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一想人生的送别

2018-01-14李晓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年12期
关键词:气场葬礼唐山

李晓

人生最后的归途就是死亡。人生最后的送别,有多少人前去参加,或许不需要生者考虑。

我敬重的一个长辈患了绝症后,在医院的病床上颤抖着手一一写下了可能来参加他日后葬礼的人员名单,一共有20多个人。长辈说:“我认识了那么多人,估摸着能来参加的也就这些了。”据说,在他的葬礼上,他写下名字的那些人一个都不少地来了。还有我老家的一个单身汉张歪嘴,在他70岁生日那天为自己举办了一个“葬礼”。去参加他“葬礼”的人,有乡里的老板,还有村主任,坐在“灵堂”上的张歪嘴感动得涕泪交加。

一个人生前繁华死后凄凉的现象,这些年我见过很多。因为对死者本人来说,从世俗意义上来看,他(她)对前去参加人生送别仪式的人,已经没啥利用价值了。所以有人说,看一看你身边那些簇拥的朋友,想一想在你人生的送别仪式上,有多少人会赶来参加,那就是你的真朋友了。

4年前,本城一个著名作家离世了,一时间,报纸上、网络上刊发的悼念文章铺天盖地、文采飞扬。那些文字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动不已。不过,我却听到一个消息,说是一个纪念文章写得很好的人,其实是很悠闲的,在作家朋友住院期间,他也没啥特殊原因,竟没去探望过一次,他在他的文章里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之情。“遗憾归遗憾”,他终没去参加作家朋友的送别仪式。我在他热烈的文字里,看到了人世荒凉和六月飞雪。

人到中年,我参加亲人、朋友的人生送别仪式已有不少。每一次归来,我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哪怕再顽强的生命其实也相当脆弱,所谓命薄如纸,说的就是死亡的出其不意。参加送别仪式的意义对我来说,就是珍惜当下人生。

一个人的离世对这个纷繁浩大的世界来说,就像森林里一片树叶的凋零。想一想当年的唐山,多少生命一瞬间灰飞烟灭,24万多个生命的集体送别仪式,就是那一场惊天的大地震。有一年,我去唐山,这个在废墟上建立起的锦绣之城建有一个纪念碑,碑上铭刻着地震中亡者的名字,我在那碑前肃穆静思,鞠躬告别。唐山城里到处花团锦簇,我不由得时不时想起那场浩大的生命送别,是那场送别让今日的唐山散发出一种巨大的气场,而这气场正是对每一个逝去的生命给予的敬重。

城市里一个生命的离去,向来都是静悄悄的,仿佛不为人知似的。我在想,是不是城市太大,是不是滚滚红尘淹没了一个生命离开的足音。有一天,我去医院探望一个病人,在楼道里恰好遇到一具尸体被推了出来。楼道里,依然是人声喧哗,依然是一派匆匆忙忙的景象,有人吃着早餐,有人谈论不休。我看见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站在一边,给亡者让道,他的眼睛盯着那裹着的白布单,脸上满是庄重之情。霎时,我对这名老者充满了敬意。

在乡村,每当一个生命离开,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出一个人前去帮忙,而且往往要忙上几天几夜。记得我们村里一个姓魏的五保户死了以后,村干部负责死者的宴席安排、坟墓安置,我母亲也去帮忙了。在死者被送上山安埋的前夜,我母亲竟然在灵堂里哭得肩膀抖动起来,母亲哭着念叨起魏老头生前一点一滴的好来。乡村的土地是深厚的,乡村人的心肠也是宽厚的,哪怕是死者生前与你有再大的仇恨,随着死亡降临,一切都会烟消云散。我们村子里有两家结下冤仇的人,其中一家死了一个人,死者家人看上了那家人的一块土地,说是风水好,想与那家人换地建坟,那家人居然痛痛快快地答应了。一个人的死亡融化了两家人心里的坚冰。

人世上一場生命的送别,就是给一个人画上一个大大的人生休止符。因为再也没有什么比生命更伟大,更让人敬重的了。

猜你喜欢

气场葬礼唐山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气场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唐山香酥饹馇圈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王大根
把唐山打造成为国家级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于丹:好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种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