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教学设计 教案及职业精神与课件的关系

2018-01-15刘正华陈晓君

河北传媒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案课件设计

刘正华 邢 丹 陈晓君

(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1413)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技术给传统的基于PPT课件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今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人们常规的教学理念,很多新型的教学模式,诸如“微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等冲击着人们的思维,加速了课件制作等教学方式的创新理念的形成。仅就微课工具软件来讲,就有HW09高级版、H610专业版、HW69无线版和汗微、微课宝等。它们可使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微课形式得以实现,即可实现屏幕录制、实物展台、电子白板、PPT插件和视频编辑等多种功能。这些多媒体信息的产生,迫使人们学习和钻研这些新技术、新知识。不过这些技术都很成熟,也容易掌握,甚至网上还公布了很多制作的模板,拿来用心编辑即可。然而这些只是为教师们制作课件、编辑视频等提供了技术条件。要使课件等的制作、使用与教学融为一体,和教学设计、教案有机结合,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那就必须了解和掌握教学改革内容,掌握教学设计方法、教案应编制的内容,并且充分认识课件等教学手段与教学设计、教案和职业精神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将这些信息化了的诸因素融合在一起,才能让课件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作用[1]。

一、目前课件制作和运用中存在的不良现象

那么,当前教学中课件能否与教学设计、教案和职业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呢?通过笔者大量的观察、听课和交流,回答是否定的。

(一)课件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

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必须有整体观念,必须精心地规划,从而保证其使用的科学性、稳定性和美观化。但有些教师却背离了这些准则,课件制作和使用给人一种零乱、失范、任性的感觉。比如,课件本来可以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教学效率的最大化,而这些美好的功能却被有的教师置诸一旁。由于课前缺乏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他们对课件呈现内容心中无数,上课时才发现有些应列入课件的内容并未列入,只好对课件临时动手术,在上面用红笔、黄笔随意更改,弯弯曲曲地乱画,自认为重点的语句找个空就写,把课件当成了草稿纸,给学生留下了不严肃、不认真、缺少章法的不良印象。

(二)照搬教案内容

教案是教师在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课件又是教案的精确提炼。而有的教师不动脑筋,更谈不上精心编制,将教案上的内容原原本本地复制到课件上,整个屏幕满满的,连自己讲到哪里了都不知道,更何况学生了。这样的课件很难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使用网上资料不加思索

网上有好多资料可供编辑课件参考,是制作课件的重要资料来源。充分运用网上资料能够丰富课件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增强课件的时代气息。但运用网上资料一定要和授课的内容密切相关,并保证它的正确性和适用性。有的教师制作课件使用网上下载的资料时,缺乏认真的辨识和精心的选择,大而化之、马马虎虎,看着似乎与教学内容相关就复制到课件中,做好课件后又不仔细审读,等到课堂上使用时,才发现课件的内容有的与讲授内容貌似有关而实质无关,有的甚至是错误的,对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上述存在的问题看上去是工作方式方法问题,实际上反映了某些教师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问题。它要求为师者在思考、制作和运用课件时,必须考虑与教学设计、教案和职业精神之间的关系。只有认清和处理好四者的辩证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件的效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的重点就是要论证这四者的辩证关系。

二、正确处理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关系

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总纲,课件当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或者说教学设计来制作,而优秀的课件又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课件制作要围绕教学设计展开,教师就必须对什么是教学设计有透彻的理解。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是教育技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为教师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是把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转换为教学实践的一门桥梁科学。它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2]。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而课件是在一定的教与学的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映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是编辑者按某一思路设计制作的、前后连贯的、有系统性的软件。其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有友好的交互环境并呈现丰富的信息,能够扩大认知广度和深度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所以课件的制作要紧紧围绕教学设计的目标进行。

围绕教学设计进行课件制作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教学的目标发生了改变:从注重“双基”和“学科能力”目标落实,向既注重“双基”和“能力”的形成,也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转变;由注重教师对教材使用和教学方法选择,向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转变。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比如说要了解掌握学情,然后根据学情确定教学方式、方法。所谓的“学情”就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对“学情”的研究实质上就是要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开展设计活动。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重方法等的应用,从方法论范畴来思考设计教学。以“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有机结合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才更有实效性,才更有利于教学改革。比如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宝贵时间里,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便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学设计变化了,作为教学活动中重要手段的课件,必须围绕这个大方向完成编制工作。比如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诱导出学生的潜在能力,可以将理论流程化(画出理论的流程图放在课件中),可以将复杂的问题案例化(将案例以图表的形式和真实的问题相对照,放在课件中),然后让学生回答或和学生们一起讨论[3]等。这种以教学设计为纲设置的课件,有利于促进教学设计目标地实现,可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去制作课件,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这里,笔者推荐使用下图完成教学设计与课件。

图1 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流程图

三、正确处理教案和课件的关系

上述阐明课件须在教学设计这个纲领的指导下完成它的编制,那么课件与教案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

一方面,教案是课件制作的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教案决定课件。教案是教材意图和教师意图的双重体现,其目的就是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依据的一种纯粹的“教”案,反映的是教师的主导地位[4]。课件是教案的精确提炼,教案为课件的制作提供坚实的基础。通常情况下先写教案后制作课件,一般教师都会采取这样的步骤。

另一方面,课件制作对教案的完善具有反作用。必须认识到,教案与课件不单纯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二者还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因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也是反觇教案的过程,有经验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往往能够发现教案中的不合理甚至错误之处,使教案得以改进和完善。此外,课件还可表现教案所不易表现的内容,对教案起补充作用。所以制作课件绝不是对教案的简单复制与粘贴。

在制作课件时,首先,要注意进一步检查教案的内容,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确保教案内容的正确性。其次,对教案内容进行归纳、提炼和总结,变成学生一眼就明了的知识点,而不能对教案照搬照抄。再次,就是充分发挥相关软件在课件制作和运用中的特殊功能。如复杂的图形没有必要写在教案中,用绘图工具制作,放在课件中,教学效果会更好;复杂的原理和操作,以流程图等方式放在课件中,清晰省时。在课件中还可以补充教案中没有的知识点,如网络中的参考资料(名称、页码);强调要说明的问题、所要例举的教材中没有的例子、英文解释等。所以说教案是编好课件的基础,好的课件又可以提升教案的效果。

四、编好课件要树立职业精神

就制作和运用课件谈职业精神,那就不只是抽象的“爱岗敬业”之类的笼统概念,而是反映在课件制作和运用上点点滴滴的具体表现。

(一)高度的责任感

课件是教师自己对知识的总结升华和财富积累。为他人而编写那是没有意义甚至是痛苦的,为自己而写才是心甘情愿的。以苦为乐的课件记录着每个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要把教材、教案上抽象、庞杂的知识,变为教师的形象生动而有条理的语言,变为直观形象、简明精要、逻辑性强的课件,并且篇篇有新意、年年皆不同的课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自己所教的知识融会贯通,归纳和总结出给学生综合的、清晰的和容易接受的知识。二是不断学习、掌握各种先进软件的应用方法,熟练地运用于课件制作。这两点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它要付出极大的辛苦,不断地与自己懒散、惰性作斗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没有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责任感,这两点均不会尽善尽美完成。一个好的课件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体现了教师的创造力,呈现出教师对教学理想的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这就是职业精神的一种表现。

(二)甘于奉献,制作多样化的课件

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课件的形式和内容会有所不同。比如讲授影视后期处理软件的教师,让他们把软件的使用做成课件那倒成了事倍功半的事情了,如果教师把自己的演示过程做成一个小视频交给学生,就会变成了事半功倍的事情,这不是很好的课件形式吗?但制作类似的新颖课件,需要任课教师花费心思、付出时间。这就要看任课教师有没有这种职业的精神,肯不肯流下这笔汗水,为培养人才甘于奉献。所以说是不是好的课件,不能只看形式是否规范、环节是否齐全、书写是否端正、字数是否足够,更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于是否符合教学实际的需要,是否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是否具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5]。

(三)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使用课件

课件并不是必须例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和方法,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始终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衡量教师职业精神高低的一项标准。现代教学固然提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作用,但课件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也不是主要的手段,它的运用必须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比如许多教师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的课件和板书有机结合,就是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运用较好的方式。但是,摒弃对课件的单纯依赖,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需要教师对教学质量提高的自觉意识和强烈追求,也就是所谓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没有这种职业精神,教师不可能开动脑筋、倾注心血地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运用。

[1]肖建琼,高江锦.E-learning在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5,28(2):132.

[2]余文森.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层级和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0(9):26.

[3]毛华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民办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2016(7):180.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4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5.

[5]聂爱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01.

猜你喜欢

教案课件设计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