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应对策略
2018-01-15易善永
易善永
近年来,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加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研究,“不治已病治未病”。现在大多数学者将乳腺组织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囊性增生视为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从癌前病变发展到乳腺癌,是一个在致癌因子的长期作用下,由量变到质变的漫长演变过程。它所需的时间在15~35年。如何在这一漫长的癌变过程中,将其扼杀于萌芽阶段,有效地防止癌前病变恶化?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随着现代女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环境因素的变化,一些新的女性生理特点相应出现,这为乳腺癌癌前病变的发病提供了温床。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增加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多,促进癌前病变进展。此外,还要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少熬夜,不要生闷气,切忌发怒。多运动或参加适当的社交活动,内衣应宽松适度,保持乳房清洁,保持夫妻生活和睦。
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女性应该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最好在每个月的同一时间,以便进行比较。宜选择在月经后5~7天,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乳腺的病变或异常容易被发现。具體方法为:站在镜前,双手叉腰向右向左慢慢旋转身体,查看双侧乳房是否对称,乳头及乳房是否有凹陷、红肿或皮肤损害,颜色是否异常、有无橘皮样等改变。再将双手掌撑在臀部并使劲向下压,同时转动身体,这样会使乳房的轮廓显得清晰,观察乳房外观,注意看轮廓有无异常。然后站立,手指并拢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部,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部,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照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的顺序进行,仔细全面地检查是否有肿块,并压迫乳晕,看是否有液体排出,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定期检查建议有癌前病变的患者每半年检查一次彩超,观察BI-RADS分级有无变化,病变是否发展。当然,随访过程当中也可以选择钼靶,因为有时候病变出现钙化,超声难以判断。但是钼靶也不能做的次数太多。因为钼靶检查有X线,做多了对健康还是有影响的。核磁共振没有X线,不会有刺激作用,但核磁共振比较贵,有条件的患者也可以选择。
药物预防如果有高危因素(如携带BRCA1突变基因)或者有家族史,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医师的指导下口服药预防(如三苯氧胺或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都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按照标准的疗程通常是连续服用5年,但中国患者很难坚持,一般吃两三年就坚持不下去了;国外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好,80%多的人能够坚持吃下来,而坚持下来的人能减少5%的癌变风险,这个数据还是很可观的。
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乳腺癌癌前病变属于病理组织学诊断范畴,在临床上并无特殊表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但在乳腺癌的普查过程中,较严重的高危者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对高度可疑者穿刺有可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如果影像学评级是4级或5级,要及时做穿刺活检。部分3级要根据临床需要,比如说,这个病人已经四五十岁了,患癌风险比较高,也可以选择做穿刺活检;对于评估是3级的病人,建议选择密切观察,一般3~6个月复查一下超声,如果发现乳房突然增大或者出现4级征象,此时应及时活检。一旦获得病理证据,临床医师应详细了解它的组织学类型,作出相应的危险性分析,并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如有广泛的癌前病变,治疗上应选择适当的切除手术,避免病变的发生,或密切追踪,以期发现早期的癌变。当然,如果不典型增生病变非常广泛,自己心理压力很大,可以做全乳切除、乳房重建,这种方法在国外用得比较多。治疗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是必须权衡手术范围与外形美观之间的矛盾,既不要切除范围过大,造成不必要的组织缺失,也不要切除范围过小而留下复发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