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的探讨
2018-01-14吴燕
吴燕
【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足,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分析:一是教师要增强题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二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133-02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不足
1.教师不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对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认识不足,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设计应用题库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小学的学生活泼,心智不成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不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教学内容,那么,不仅会使学生跟不上教师教学的节奏,也会使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继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过于注重解题技巧
在传统的数学应用题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以解题技巧为教学重点,忽视学生思维的培养。这样,学生只有通过背诵练习和机械识记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若学生的思考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独立解答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就会导致学生在今后的解答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过高,离开教师就无法通过自身的思考解答,不利于学生的应用题学习以及今后的数学学习。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1.教师要增强题目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通过对小学应用问题的分析,发现许多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为了使小学生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应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合理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将题目联系实际生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理解题目,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常识、数量关系以及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够加强重视。例如,利息、保险和人口问题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在小学“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如下面这样一道题目:小红妈妈在超市共买了14个苹果,小明吃了1个,小康吃了2个,小红吃了4个,问最后还剩几个苹果?这种情况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可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可有效激发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教师可让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即14-1-2-4=7;14-(1+2+4)=7,这样可使学生以不同方式进行思维,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使其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有效增强。根据实际教学效果可发现,利用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以往被动学习情况得以改变,可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使教学效果得到提高,这样能够使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有效增强,有利于其今后发展。
2.教师要想方设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相关的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实施应用题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熟悉科目,如“打折和原价”。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比如小红和妈妈去商店买玩具,那天店里举办促销活动,所有玩具都是八折,小红的成本是40元,那么玩具的原价是多少呢?然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将题目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及逻辑关系弄清;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纯文本表达转化为图像和图片描述,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理解主题的含义。在学习应用题过程中也能够更加有信心。通过以上措施,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显著提高,也就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思维也就更加活跃,从而使应用题教学取得较理想效果。
3.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在多媒体应用的过程中,应注意课堂的需要。在小学应用题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融入视频或者画面,从而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意境,这样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小结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还应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积极探索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数学应用题的学习与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友红.浅议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6,(15):64-65.
[2]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A版,2014,(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