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初心,终见花开
2018-01-14嵇振颉
嵇振颉
1988年清明节,陈忠实回到西安东郊的祖宅。他泡了一杯清茶,轻轻啜上几口,打开笔记本,写下小说《白鹿原》的第一句话:“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
这部作品在陈忠实的脑海中已酝酿十多载。此前,他一直忙于生計,只得将写作计划搁置下来。一次家里大扫除,他从旧日的手稿中翻出一堆笔记。密密麻麻的小字,唤醒了他心中那段追梦的岁月。陈忠实决心舍弃眼前的浮华与喧嚣,只为响应心中的那份召唤。
那时,陈忠实每月的工资只有150元。为了专心写作,他推掉了所有的约稿。妻子为了照顾家庭,辞去了工作,孩子们都在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每月150元钱的收入,让他们的生活陷入了窘境。
昏黄的灯光下,陈忠实佝偻着腰,在泛黄的纸张上唰唰地写着,他彻底忘记了自己,把自己化作故事中的角色,演绎着一段段悲怆的故事。
这是一项极其孤独和艰巨的任务,其中的甘苦只有陈忠实一个人能体会,没有人能帮得上他,这段路,他只能一个人走。
完成初稿后,陈忠实几易其稿。几年间,他如隐居山林的高士,每天与纸笔为伴,日子过得极其清苦。
有一天,妻子照顾陈忠实吃完晚饭,临返城前,妻子突然停住脚步问他:“要是发表不了咋办?”陈忠实愣了一下,说:“我就去养鸡。”
1992年3月,《白鹿原》最终定稿时,陈忠实只觉得眼前突然一片黑暗,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好一会儿,他长舒了一口气,走出屋子去河堤边坐了许久。他怔怔地看着清澈、和缓的河水,将所有的压抑和憋闷发泄了出来。
回家后,陈忠实立刻把稿子寄给了《当代》杂志社。20多天后,陈忠实收到编辑的回信。读完编辑的回信,陈忠实从沙发上跃起,冲着妻子大喊:“我不用去养鸡了。”
《当代》杂志1992年第6期刊登了《白鹿原》的上半部,一时洛阳纸贵,无数读者给杂志社来信,希望能尽快看到小说的下半部。1993年年初,《当代》杂志第1期刊登了《白鹿原》的下半部,反响依旧热烈。同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白鹿原》,首印1.4万册,4个月后又连续加印7次。迄今为止,《白鹿原》的总印数高达120多万册。1993年,陕西省作协主席改选,凭借《白鹿原》,陈忠实当选为作协主席,直到2007年卸任。此外,《白鹿原》还荣获了具有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的茅盾文学奖。
人生不需要别人来暖场。梦若在,心就是舞台,哪怕周围没有掌声。面对暂时的“冷场”,陈忠实没有怨天尤人,沿着梦想之路坚定地前行,由此开启了一段绚烂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