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乳涌泉散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2018-01-15周园园陈尔单康年松
周园园 陈尔单 康年松
产后乳汁淤积为产妇分娩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可由多种原因所导致,是以乳腺管阻塞,乳汁无法正常排出,淤积于乳腺内为特征的疾病。其可导致患者出现乳腺肿胀、疼痛及乳汁排出不畅等,不仅影响乳汁排出,如不及时治疗,亦可导致产妇发生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等严重并发症。产后乳汁淤积症好发于产后2~5d,以乳房肿胀、疼痛、有硬结为主要表现。产后乳汁淤积症一旦发生,产妇身心遭受巨大痛苦,不仅不利于产妇产后的恢复,而且更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产妇情绪焦虑、烦躁,更有甚者抗拒哺乳,间接降低了母乳喂养率。笔者采用清太医院方下乳涌泉散加减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5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7月本院中医妇科确诊为产后乳汁淤积症患者100例,排除乳房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9例,年龄19~35岁,平均(27.41±2.97)岁,产后 2~10 天,平均病程(5.46±1.89)天,未经治疗者35例,经其他疗法治疗无效来诊者15例,其中自行服单方鹿角粉无效者9例,“催乳师”手法排乳无效者6例。对照组50例,年龄20~33岁,平均(27.26±3.06)岁,初产妇 38例,经产妇 12例,产后2~10 天,平均病程(5.58±1.93)天,未经治疗者 36例,经其他疗法治疗无效来诊者14例,其中自行服单方鹿角粉无效者8例,“催乳师”手法排乳无效者6例。两组产妇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1]拟定诊断标准:哺乳期妇女乳汁分泌不畅,乳房有结块伴突发胀痛,乳房皮色、皮温正常,经婴儿吸允后上述症状均未见缓解。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乳汁淤积症诊断标准;(2)哺乳期妇女。排除标准:(1)非哺乳期患者;(2)因急性乳腺炎、积乳囊肿所致者;(3)艾灸禁忌者;(4)临床资料收集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下乳涌泉散加减治疗,拟方:当归15g,川芎 9g,白芍 10g,生地 15g,柴胡、青皮各 10g,天花粉 12g,漏芦 10g,桔梗、通草各 6g,白芷 10g,穿山甲6g,王不留行15g,皂角刺9g,路路通15g,橘核、橘络各5g,蒲公英3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连服3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艾条温和灸乳房乳汁淤积部位30min后,用传统挤奶手法排出乳汁。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描述,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标准。治愈:乳房无胀痛或疼痛不明显,乳房无结块,乳汁分泌正常,能正常哺乳。显效:乳房胀痛明显缓解,乳房结块明显变小或变软,乳汁排出较前通畅。有效:乳房胀痛略有缓解,乳房结块略变小,有乳汁排出,但排出不畅;无效:乳房胀痛及结块无变化或加重,乳汁排出困难或无乳汁排出,不能哺乳或发展为急性乳腺炎。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50例中治愈37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74.0%,总有效率98.0%;对照组50例中治愈19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9例,治愈率38.0%,总有效率82.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 论
产后乳汁淤积症属中医“缺乳”、“乳汁不下”范畴[3],其主要病机为多抑郁,或产后情志不遂,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乳脉不通而致,临床表现为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胀、疼痛,乳房有硬结,对于轻症患者,单方鹿角粉冲服及“催乳师”手法排乳有一定效果,在本科临床实践中,上述方法对于产后乳汁淤积症治疗有限,尤其对中重度产后乳汁淤积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对产后乳汁淤积症患者予下乳涌泉散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川芎、白芍养血补血,生地、天花粉滋阴补血,通草、桔梗理气通络,白芷散风通窍消肿止痛,柴胡、青皮、香附、橘核、橘络疏肝解郁理气通络,穿山甲、漏芦、留行子、皂角刺、丝瓜络、路路通活血通络下乳,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全方共奏疏肝解郁、散结通乳、补血养血之功。原方中穿山甲用15g,活血化瘀通络之力较强,通乳效佳,临床上常用3~6g,但对于产后乳汁淤积重症患者穿山甲仍需用到9~15g才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产后乳汁淤积症治疗一般给予3~6帖,治疗上遵循“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中病即止。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9.
[3]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第7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