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活动区材料的大融合

2018-01-14林枫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1期
关键词:融合

林枫

【摘要】开展活动区游戏活动,是摈弃“小学化”教学的第一步,如何让活动区游戏材料做到“一物多玩”、“一物多区”、“一物多想”、“一物多效”的融合贯通,以期达到材料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活动区材料  游戏材料的投放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1-0016-02

活动区游戏活动的开展,是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摈弃“小学化”教学的第一步,如何通过活动区材料的融合贯通,以期达到材料利用价值的最大化。并有利于一群新教师的队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指南》这个大背景。

一、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误区

1.材料投放太单一。

因为没有经验或收集材料的麻烦,有的年轻教师在一个活动区里,只投放一种材料。因为材料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究兴趣,并通过感知、操作获取经验的需要,此活动区无法对幼儿产生吸引力。

2.材料投放显杂乱。

部分教师偏执地认为,材料投放的“多”就是体现材料的“丰富性”,于是在各个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处处体现一个字“多”,但是没有计划,显得多余杂乱。可是,由于材料的杂乱无章,幼儿不知从何下手,带给孩子的是无聊,无所事事,会让幼儿养成做事无头无尾的不良习惯。

3.材料投放成模式。

每个活动区都有它的进区规则,为了让幼儿在活动区中,能遵守活动区的常规,许多教师往往在活动区投放材料时,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便于自己的管理,这样既成的模式无形中影响了幼儿的思维方式。

4.材料投放无价值。

有些目标明确的玩教具投放在活动区中,可因为幼儿参与性不强,幼儿玩的持续性与预期目标差太多,也就失去其价值。

二、活动区材料有效利用的方法——材料的大融合

1.一物多玩,让单一的材料多元化。

通过材料的一物多“玩”体现材料的多元化价值。如:小班生活坊“海绵镂空”,教师提供“海绵”:海绵花朵(海绵上画上花儿的轮廓),海绵饼(上面画不同形状的图形),再投放夹子、镊子、小瓶子(瓶口大小不一)、小盒子(盒子形状不一)、小糖果纸,让幼儿根据“海绵”上的图形,用不同的工具,或者小手指,把海绵镂空,再把镂空出来的海绵,装到不同的装备中,这种低结构材料的投放,目的是培养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并学会使用不同的器械完成不同的动作——“夹”用夹子、镊子夹出、“挖”用手指挖、“捏”用手捏、“塞”、 “装”、塞进或装进大小不一的瓶子、盒子、 “盖”盖上瓶盖或盒盖、“旋”旋紧瓶盖、“壓”、“包”等;而下次又可以让幼儿反过来玩,把镂空出来的海绵染上不同的颜色,镶嵌到海绵花朵或饼干中,还可以在科学区进行玩水、玩沉浮等。

2.一物多区,让呆板的材料活力化。

通过活动区材料的一物多区,体现材料的有效利用。

(1)基于特色资源——把海岛特色的材料,投放到不同的活动区中。平潭作为一个海岛,可以利用其丰富的海岛特色材料,像渔网、贝壳、螺壳、浮球等,做到一物多区。如:在数学区中投放不同的贝壳、海螺壳等,让幼儿进行分类、点数、数数、按数取物、排序、比较物体数量的关系、进行操作理解“加”、“减”的关系等等,这是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也是幼儿常见的材料。同样这样的材料在美工区可以进行装饰,彩绘、涂色、可以进行黏贴画、串接等等。在美工区装饰之后,所有的材料又可以在不同的游戏区出现,甚至在展示区进行展示。

(2)基于幼儿的发展——不同游戏区的材料,进行有效地结合和利用。如:收集完废旧物之后,在活动区中开展各种加工厂,让幼儿学会制作各类糕点——蛋糕、面包;平潭的小吃——鱼丸、天长地久、时来运转、八珍炒糕,各类海鲜(鱼、虾、海螺),收集各类包装纸进行包装不同的食品,让幼儿进行分类,放在超市不同的食品柜、放在海鲜楼、或娃娃家等不同的游戏区中,进行游戏,幼儿对于自己参与制作的“物品”特别感兴趣,也特别爱惜。

(3)基于幼儿表现的活动环境——把幼儿用不同材料创作的各类作品进行展示,从重教师创设到基于幼儿的眼光和双手。收集各班幼儿的作品,以及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的灯笼、月饼、送给爷爷奶奶的礼物等让幼儿参与布置,进行展示。

3.一物多用,让用过的材料最大价值化。

材料的一物多用是体现材料价值的最基本因素,是解决教师日常工作 “游戏玩教具重复制作”、“投放游戏材料利用率太低”两大难题最有效的办法。

(1)同区材料的相互利用。如:中班的科学区“开百宝箱”,教师投放不同的“锁”与“锁头”,让幼儿配对,并开锁。游戏的目的最初是为了让幼儿学会配对,同时发展幼儿小肌肉的协调性,自己找锁头,用锁进行“开锁”和“扣锁”,这是一个幼儿感兴趣的游戏。这样,我们在开锁与扣锁的过程也可设置不同的障碍,比如按数开锁、按物开锁、加减开锁、按形开锁、按色开锁等。

(2)不同班级材料的共同利用。如:为了让每个班级每个幼儿都可以享受各种种资源,我们把美工创意室收集的材料,分为小、中、大三个小仓库,作为大家一起收集废旧材料共同享用的基地。

4.一物多效,让材料的游戏性更明显。

幼儿丰富想象力的培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之一,游戏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中华传统文学故事与户外运动的有机结合,让材料有故事。把幼儿喜欢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里部分故事,创造性地结合在游戏中,充分利用已有的大型器械及其他场地,开展诸如(取保救僧、勇闯火焰山、盘丝洞脱困、险渡通天河、花果山、猪八戒背媳妇、沙僧运粮等)的游戏活动。

结合中国传统的民间游戏和美术课题材料开展一物多玩,提供可以由幼儿自由组合的低结构的材料。如:利用“绳子”开展“收缚魔王”设置“天罗地网”、“跨越魔山”、“三头六臂”、“战胜绳魔”等不同情节的游戏;利用布条、绳子和PVC管、纸卷芯、各种瓶子、小推车、植物园设置的“智取芭蕉扇”、“西天取经”、“花果山”。

(1)发挥游戏材料的游戏性。如:大班的科学区“猜猜泡泡”,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小铁圈,让幼儿猜猜吹出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并进行游戏,吹出的泡泡碰到不同的物体一样吗?让幼儿对着不同的物体进行吹泡泡,有各种的纸张——塑料纸、皱纹纸、毛边纸、蜡光纸、纸巾、报纸、打印纸等等,还有各种的器皿——有色的塑料碗、白色的瓷碗、不锈钢的盘子、会漏水的筛子,以及自己的小手,同伴的手等等,每次的游戏幼儿都要进行猜想、游戏和验证,每一次的游戏幼儿都会有不同的发现。这样的游戏一定是幼儿乐于不疲地玩,对幼儿来说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游戏性。

(2)发挥活动区游戏的游戏性。如把种植区作为一个游戏区进行开展,通过“挖一挖”、“种一种”、“看一看”、“浇一浇”、“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尝一尝”,提供并创设让幼儿感受、接触大自然教育环境,进行科学探索的教育场所,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意识,享受活动的乐趣,体验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的意义。

活动区材料的融合,是幼儿园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把《指南》理论转化为实践,把《指南》的任务在活动区游戏活动中细化、具体化的一种形式,是基于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从而不断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专业发展,以及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融合
两个压缩体融合为一个压缩体的充分必要条件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宽窄融合便携箱TPFS500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融合的工业
“四心融合”架起颐养“幸福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