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患者的重中之重

2018-01-15姜芬蔡珊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免疫力吸气耐力

姜芬+蔡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慢性疾病,以持续性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导致。最常见的呼吸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或)咯痰,其全身性表现包括焦虑、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而且常在冬季呼吸道感染后急性发作或加重。

慢阻肺急性加重表现为呼吸症状急性恶化,如呼吸困难加重,咯脓痰和痰量增加,伴咳嗽和喘息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细菌感染、空气污染和气温异常等环境因素也能诱发和(或)进一步加重急性加重,如在冬天发作,病毒感染诱发的急性加重病情常较重,持续时间更长,住院率更高。因此,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于慢阻肺患者尤其重要,其中的关键是做好饮食起居的防护、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必要时使用药物。

注意衣食起居

1.吸烟是目前最常见的导致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危险因素,被动吸烟也会导致呼吸症状和慢阻肺。所以戒烟非常重要,药物治疗和尼古丁替代疗法可以增加长期戒烟成功率。不吸烟者要注意避免接触二手烟和三手煙。

2.保持良好的家庭环境卫生。不断有研究证实在通风条件较差的室内燃烧生物性燃料进行取暖或烹饪,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是导致慢阻肺发生和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危险因素。城镇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已有心肺疾病的个体也很有害(如PM 2.5),应尽量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

3.慢阻肺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每日吸氧15小时以上,低流量2~3升/分)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另外,在飞机的机舱中行走可能会明显加重低氧,应尽量避免。无创通气中无创正压通气,是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标准治疗方法,因此呼吸困难者可间断应用家庭无创呼吸机。

4.慢阻肺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抗抑郁药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还不确定。认知行为治疗和身心干预(如专注训练、瑜伽和放松)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身心干预还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低下、呼吸困难、运动能力下降、疲劳及心理问题。因此,保持心情愉快显得尤为重要。

5.注意营养饮食保健是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很重要的一部分,慢阻肺患者接受营养补充后,呼吸肌的力量和健康状况都会得到明显改善。因此需要保持高蛋白质、高热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应为1.2~1.5克/千克(体重),以优质蛋白为主,比如奶制品、瘦肉、鸡蛋等。摄入多种维生素、高纤维蔬菜及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维持内环境稳定。慢阻肺患者多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除了适当增加晒太阳外,需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和钙。另外,饮食宜清淡,少吃辛辣食品。饭后可稍活动。

6.注意气候的变化,遇寒冷、风沙天气外出应带口罩,适当增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适当的康复锻炼

有证据证明,慢阻肺患者的体力活动会逐渐减少,导致形成一个生活质量下降、住院概率增加、死亡率增加的恶性循环。应当积极鼓励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改善患者体力活动能力。康复锻炼计划最好持续6~8周,推荐每周两次进行专业指导下的运动训练,包括耐力训练、间歇训练、抗阻、力量训练、呼吸肌训练。所有的康复锻炼方案(种类和强度)应该个体化,以达到最大的功能受益。

1.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形式以踏车运动和行走最为常见,研究发现,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钟的高强度持续运动(>60%最大工作量)可使机体生理获益最大化。中度到极重度或者自我感觉评级在12~14级(较难)被认为是理想的训练强度。如能耐受,步行(平地行走或跑步机)和骑行(携带固定的踏车测力计)是理想的个人运动方式。

2.力量训练: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成人肌肉力量强化训练方案如下:每周2~3天,每天1~3组,每组重复8~12次。起始负荷应该达到一次最大负荷量的60%~70%或者达到患者在8~12次重复运动后感到疲劳的运动负荷量。运动量必须逐次加量,以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患者身体上下肢每周至少应进行2~3次柔韧性运动(包括拉伸主要肌群)。

3.吸气肌训练:这是最常用的训练方法,使用特殊装置(吸气肌训练仪)给予一个阻力负荷或阈值负荷。慢阻肺患者以大于30%的个人最大吸气压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增加吸气肌力量和耐力。

4.缩唇呼吸:患者可用鼻子吸气,用口慢慢呼气,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例达到1:4,以增加气道内压,防治气道陷闭。长期坚持可以使每次呼吸的通气量上升,呼吸频率下降,有效增加肺活量。

5.腹式呼吸: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腹式呼吸能够增加膈肌的活动范围,而膈肌的运动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

预防感染

1.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减少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身体健康状况,提高运动耐力。每种药物治疗均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急性加重的风险、副作用、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等来选择药物,定期评估吸入技术。

2.流感疫苗的应用:每年秋天提前使用流感疫苗,使身体产生免疫力,可以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慢阻肺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使用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因此,慢阻肺患者可以在冬季来临之前接种疫苗或应用增强免疫力药物,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远离感染人群:在感冒多发的季节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减少在公共场合的逗留时间,勤洗手,防止携带细菌,预防感冒传染。

总之,冬季是慢阻肺患者病情反复的季节。研究发现,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减少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降低再入院率和急诊就诊率。希望慢阻肺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防寒保暖防感冒,提高免疫力,安全过冬。

猜你喜欢

免疫力吸气耐力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巡视干部必须增强“免疫力”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如何掌握歌唱训练中吸气与呼气之技巧
肺癌患者康复 做做呼吸操
没事多练壮腰功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
对煤储层基质解吸气扩散理论的再探讨
如何在小场地上进行耐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