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发现问题 一边解决问题
2018-01-15陈慧玲刘艳存
文/陈慧玲 刘艳存
随着医疗护理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扩大,护理服务已经逐渐从医院延伸至社区和家庭。但是由于支持政策缺乏,加之护理人力资源紧张等因素,限制了护士的执业范围。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将医师多点执业相关内容纳入政策推行。2015年5月,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印发《广东省持续改善护理服务重点工作方案》,鼓励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到基层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县级以上医院护士以各种形式开展延续护理和长期护理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居家护理服务;护士在养老院、护理院巡诊或兼职。此《方案》在整个医疗护理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
此后,跟随着类似美国“优步(uber)护士”和芝加哥“护士公司”一样的模式,国内涌现出“U护”“医护到家”“E护通”等“共享护士”平台。“共享护士”热起来了,我们反而要冷静的思考存在于“共享护士”背后的几个问题。
“共享护士”是否有科学规划及政策指引?“共享护士”的出发点是激发护士积极性,解决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但如果政策指引不当,“共享护士”可能演变为护理专家只在薪水高的区域出诊,导致优质人力资源依旧停留在大城市、大医院,而不能缓解基层医院人力资源不足、服务技术能力低下的现状, 加剧医疗资源不平等。
“共享护士”是否会增加医疗风险和护士安全隐患?首先是护士可以解决护理问题,但因护士没有处方权,在疾病治疗、疾病用药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可能会造成病情延误等情况。其次,护士在家庭中指导患者服药或打针输液时,如遇到药品安全、过敏反应等问题时不恰当和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增加医疗风险。另外,临床护士大多数是女性,女性护士单独前往患者家里执业,也可能增加护士本人的安全隐患。
“共享护士”是否会影响医院人事管理制度和护理质量? “共享护士”兴起后,第一执业医院对护士管理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受到挑战。其次,为了寻求经济利益,护士可能会热衷于兼职,分散精力和体力,影响本院的护理质量。对大医院而言,面临如何管理本院的优秀护理人才,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又让人才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利用问题:加之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三班倒、压力大,经常无法按时下班,做好本职已经身心疲惫,如何正确调动优秀护理人才进行共享,这些都将给医院管理制度带来挑战。对有需要的患者而言,请护士到养老院或家庭提供服务,如果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和管理制度终究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
“共享护士”充分发挥了市场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大医院和大城市的优秀护理人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解决基层单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服务技术能力低下的问题,又能缓解三级甲等医院床位紧张、供需矛盾的现象。但“共享护士”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最终是否可行,仍需要不断试点,寻找、发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