面,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非分割性的特点,通常是指由政府提供的满足公共需求的产品。例如,农村道路施工工程、農村义务教育以及体育设施等属于农村公共产品,具有公共属性。另外,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服务内容是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在共建共享理念指导下,政府各部门在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上应分工明确,使得各项事务能顺利开展。公共产品的供给需要遵循事权统一原则,保证责任的有效落实,进而保证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由于政府的财政管理能力较强,因此,需要将政府部门作为资金供应主体,而乡镇级相关机构对公共产品的供给情况有充分掌握,具有信息优势,通常情况下可由乡镇级政府来负责公共产品的数量和类型选择。另外,村委会等组织能直接对公共产品进行控制,应做好公共产品供给信息的整理和上报工作,保证在政府部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实现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
建立共享公共财政。共享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发展是保证公共产品供给平衡的重要前提,需要加强对建立共享公共财政的重视,实现产品供给的顺利开展,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构建适当的公共财政支付机制:第一,公共财政应满足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促使公共财政朝着公共服务型方向发展。公共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工具,要通过加强对公共产品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公共产品成本在财政中占有比例,真正实现共享发展的目的。第二,建立适应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应的稳定增长机制。主要是指在公共财政管理中,需要根据公共产品的实际需求来增加资金投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根据政府的财力情况,明确产品供给中的主体责任,并加强对财政资金来源的集中管理,保证对资金的有效控制。第三,优化财政资金的转移方式。应重点加强对公共产品资金支付的稳定性,并利用合理的转移方式,提高资金支付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实现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提高。
创新产品供给方式,有效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要存在主体单一、供给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需要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有效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首先,应充分结合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在公共产品供给提升上的有效作用,将政府作为供给主体,让其他公益组织和慈善组织等积极参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中。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政府的模范带头作用,明确各岗位职能,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体制,促使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例如,建立监督体制,针对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工作能力较差或者管理行为不规范的职工,及时进行岗位调整,使得各岗位职能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应保证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标准等,有效避免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风险,起到维护农民利益的作用。通过采取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到公共产品供给中,是保证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途径。其次,为了满足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高的要求,应明确政府在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对公共产品供给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适当采取资金补贴、优惠贷款等措施,进一步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合作的公共产品供给新模式。
综上所述,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国家经济增长,还能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理念,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问题,通过创新产品供给方式等,促进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①秦建成、苟晓朦:《村支两委与农村生态型公共产品供给:价值、困境与出路》,《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
②谭晓旭:《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与路径》,《延边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
③何卫平:《 空壳化背景下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困境及出路》,《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责编/周素丽 姜成(见习) 美编/于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