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秋季试种试验初报
2018-01-15潘春丹陆晓莉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201
潘春丹 陆晓莉 (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201)
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了甜糯型玉米、糯玉米新品种的秋季展示试验,对其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指标进行了验证,旨在为浦东新区玉米品种结构调整和新品种引进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品种来源
“浙糯玉16”“红糯622”“黑甜糯168”3个玉米新品种均由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试验站提供,其中“黑甜糯168”为甜糯型玉米,“浙糯玉16”“红糯622”为糯玉米。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6年8月5日至10月22日设在浦东新区六团镇一农户承包田内进行,供试地块平整均匀,土壤为粘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作物为蔬菜。
试验设1个品种为1个处理。采用撒籽育苗、小苗移栽的方式,于8月5日播种,8月9日出苗,8月10日移栽,秧龄6 d,等行距种植,株距27 cm,每畦种4行,每667 m2种植4 000株。移栽前每667 m2施农家肥500 kg做基肥,大喇叭口期每667 m2施复合肥15 kg,抽雄前每667 m2用苏云金秆菌60 mL防治玉米螟,抽雄期前后灌水抗旱2次,吐丝期剥除多余果穗。
试验期间观察记录各品种特征特性、田间表现等性状,成熟期进行取样测产和品质评价。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知,“黑甜糯168”的生育期最短,出苗至采收天数为67 d,其次是“红糯622”,为68 d,这2个品种均属早熟品种,“浙糯玉16”从出苗至采收天数为73 d。
2.2 植株性状
由表2可知,“浙糯玉16”植株高度适中,株高为185 cm,穗位高80 cm,株型紧凑,无空秆和倒伏倒折现象;“红糯622”为矮秆品种,株高145 cm,穗位高45 cm,株型松散,无空秆和倒伏倒折现象;“黑甜糯168”株高168 cm,穗位高60 cm,株型松散,无空秆和倒伏倒折现象。
表1 玉米生育期
表2 玉米植株性状
2.3 病虫害发生
3个玉米品种在生长期间,由于防治及时,均无病虫害发生,见表3。
表3 玉米病虫害发生情况
2.4 果穗性状
由表4可知,“浙糯玉16”的果穗为长筒型,籽粒呈白色,穗型较大,单穗重221 g,鲜百粒重29 g,鲜出籽率69.8%,产量较高,折合每667 m2产量884 kg;“红糯622”的果穗为短筒型,无秃尖,外观商品性好,籽粒红白相间,穗型较小,单穗重161 g,鲜百粒重27 g,鲜出籽率较高,为75.1%,每667 m2产量644 kg;“黑甜糯168”的果穗为长筒型,有秃尖,籽粒呈紫黑色,穗型大小适中,单穗重216.8 g,鲜百粒重25 g,鲜出籽率70.6%,每667 m2产量867.2 kg。
2.5 品质评价
表4 玉米果穗性状
由表5可知,“浙糯玉16”的果穗外观商品性好,粒大且饱满,排列整齐,蒸煮后色泽度好,糯性中等,皮薄、柔嫩性好,风味较好,总评分为87.5分;“红糯622”的果穗外观商品性好,籽粒排列整齐,蒸煮后色泽度好,糯性足,皮薄且柔嫩性较好,风味好,总评分为89分;“黑甜糯168”的果穗外观商品性较好,籽粒排列整齐,蒸煮后色泽度好,口感脆甜,皮薄且柔嫩性好,风味佳,总评分为89分,但该品种水煮后易褪色,影响外观,故建议隔水蒸煮。
表5 玉米品质评价
3 小 结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对特征特性、田间表现等性状的考查,3个玉米新品种均适宜于秋季在浦东新区种植。其中,“红糯622”早熟,矮秆,整齐度高,抗病虫性好,糯性足,适口性佳;“黑甜糯168”早熟,整齐度高,口感甜脆,风味佳,籽粒颜色漂亮,色泽度高,符合消费者对玉米食品“好看又好吃”的标准,也符合今后甜糯玉米发展的趋势;“浙糯玉16”的鲜果穗外观好,皮薄且柔嫩性好,产量高,优于当前浦东新区种植的白色糯玉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