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核心技能“标准化、双元化”考核机制研究

2018-01-14孙琳刘艳蔚韩采宏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1期
关键词:考核机制标准化

孙琳 刘艳蔚 韩采宏

【摘要】核心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系统、有效地检验核心技能培养成效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措施。本文拟从微观和操作的角度,以会计专业核心技能为切入点,架构与核心技能匹配的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双元化主体实施、完善,为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系统化、标准化考核与评价自身核心技能培养状况提供借鉴,为其不断完善实训教学,强化核心技能培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等目标的实现提供框架性基础。

【关键词】标准化  核心技能  考核标准  考核机制  双元化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一般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高职会计专业实训项目标准化考核体系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5308。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227-02

一、 研究背景

“教职成[2011]11号文、教职成〔2011〕12号文和教发〔2014〕6号文”分别提出高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可以看出“技能”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职业院校实训教学则成为承载学生技能培养的关键环节,经过当前主流的会计专业仿真实训体系的层层训练后,学生能否准确认知需要掌握什么专业技能,应该达到什么技能水平,应该达到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什么技能水准,这些问题是摆在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面前极其突出且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

要明晰上述问题,职业院校应该明确究竟应该用什么方式或指标去考核与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技能,掌握到什么水准。

二、研究综述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形成了“课内实训与单项集中实训,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生产实训与校外生产实习等”相结合的仿真模拟实训体系,而且小学期制和分学期分课程阶段性生产实训等的研究与实施,再加上实训软、硬条件的日臻完善,这些都对专业实训质量提升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校内培养起到显著作用。

经过项目组大量文献调研和实地走访,当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虽然已经搭建,实训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但是受专业资金短缺、学生基数大、实践经验缺乏等种种条件约束,如何科学考核、准确评价、及时反馈其技能掌握水准,无论从当前理论研究层面还是从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应用层面,仍然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实训考核与评价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阐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宏观性和理论性研究较多,微观性和实务性研究偏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前人关于“实训考评主体单一化、考评标准不统一、考核结果无指导性、考核实施流于形式”等方面的论述为本文奠定了理论研究基础。

本文认为,在现行仿真实训体系的框架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训究竟处于什么水平,学生技能水准经过系列培养后达到何种层次,是否能够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如何有效、及时地给予客观、准确而又具有导向性的考核与评价,显得极其重要、亟需研究、亟待实施。

本文主要從专业核心能力提炼,与专业核心能力对接的核心技能定位,设置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双元化主体实施,建立良性反馈机制等环节进行阐述,最终目的是通过研究与实施,实现准确评价、客观定位学生技能掌握水平,一是将考核结果反馈指导教师,反哺实训教学;二是将评价结果反馈学生,查漏补缺,针对性提高;三是将考评结果与学生针对性就业直接挂钩。

三、 研究定位与实施

要保障核心技能培养效果,首先要明确“会计专业核心技能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其次要明确“核心技能的考核标准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一)定位会计专业核心技能,构建五个一级指标

实施有效度的会计专业实训考核机制的前提是专业核心技能的凝练与定位。经过对多个地区100家行业企业(包括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和银行等)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座谈,通过整理数据得出结论,行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除了职业诚信、团队合作、沟通交际和学习能力等素质能力之外,经过提炼、整合,最终确定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包含的主要内容。

会计专业职业技能主要包括记账技能、出纳技能、电算化技能、纳税申报技能和审计业务技能,也将该五项基本技能定位为五个一级指标,每项技能(一级指标)设定百分制,并分别制定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分值区间。其中,记账技能依托会计职业基础实训、商品流通业实训、制造业成本会计实训,出纳技能依托出纳业务实训,电算化技能依托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纳税申报技能依托税法及纳税实务实训,审计业务技能依托审计业务实训。

(二)匹配与会计专业核心技能对接的考核标准,构建二级、三级指标

根据行业企业对每类技能的实际培养要求,行业与专业共同制定每项核心能力的鉴定标准,并附以评分权重。以下按出纳技能考核为例,说明具体指标建设和鉴定细则。

1.科学设置二级指标。通过对大量企业出纳业务岗位技能需求调查,得出结论:“出纳技能”主要由三个二级指标主要反映,分别是点钞技能、小键盘数字录入技能和票据填写技能。可分别赋予三个指标的考核不同的分值权重。每项技能单独设置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考评等级,特殊说明,评定学生出纳业务水平时,三项技能分数之和必须达到规定的合格或优秀分值,且每项单独指标也必须达到规定的合格或优秀分值,方能判定出纳业务水平合格或优秀。

2.分类构建三级指标。

(1)点钞技能具体考核指标设置。首先确定点钞技能考核指标主要集中由5个具体指标反映,分别是点钞速度、准确率、手势与姿态、捆扎结实美观和假钞识别等。其次,经过反复抽样和专家研讨确定,以点钞速度4分钟5捆为基准(银行入职基准是10分钟15捆)建立鉴定细则,分别赋予5个具体考核指标的分值权重,同时,进一步赋予每个具体指标以具体评分关键点。

(2)小键盘录入技能具体考核指标设置。该考核指标主要集中在录入速度和录入结论两个具体指标反映。具体规则可参考银行柜员入职基准,以“加减乘除法”小键盘操作为基准,以日记账或记账凭证,或者单独设计50-100笔业务为载体,设定具体操作时间,测试和考核实训学生是否具备基本入职资格。此项考核的成绩评定只看最终运算结论,不参考过程。

(3)票据填写技能具体考核指标设置。采取手填写和计算机录入填写两种方式,各占50%权重。选取企业常用且具有代表性的现金支票、转账支票、进账单和电汇单等票据作为具体考核指标,因为每种典型票据的填写和录入都非常重要,所以可分别赋予相等权重。

参照出纳技能指标建设,根据其他四项一级指标的特点,分别构建能准确反映学生技能掌握层次的指标体系,如此可以准确定位学生每项专项技能掌握水平,明晰会计专业“技能培养”的整体现状。

(三)构建效度高、操作易的实施与反馈机制

指标体系的构建只是为专业技能考核提供口径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专业技能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笼统化等问题提供了方法。但是指标体系如何发挥作用,依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施主体定位,即如何定位实施主体以保障技能考核客观、公正;二是考核结果运用,即如何实现考核结果一方面为技能培养提供改革数据,另一方面为学生针对性完善技能、提高技能起到导向作用,同时也为学生分类就业,树立专业品牌提供可靠依据。

1.技能考核主体“双元化”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技能实训,基本由校内指导教师完成,不同老师指导效果差异度很大。本文认为,技能考核有效实施的前提是统一的考核体系建立,即实现不同教师对同一技能培养见解和重点一致。

为保障考核评价的效果,在实训指导教师考核的基础上,建立两个评定主体,一个主体是校内专家组成的校内技能鉴定小组,另一个主体是校外专家组成的校外鉴定小组(以每项技能考核特点为实际,组建由会计师事务所、记账代理公司和行业专家组成的评定小组)。两个主体独立开展鉴定,鉴定对象是一轮考核优秀的技能选手,鉴定结果均为优秀的,确定颁发校企共同认可的星级水平认定。实践证明,两个主体设计具有操作性,并且校外专家有愿意参与到校外鉴定专家小组中来。

2.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反哺技能培养

(1)监督效能。考核评定客观上对指导教师技能评定是二次监督和评审,透过后续“双主体”的进一步评定,可以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准确反馈到专业技能实训过程,以达到不断完善技能实训内容,提高技能实训水平的目的。

(2)导向效能。首先,校外专家鉴定小组的参与,可以动态推动校内技能考核指标体系持续、有效的調整,使得指标体系与行业企业技能需求动态对接。同时,对校内技能培养的关键点可以起到动态纠正的功能,确保技能培养的准确定位。其次,会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与考核分布在专业学习的不同学期,可以建立学生技能成长档案,让学生明晰自己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种类、掌握程度,明确专业学习方向,营造专业技能比拼的浓郁氛围。

通过科学考核,推动规范、质量培养,准确定位处于不同技能层次的学生群体,对技能不足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努力方向,对技能优秀的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信息基础。

(3)品牌效能。探索校企常态考核机制,双方共同参与学生技能培养水平认定,增进企业对会计专业改革的兴趣度和了解度,增加行业和社会对专业建设的认知和认同,有利于加深合作,扩大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李玲.会计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2:142-143

[2]杜文丽等.高职实训考核评价体系初探[J].合作与经济,2012,103-104

作者简介:

孙琳,男,1981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会计系讲师。

猜你喜欢

考核机制标准化
标准化简述
企业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美国大学体育课程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以标准化引领科技创新
交通运输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