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中职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018-01-15邱佳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分法敏捷性思维能力

邱佳燕

思维是人脑对外界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培养中职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中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效果,是新时期中职数学教育工作者面临和探讨的重要問题.那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以期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朱熹指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质疑是思辨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果仅满足于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教材上的一些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学习无疑是被动的、肤浅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想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学习和探讨,就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在中职数学教材中有不少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在教学中,如果学生仅满足于学习数学教材上给定的概念,并努力地去记忆这些数学概念.结果往往是学生当时记得了数学概念,但很短的时间又会忘记了,甚至会觉得数学好难学,概念很难懂,特别是同类的概念学生更易混淆,影响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效果.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引导,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数学概念的内涵.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等差和等比数列的概念时,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对比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即引导学生对同类概念的内涵进行质疑,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这样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和辨析,以消除质疑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二、联系实际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主要表现在思维过程的正确迅速程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敏捷性,可以使他们在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条件的变化来积极地思考、精确地运算,能够正确地对问题做出判断和迅速地给出结论.如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将生活实例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实例将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有种看似很熟悉,却又不明白;很想去弄懂,却又不知如何去弄懂的状态,进而引发学生强烈地求知欲望,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在学习古典概型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掷骰子、抓阄等实例,结合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思考对于先抓的人是否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是否比后抓的人更有优势呢?问题一提出,教室里气氛立即活跃了起来,有的学生说:先抓的选择好的机会更多,比后抓的有优势.有的说:不一定,如果先抓的同学抓的都不是好的,那么后抓的同学应该会更容易抓到好的.还有的学生开始用具体的阄来验证自己的结论……可见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在学习了古典概型后,这类问题他们很容易就能讲清楚了.在以后复习古典概型时,很快就能想到抓阄这一类的例子,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很好地得到了发展.

三、指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同一道题,教师要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一道题目的基础上改变条件,改变问题来引导学生思维,即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方法来让学生领会所学,进而达到训练其思维、增强其思维敏捷性的目的,教师要能变换着花样让学生将所学的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公式等自如地运用,通过知识的灵活运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

例如,将6本书平均分给3名学生,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在此题的基础上,可以做如下的变形:

(1)将6本书平均分成3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2)将6本书分成1,2,3三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3)将6本书分给甲、乙、丙三名同学,其中甲1本、乙2本、丙3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4)将6本书分成1,1,4三堆,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这是排列组合问题中典型的分组分配问题,在这题中,针对中职生的特点,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题目中的数字,比如,将6改成8,12,24等,将三堆改成四堆、五堆等,让学生从中找到规律,引导他们多角度的思维,增强其思维的敏捷性.

总之,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重视精选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实例,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学会进行多角度地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全面提高,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辉.课堂需要改变,改变带来活力——数学“思辨”教学课型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64.

[2]王连笑.探究命题特征,寻找数学复习路径[J].高校招生,2007(10):32-36.

[3]檀立志.并组训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J].数学通讯,2006(20):20-21.

[4]刘祥霞.浅谈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0(3):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法敏捷性思维能力
谁的分法好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谁的分法更好?
C2系统的敏捷性
基于云制造模式的制造企业组织敏捷性提升路径研究
多发性硬化动物模型神经功能评分的比较与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