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质量管理在突发性职业中毒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1-15孙丹丹
孙丹丹
(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突发事件是指一类突然发生的,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的,需要给予紧急处理的事件,包括社会安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及各种事故等[1]。突发事件的特点是突发、不可预测、时间紧迫、危害性大、风险性高等,因此需在平时做好危机质量管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应急措施。突发性职业中毒即是一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多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且可危机患者的生命,如镉中毒,镉是可以危害健康的重金属污染物[2],若一次性大量吸入含镉的烟尘,即可造成急性中毒,表现为急性肺炎、急性肺水肿等,需要给予积极救治。因此,针对突发性职业中毒,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危机质量管理,对于提高中毒患者的抢救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将笔者的工作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吉林市职业病防治院接收的突发性职业中毒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其中,研究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5.2±4.7)岁,中毒类型:三氯乙烯19例,二甲基甲酰胺15例,二氯乙烷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24~58岁,平均年龄(45.5±4.3)岁,中毒类型:三氯乙烯21例,二甲基甲酰胺14例,二氯乙烷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中毒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按照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如积极落实突发性急性中毒抢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接收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抢救治疗的护理配合工作。
1.2.2 研究组
实施危机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应急预案管理
根据单位及人员的具体情况,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保证信息流通正常,积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相关护士集中学习,不断提高急救技能、急救知识等,并提高危机意识,促进急救护士综合水平的提高,并由专人负责危机质量管理。
1.2.2.2 应急预备管理
在平时积极学习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预防及抢救准备工作;定期请从事急性中毒研究方面的专家,为相关医护人员讲课,使其不断提高有关中毒药品、危害性、处理方法的理论水平;另外,亦应制定突发性职业中毒危机处理方案,并开展学习,掌握危机处理方案中的具体方法,确保能够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熟练运用;最后,平时应做好抢救演练工作,提高应急能力,有利于促进抢救效率的提高[3]。
1.2.2.3 应急恢复管理
当急性中毒患者经积极救治、病情稳定后,护士应做好患者的病情恢复管理工作,主要从康复锻炼、饮食指导方面入告知患者应摄入合理的饮食,保持营养的均衡丰富,有利于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同时在病情恢复即开始进行康复锻炼,促进血液运行,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住院时间;出院时统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注意增强自我防护、自我保健意识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治愈19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8.37%,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综上,针对突发性职业中毒患者,在急救护理中积极开展危机质量管理,可有效提高救治效果,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