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螃蟹”遇冷市场回归理性
2018-01-15光明网评论员
■ 光明网评论员
时逢中秋,天高蟹肥。9月21日,阳澄湖大闸蟹开湖,不少经销商处的大闸蟹提货券开始发货, “纸螃蟹”又成了中秋送礼的首选。
“纸螃蟹”即螃蟹的提货券,消费者可以先买券,然后凭券兑换螃蟹,其性质功用与月饼券一样。据媒体报道,今年的“纸螃蟹”尽管依然热销,但“空转”的现象有所好转,此前一度火爆的蟹券回收生意也鲜有黄牛问津。不过,高面值价格、低销售价格仍是蟹券市场的常态。
“纸螃蟹”回收生意遇冷,显然是好事,也是市场的一种理性回归。
此前有个关于月饼券的笑话,厂商印100元月饼券,65元卖给了经销商,经销商80元卖给了消费者A,A将月饼券送给B,B以40元卖给了黄牛,厂商最后以50元向黄牛收购。没生产月饼,厂商赚了15,经销商赚了15,A送人情,B赚40,黄牛赚10。厂家只需要生产月饼券就行了。这样的笑话,用在“纸螃蟹”回收生意上,也一样说得通,送礼人以高价购买蟹券,收礼人打折出手给黄牛,最后发券的经销商再低价回购,螃蟹并未实际销售,就吸了一波金。
只是,这样操作的前提是,必须要存在大量的“送礼人”,整个循环才行得通。在以往,购买“纸螃蟹”的大户主要是团体购买,此前据媒体报道,很多单位动辄下单几十万、上百万,眼睛都不眨一下,如果是花自己的钱,显然没有这么大方。在特定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纸螃蟹”甚至被涂抹成品位、面子的象征,从而成为公关佳品。前些年“纸螃蟹”回收生意为什么火爆?无非是送出去太多,“供过于求”罢了。
“纸螃蟹”风行一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消费者、解决了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现实困扰。一者,由于大量不计成本的团体购买、公款消费,往往容易导致螃蟹价格迅速上涨,从而抬升社会成本。
再者,“纸螃蟹”商家先收款再酌情发货的模式,导致消费者处于被动局面,兑现过程中容易出现商业欺诈。很多消费者爆料,使用提货券拿到的螃蟹与宣传不符,说是4两,但实际上只有2两,螃蟹也根本不是阳澄湖的。前两天一个网友的吐槽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大闸蟹到货后分量差太多,找客服,客服居然回复,不行给您换货,重新绑上一两绳子再发货。
此外,“纸螃蟹”凌空蹈虚,越来越异化为某种商品的标识,从中牟取高额利润,也会挤压养殖户的利润。据估算,目前市面上面值为1 288元的大闸蟹券,通常8只蟹,按公蟹4两母蟹3两各4只估算,约为170元一千克,是批发价的4倍多,而按照礼券面值1 288元来算,则是批发价的20多倍。这样的“空转”无疑是一场虚热,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今,“纸螃蟹”大热的状况终于有所回落,值得肯定。这中间,最大的制约因素,恐怕是自上而下的廉政之风。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月饼券也好,“纸螃蟹”也罢,早已不再有往日的风光。越来越高端的螃蟹产品,正在逐渐走回平民化消费路线。
这也表明,监督没有尽头,治理需与时俱进。对于那种变着花样送礼行贿的行为,哪怕是借着某种社会时尚作为幌子,只要触碰到底线,也一样有必要严格管理。只有这样,逐步让“纸螃蟹”市场冷却下来,才能使螃蟹市场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