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奔流不息

2018-01-15刘学林

时代报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联稿件河南

《奔流》是我省创办最早的文学期刊,在其有生之年,曾为发现培养我省作者,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学事业,作出过巨大的不可磨灭也无可替代的作用,当时我省的青年作家大多是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的。

我是1984年4月调进《奔流》做小说编辑的。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先是在《妇女生活》干了两年,1984年春准备调到黄河文艺出版社,正要办手续的时候,接到时任《奔流》主编丁琳先生的电话,说是有要事让我去一趟。省妇联距省文联不远,骑车用不了十分钟。我赶到的时候,老成持重的丁琳先生与英姿勃发的副主编夏挽群先生都在候着我,他们说《奔流》急需人手,希望我尽快调进《奔流》。我有点为难,不是《奔流》不好,而是因为我已经答应了黄河文艺出版社。可我这个人本来就不善于拒绝人,何况我的处女作及大学时期的多数作品都是在《奔流》發表的,就更不好直接拒绝了。我说好吧,我缓两天再去出版社,等着文联的消息。我本想两天不会有什么结果,谁知当天下午文联党组听了丁琳先生的汇报,当场拍板同意我调入《奔流》。我无话可说,只好食言于黄河文艺出版社了。

当时正是新时期之初,文学爱好者与文学作者如雨后春笋。编辑们的工作量很大,编辑们的责任心也很强。就我们小说组来说,每个星期每个编辑分到的稿件摞在桌角处,高有尺许。编辑每稿必读,没有基础的稿件用铅字退稿信,有基础的稿件要提出具体意见。为了培养河南的文学作者,繁荣河南的文学事业,领导要求以发表河南作者的作品为主。记得1985年我当上小说组组长之后,每年都要统计本省作者与省外作者在《奔流》发表小说的比例,基本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1985年,《奔流》还以4-5期合刊的形式推出了《河南业余作家专号》,接着又推出了《河南作家专号》。

就省级文学刊物而言,《奔流》在全国文坛也是颇有影响的。我在《奔流》的几年间,不说省外,单是河南作家在《奔流》发表的小说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选载的,记得有张一弓、张宇、乔典运、刘学林、郭云梦、张兴元、孙红光等人的《死吻》《饭友》《村魂》《冷惊》《满票》《品茶》《福禄树》等篇。乔典运的《满票》还获得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短篇小说奖。

屈指算来,《奔流》停刊已有二十多年了。正如精神不死的革命先烈一样,《奔流》的幽魂一直不散,在河南文学界,尤其是《奔流》当年的作者和读者,他们一谈起《奔流》,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和惋惜。如今,《时代报告》用其半月刊的形式让《奔流》复生,也算借体还魂吧。对于河南的文学事业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幸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联稿件河南
大相中原
我的问题③
Jokes Today
安顺文联宝安文联 联姻共促两地文艺繁荣
河南广电设立河南广播电视台
陈道明越俎代庖
扶贫
《时代青年》(原《河南青年》)创刊60周年大事记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