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稳中求进稳步迈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2017—2018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18-01-15张立群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经济发展

张立群

一、经济增长新基础初步形成,由降转稳拐点出现

2017年1—3季度,按照可比价格,GDP同比增长6.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从季度GDP增长率走势看,1—3季度分别为6.9%、6.9%、6.8%,波动幅度很小;自2015年以来,季度GDP增速已经连续9个季度保持在6.7%~6.9%,平稳增长特点明显。

经济增长企稳的主要原因,是增长的新基础初步形成。2010—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从10.6%降低到6.7%。政策方面的原因,主要是“一揽子计划”的全面退出;市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出口增速持续大幅降低(2010—2016年,美元口径的出口增长率从31.3%降低到-7.74%);国内城镇化推进不平衡的矛盾导致的投资增速持续大幅降低(2010—201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从24.5%降低到8.1%)。经济增长新基础的形成:政策方面主要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分析总结了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相机抉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2012年以来的宏观调控,从强刺激转为适时适度调控;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发力;从偏重投资为主,转向投资消费并重,在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从偏重需求扩张,转向稳需求与调结构、转方式、深化改革相辅相成。实践证明,宏观调控的效果明显提高,政策的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市场方面原因,一是外部经济环境趋稳,世界经济复苏态势趋向明朗,受其影响,我国出口形势开始好转;二是城镇化推进不平衡的矛盾正在积极解决,支持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特别重要的是,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取得积极成效。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新基础,支撑了经济增长稳中向好的态势。

二、经济增长新特点日益明显

基于2017年经济形势分析,2018年我国将处于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起步时期,经济增长将保持大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新特点将日益明显。

(一)世界经济复苏态势进一步明确,我国外贸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

2017年以来,20国集团的PMI指数持续回升,达到2011年以来的较高水平,显现全球经济保持回升势头。美国经济景气指数虽然有所减弱,但在就业充分、消费活跃支撑下,2018年保持平稳增长的概率仍然较大。欧盟政局趋稳,离心政治力量带来的风险有所减弱;就业持续恢复,私人投资增速提高,2018年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受出口形势好转、大宗商品价格提高等因素支持,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恢复态势有望更好。受以上因素支持,预计全球贸易改善态势将延续。同时也要注意,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美国可能启动贸易保护;美联储进一步加息,开始缩表行动;欧洲一体化也仍然面临挑战,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自治公投可见一斑。综合积极因素和不确定因素,预计2018年世界经济总体将呈现进一步复苏、平稳增长的特点。依据这一条件,考虑我国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预计2018年出口将保持平稳增长,水平与2017年大体相当。

(二)城镇化推进不平衡的矛盾逐步解决,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

依靠一批热点二线城市崛起,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初步成效,2016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结束了持续下降的态势,出现回升。2017年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支持房地产投资增长的积极因素主要是:城镇化持续推进,城市人口持续增加,这将推动居住型买房需求持续增长;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城市规划工作加强,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提高;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更受重视,产城融合水平提高,不平衡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已经崭露头角的热点二线城市,城镇化将取得更多积极进展;新型城镇化推动的城市群发展,也将见到更多成效,补短板等促进一体化、同城化发展的措施,将带动中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中小城市人气度较快提高。这些都会为房地产销售市场扩大,开发建设空间扩大提供积极支持。从制约因素看,城市人口布局的变化趋势仍未根本改变偏向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倾向,城镇化推进不平衡的问题,仍需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解决。因此,大城市人气度高,房地产市场成长性好的特点会加强,而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也会继续有所发展。由此导致热点地区房价持续上涨,会使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始终很大,也会使房地产发展空间不足,影响房地产投资活动。2018年房地产投资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速较2017年略有降低。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财政等制度基础尚不完善,城市综合、长远规划工作体系仍在建设过程中,这些都会从项目准备方面影响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地方隐形债务发展,金融去杠杆持续推进等,预计对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会形成一定约束。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总体活跃,但增速较2017年将略有降低。受市场销售形势好转、价格上涨、利润增加以及促进企业创业创新环境改善的改革力度加大等因素推动,预计制造业投资、民间投资增速将逐步提高。2018年制造业投资增速较2017年将有一定提高。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18年投资增速与2017年大体相当。

(三)就业和收入增长比较稳定,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的原则,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着力抓好精准就业、精准扶贫等重点关键环节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2017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随着经济增长企稳和企业效益改善,预计2018年就业形势将进一步向好。在此基础上,考虑精准扶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等因素,预计居民收入增速将稳中趋升。受其支持,再考虑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平稳增长等因素,预计2018年消费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速与2017年大体相当。消费结构升级态势将更趋活跃。

(四)供求关系总体平衡,价格涨幅比较平稳

基于以上分析,2018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比较平稳;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活动趋向规范,主要产品生产能力较为充裕,供给增长潜力较大。在此基础上,预计2018年市场总供求总体平衡,不会产生大的缺口。受市场供求特点影响,预计2018年价格涨幅平稳。PPI同比涨幅较2017年有明显下降,CPI同比涨幅在2%左右。

综上,2018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价格小幅上涨。这将为转入高质量发展提供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和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预计以提质增效、减排降耗为主线的新经济增长特点将日益明显。

三、坚持稳中求进,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环境和新要求,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补齐产权制度、要素市场配置机制等方面的制度短板。

从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方面看,未来世界经济复苏态势明朗化和国内城镇化矛盾逐步解决,新型城镇化对国内市场需求的推动力增强。市场需求趋稳态势初步形成,但需要精心巩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辩证统一地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必须继续保持财政货币政策稳定,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持力度,压缩一般性支出,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中性,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应加快解决制约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诸多问题,提高城市群质量,推进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建设,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注重与新型城镇化进程紧密结合,逐步扩大和优化房地产发展空间,引导其逐步进入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依托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要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从制度完善上促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落实。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破除无效供给,增强市场化、法制化去产能的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大力培育经济新动能;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要全面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各项任务,全力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环境,依靠市场竞争和政府监管执法工作水平提高,坚忍不拔、持之以恒地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减排降耗水平不断提高,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猜你喜欢

城镇化经济发展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