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2018-01-15李学珺牟娟娟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消费率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

李学珺+牟娟娟

摘 要:以西部12省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了包括人口老龄化、居民收入等因素的消费函数,利用静态面板数据经验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西部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在城乡之间进行了对比,发现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西部居民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且对城镇居民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消费率;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3.075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西部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以甘肃省为例,其GDP从1978年的64.73亿元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截至2015年底增长到了6790.32亿元,增长了103.9倍,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的数据均可看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迅猛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西部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投资需求来拉动的,消费需求在其中只占据了较小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伴随着居民消费与经济发展呈反向下降的同时,西部居民消费也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即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受经济的影响不同。

而在西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西部人口年龄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显著特点便是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截至2015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为1438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5%,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面临经济新常态与人口新常态,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消费行为的基本假设,人口年龄结构如何影响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及其如何影响其经济发展并如何改善,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 研究现状

现代经济学中经典的消费理论主要有凯恩的绝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利兰德的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等。其中莫迪利安尼、利兰德等人将年龄因素考虑在其中,指出消费者会在其一生中平滑其消费。在这些理论假说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Leff通过研究发现,当抚养比例上升时,居民的消费率会上升,反之亦然。Peterson(1999)指出老年人相对年轻人的特点是高消费低储蓄,因此老龄化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部分的消费率上升的影响。Modigliani and Cao (2004)研究发现中国的高储蓄率现状可以由长期人均收入增长率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来进行解释。在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得出不同的结论:祁鼎等(2012),李承政(2012),王芳(2013),毛中根等(2013),等认为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具有显著影响;而沈继红(2015),王欢(2015),姚青松(2016),王芳(2016),李文星、艾春荣(2008)等通过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虽然已有很多学者对老龄化如何影响居民消费进行了研究,但总的来看,大多都是从宏观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没有过多考虑地区差异以及城乡差异,在当前背景下,中国各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本文以西部地区为研究样本,分析人口老龄化在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

3 作用机理分析

3.1 直接影响机制

根据莫迪利安尼(Modigliani)的生命周期假说,人的消费在不同年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特征,对消费结构的选择也会因此不同,并指出,一个地区的整体消费需求会随着该地区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而相应扩大。此外,Samuelson & Neher在其家庭储蓄需求模型中也指出,家庭生養的孩子数量与其持有的家庭储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按这一模型,一个社会整体的少儿抚养比的上升会引起社会整体储蓄的上升,消费的下降,反之则消费上升。

3.2 间接影响机制

3.2.1 通过居民收入分配影响消费

根据凯恩的绝对消费假说,消费者当期获得的收入会影响其消费行为,但按照生命周期的结论,人们会在有限的收入分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消费,一般来讲,少儿阶段是没有收入的,进入工作阶段之后,收入会越来越多,消费也会随之增加,直至退出工作岗位,收入大幅度下降,相对于年轻时的消费会逐渐下降。因此,当一个社会的老年抚养比上升时,预期的储蓄下降也会使消费受到抑制。

3.2.2 通过经济增长影响消费

布鲁姆,蔡昉等通过研究发现,东亚奇迹中约有1/4是由人口因素引起的,因此,当一国中的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时,该国经济会得到快速地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带来总产出的增加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增加,增加居民的消费;另一方面,人口年龄结构也会改变劳动参与率,影响储蓄率和投资率,进而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而当老龄化人口增多时,相应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会减少,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消费均产生影响。

4 实证检验

4.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4.1.1 模型与变量说明

4.1.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本文收集2001~2015年西部12个省份城乡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数据来源有:(1)被解释变量(CONSit),以各省城镇或农村居民消费占地区实际GDP的比重表示。(2)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居民可支配收入(lnPGDPit)表示。(3)老年抚养比(ODRit)和少儿抚养比(CDRit)分别以各地区0-14岁的少儿人口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表示。(4)经济增长率(RGit)是对人均GDP的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5)城镇化率(URit)以各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示。以上所描述的变量样本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等。

4.2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固定效应和混合最小二乘法的F检验,以及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本文在对模型分析时,均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的参数估计结果来看,城镇与农村模型调整的分别为0.955和0.902,这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都很好。具体来讲,各项影响因素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主要有:

(1)居民收入对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均为正数,且都至少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在城镇与农村模型中两者相差较大,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城镇居民的收入变化对其当期消费影响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对当期消费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居民在某些消费如食品等方面不像城镇居民那样全部依靠当期的收入,他们可以通过农业劳动获得一定的消费品。

(2)代表人口老龄化的老年抚养比在两个模型中的系数均为负,且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即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为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带来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影响程度不同,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大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引起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一系列改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得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从而减少当期消费以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不时之需,而农村居民在这一方面相对城镇居民依赖较小,因此所受影响也较低。

(3)少儿抚养比对城乡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均正,且均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这表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也是导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消费降低的原因之一,但对城镇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程度大于对农村居民的影响。即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西部农村地区的生育率仍高于城镇地区,且自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之后,农村地区的生育率也明显高于城镇地区。

(4)居民收入增长率对城乡居民消费均产生负的影响,且均在10%的水平上显著,即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率反而下降了,这表明居民更倾向于将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且城镇居民的倾向明显于农村居民,这可能是因为西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在较落后的地区,居民的收入只能满足目前的生活水平,用于储蓄的部分相对城镇居民的占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西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高储蓄现象。

(5)城镇化的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均产生正的影响,且分别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但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远远高于农村地区。前期消费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均为正数,且至少在1%的水平上显著。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从包含影响居民消费的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居民收入等因素的线性函数为基础,以西部12个省份城乡居民的面板数據为样本,分析了人口老龄化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并进行了城乡之间的对比,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西部居民的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城乡之间影响程度不同。此外,由于我国一直都存在高储蓄的特点,因此,必须实施区别城镇与农村地区的不同政策以突破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针对城镇地区,一方面要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产业,开发老年消费市场,从而刺激老年人口的消费,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扩大市场需求从而拉动内需,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特别是养老机构等公共基础的建设,以解除赡养人的压力,向市场释放更多的劳动力以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增加消费。针对农村地区,一方面要拓宽农民收入的渠道,鼓励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地区转移,增加更多的收入,从而改善消费观念、增加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加快完善农村养老体系的建设,农村居民区别于城镇居民的最大特点是他们没有工作,没有强制缴纳的养老保险等保障费用,因此需以加快制定并完善有利于农民养老的各项保障制度,以降低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进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

从本方的研究结果来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经验上看,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对经济新常态下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转变消费观念等措施来刺激西部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西部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Leff N.H.Dependency Rates and Savings Rate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59(5):886-896.

[2]Peterson, Peter G.Gray Down: How the Coming Age Wave Will Transfer America and the World[M].New York: Random House,1999.

[3]王芳.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6):33-37.

[4]姚青松,赵国庆.抚养比、年龄结构与我国居民消费:1995~2014[J].金融评论,2016,8(02):39-48+124-125.

[5]沈继红.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5,(04):36-41.

[6]毛中根,孙武福,洪涛.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消费关系的比较分析[J].人口研究,2013,37(03):82-92.

[7]王芳.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路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3,(03):12-19.

[8]李承政,邱俊杰.中国农村人口结构与居民消费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2,(01):49-56.

[9]李文星,徐长生,艾春荣.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居民消费:1989—2004[J].经济研究,2008,(07):118-129.

猜你喜欢

消费率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我国经济消费率问题探析
经济动态效率视角下的省际最优消费率研究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实效
影响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原因分析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中国居民消费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