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01-15徐红
徐红
【摘要】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日常生活不仅是其重要土壤,也是其核心居所,只有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发挥其引领与导向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常生活 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思潮涌入我国,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越发多样。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加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积极引领作用已成为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点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两大特性,分别为科学性和价值性。第一,科学性。这一特性乃是根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基础的科学性,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可以说,其具备了与生俱来的科学性。第二,价值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论是国家的价值标准,还是社会的价值目标,亦或是人类的价值取向都应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为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其价值性不言而喻。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文化繁荣以及保障政治稳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建设发展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点、根本性质、内在涵义以及实践需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因而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和凝练性。但由于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群体对于一件客观事物的认知往往习惯于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出发进行认识和判断,并以此来决定具体的处理方式,对于具有高度抽象性的表达方式有时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如何将具备高度凝练性和抽象性的价值观念转变为人民群众可以理解和遵守的行为准则就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瓶颈之一。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当前阶段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等各个层次的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以及价值准则,是我们必须长期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时间越长,其内在的价值性和科学性才能越发凸显,但是由于在日常生活,许多人往往以某一事物是否具有实效性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当某些实际矛盾或者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时,往往会给人们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用的错误认知,长此以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想实现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融合就越发困难。因此,要想切实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就必须通过积极的宣传教育,解决人民群众实际的困难与矛盾,让人民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性,明白只有践行和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范,国家、社会和个人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第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与此同时,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出现,这就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了极大地冲击。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光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宏观领域被打上了全球化的烙印,而且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全球化特征也愈发显著,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各类媒体进行文化渗透,对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了不利影响,阻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融合进程。根据历史经验可知,若不尽快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将不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
基于上述对有关融入困境的深入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
第一,推动共享发展。人民群众往往会依据自身生活环境质量的改进情况来对某一公共政策的合理程度进行判断,并以此为基础决定个人对该理论的接受程度,因此,要想切实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就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出发,真正解决各类问题和矛盾,才能在根本上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性和科学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信服的前提条件就是以其来推动新形势下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保障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以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切实获取应得利益。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方针政策,推动共享发展,使得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福利。由此可见,推动共享发展不仅是保障人们获取应得利益的基本途径,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们理解和接受的重要纽带。
第二,革新表達方式,做到“四个善于”,具体来说就是善于运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善于开通人民便于参与的通道,善于建构人民易于参与的平台以及善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化,以此来使其更加符合人民的认知需求。首先,采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宣传推广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宣传机构应充分发挥模范先进人物的示范效应,运用多种媒体宣传方式向人民详细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涵义,以加深人们对其的理解和认识。其次,宣传机构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定相适应的日常行为规范,以让人民群众从小事做起,充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发挥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基于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实现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使得人民能够在吸收大众文化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第三,把握宣传教育时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过程中,相关工作者应积极把握实际情况,借助多种有效手段,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其一,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和医疗等问题,在积极妥善地解决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加强对政府的信任,提升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其二,重要的节假日,如七一、八一以及国庆节等具有特殊政治涵义的节日到来之时,宣传机构应积极举办丰富多样的群众性纪念和庆祝活动,以此来有效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其三,当探月工程或奥运会等富有国际影响力的活动顺利举办时,宣传部门也应把握时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以有效提升国民的自豪感。
总而言之,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人们才能在根本上理解和掌握其本质内涵,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推广,充分发挥其积极引领作用和凝聚作用,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长治久安。
(作者为内蒙古大学讲师)
【注: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一带一路视阈下边境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3.NJSZ16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江先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北京青年研究》,2017年第3期。
②唐恭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的困境及消解路径》,《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责编/周素丽 姜成(见习) 美编/宋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