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林下南药产业发展现状

2018-01-15袁媛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海南

袁媛

摘 要:海南林下南药资源丰富,发展林下南药产业能够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海南林下南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林下南药;产业发展;海南

中图分类号:S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3-0184-02

海南岛位于我国最南端,阳光雨水充沛,地理环境优越,蕴含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素来有“天然南药库”的美称。据统计约有4000多种植物,其中可入药的约有2000种,占全国的40%。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四大南药为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其林下南药资源更是分布广泛[1],资源丰富,具有先天的林下南药产业发展优势,是海南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发展林下南药产业,对于节约土地资源,维持生态环境稳定,加快林下南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怎样做大做强海南林下南药产业,是当前海南林药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当前海南林下南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海南林下南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海南林下南药资源概况

海南林下大宗药用资源种类有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牛大力、广藿香、鸡血藤、黄荆、钩藤、鸡屎藤等[2]。此外,还成功引进了红花、豆蔻、马钱子、薄荷、牛膝、土半夏等上百个品种,并且得到了推广种植[3]。

海南岛林下南药资源主要分布于橡胶林、山地雨林、丘陵、红树林等[4]地区。其中,橡胶林的林下药用植物有382种,占海南岛林下总植物资源的80%以上[5],比较著名和常用的有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海南重楼(Paris hainanensis Mer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石斛、裸花紫珠等[6]。

2 海南林下南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林药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海南儋州、昌江、白沙、琼中、保亭等市县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其中琼中县与山西华宇集团签约,投资约25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中国最大的南药园—琼中世界南药园[7]。海南林下南药益智、砂仁、广藿香、长春花等的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2014年,仅海南白沙县青松乡林下种植海南益智已达12000多亩[8]。

此外,海南岛内多个研究机构及企业利用林下南药已研发出多种中成药,如以益智研发出了宁心益智胶、宁心益智口服液;以砂仁研发出了香砂养胃丸、补脾益肠丸;以广藿香研发出了藿胆丸、小儿感冒宁颗粒等[3]。这些都预示着林下南药产业具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主要林藥品种发展状况

2.2.1 砂仁

砂仁属于姜科植物,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和理气安胎的作用,是四大南药之一。《中国药典》收载了海南砂仁和阳春砂仁两种。据统计,我国生产的以砂仁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和保健品种中,有“开胃健脾丸”、“香砂理中丸”、“香砂养胃丸”、“春砂六群丸”等百余种[9]。目前,砂仁在海南全岛种植面积约为330hm2,总产量约为300t,而全国年需求量约为4000t,仅能供应国内市场220t,生产供不应求,严重紧缺[3]。

2.2.2 益智

益智是姜科生多年草本植物,具有温脾胃、补心肾、益精安神之功效,大量分布于海南琼中、澄迈、陵水等市县,是四大南药之一,也是海南的道地药材。益智除药用外,还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膳食中。2009-2012年间,益智的出口量不断增加,其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岛的种植面积约为3500hm2,年产量可达1000-1500t[3]。

2.2.3 牛大力

牛大力是蝶形花科植物美丽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的干燥块根,又称牛古大力、山莲藕等[10],具有补脾润肺、强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肌劳损、阴虚咳嗽、风湿痹痛等[11],是壮腰健肾丸及强力健肾胶囊等中成药的原料药,主要分布于海南、广西和广东等地。在海南,牛大力被认为是药食同源产品,大量用于食补药材,如牛大力酒、牛大力冲剂等。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及不合理的挖采,2010年以后,野生牛大力资源已经枯竭,原材料严重供不应求。据报道,2013年年底,海南种植面积约5千多亩。海南有数百万亩的林地,大力发展牛大力林下种植将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恢复方面也具有长远的生态效益。同时,也为农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2.2.4 其他林下南药

还有其他的许多林下南药,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过度采挖,也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状况。海南林地面积丰富,发展林下种植南药,能够有效的缓解药材供不应求的状况。

3 海南林下南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林下南药资源信息数据不完整

海南岛是天然的大药库,林下资源更为丰富,近几年,才开始有学者对林下南药资源进行统计和整理,但是其资源分布和储量还是不明确。因此,在开发利用方面出现了盲目性和无节制性。

3.2 人工种植缺乏规范性和规划性

部分野生资源由于需求量大,被盲目和无节制的采摘,造成资源缺失,供不应求。而人工种植基地建设落后,缺乏系统的规范的监管体系,导致海南林下南药蕴藏量并不高。因此,亟需建立统一、规划及有效的管理和协调组织,形成产业化的生产基地。

3.3 高新科技的产业化程度不高endprint

林下南药资源缺乏高新技术人才和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还停留在最原始的初加工和低水平的仿制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导致林下南药资源的浪费。

4 对策和措施

4.1 建立健全林下南药资源信息数据库

各相关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林下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性的考察,统计林药资源的种类、分布及濒危程度,并对它们各自的药用价值进行科学的评判,建立一个信息全面、完整的海南林下南药资源数据库。

4.2 进行规范化、体系化种植

根据林药资源现状,建立稀缺中药材的驯化栽培或野生抚育技术体系;制定野生药材采集规范;建立种质资源圃,保护野生资源;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保证南药资源的安全、高效、高质。

4.3 加强高新技术科研的投入,扶持林药龙头企业

创办林药深加工基地,对林药进行更深入、更精致的研究,增长产业链的发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自主创新,研发出以海南林药为原料的、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同时加强对林药龙头企业的扶持,提高药材及产品生产经营的技术水平,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完善健全市场交易制度,对主要林药品种及研发产品进行品牌宣传,发挥品牌效益。

5 展望

海南岛风景优美,气候优越,林地覆盖面积大,有充足的林下土地面积进行林下南药的栽培,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且受环境污染影响较小,能够保证林药栽培物的质量安全,创造出良好的经济价值。另一方面,现在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林下农业的发展,海南林下南药已经成为热点研究对象。因此,林下南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翁春雨,任军方,张浪,等.海南药用植物资源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7):87-88.

[2]王祝年,晏小霞,王建荣,等.海南药用植物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C].海口:第九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2010.

[3]刘立伟,庞玉新,杨全,等.海南岛林下药用资源开发及利用现状[J].贵州农业科学,2015,43(9):174-177.

[4]郑才成.海南热带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世界科学技术,2004,6(4):79-82.

[5]王建荣,邓必玉,李海燕,等.海南省禾本科药用植物资源概况[J].热带农业科学,2010,30(2):13-18.

[6]王纪坤,兰国玉,吴志祥,等.海南岛橡胶林林下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2,26(6):31-36.

[7]邓静飞,王秀华.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3,5(54):28-31.

[8]贾永利,陈志勇.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业增收[J].农业科学,2015,2:124-125.

[9]胡耀華,胡新文,何春生.几种阴生药用植物产销情况调查报告(Ⅱ砂仁),2003,23(4):35-40.

[10]黄泰康,丁志遵, 赵守训.现代本草纲目:上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53.

[11]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00.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赞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严海南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