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2018-01-14陈光光

中州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陈光光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文法系,郑州 450044)

在 “新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背景下,深入研究如何实现“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地位,探讨如何组建新型实践教学团队,无论是对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的建设,还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首次本科教育质量考核验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以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将高等院校基本分为三类:一类是综合研究型大学,主要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二类是专业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三类是职业技能型院校,主要培养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1]同样,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是分层次的,包括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也不相同。高职教育主要是围绕专业办学,培养能够熟练操作的技能型人才;本科教育主要是围绕学科办学,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实际操作的技术人才;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围绕专业研究办学,培养具有专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所以,无论高职教育还是本科教育,本质上仍是应用型教育,本科教育仍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实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上仍应重视实践教学,充分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更新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组建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

实践教学对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特点,并在原有的专科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如何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符合本科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应用型本科建设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一)应用型本科中实践教学的地位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对“应用型本科”的理解与思考,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研究型大学,其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适合需要人才,作为大众教育的产物,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不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创造能力的高端研究型人才,而应当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优秀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地位不仅不应该受到削弱,而且应该大力加强,特别是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成败的关键。

成熟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应用型”在教学上的体现主要表现为 “知识的应用”及“技能化”教学,特别是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需要靠实践教学来完成。总之,实践教学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实践教学是否成功,是否办出特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成功的关键和检验标准。

(二)实践教学团队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德鲁克认为,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2]实践教学团队是指以“团队”理念为指导,由一定数量的具有教学技能和专业操作技能,愿意投身实践教学,为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而相互协作的教师所组成的教师群体。我国高校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开始尝试组建各种教学和科研团队,以此提高教学与科研的质量和效率。实践证明,高校教学团队的组建能够有效克服以往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各自为战、力量分散的状况,优秀的教学团队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专长,而且有利于整合团队力量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攻克难关。可以说,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关键。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促成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与完善和实践教学团队紧密相关,实践教学团队负责设计完善和组织实现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团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三)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在全国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大环境下,多数教师主要精力投在了科研上,对于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热情普遍不高,客观上导致了实践教学整体水平不高。即便有些教师愿意在实践教学环节投入精力创新改革,但是,由于缺乏团队支持,单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往往不易坚持,也很难取得具有较大影响的成绩,对提升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可谓“杯水车薪”。通过组建实践教学团队,由学校或学院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由具有较高水平和能力的“教学名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团队带头人和骨干,吸引其他年轻教师加入,通过“老带新、强强合作”可以增加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横向互动,形成强大的合力,充分发挥团队在实践教学发展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和提高学校或学院整体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出真正符合“应用型”要求的本科人才。

2.有利于克服教师个体局限性,发挥团队合作力量

21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社会分工愈来愈细,高校学科门类也越来越多。传统高等教育中以教师个体为单位、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实践课程的开发、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与组织实施,往往不是某个教师能够单独完成的,即便该教师能够独立完成,但受到个人能力的各方面限制,质量也不高。所以,为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应当组建实践教学团队,由知识和技能互补的教师,通过发挥个人特长和团队成员优势互补,从整体上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有利于带动提高新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优秀实训师资

“互联网+”模式是一种创新型、高效的发展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广大阅读者提供一种非常重要的综合服务平台。因此,公共图书馆管理者一定要充分运用好这一重要服务平台,与新时代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然后,再把“互联网+”思维充分的应用到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发展理念当中,并且还应该积极开拓更多创新型发展思路,以读者服务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持续不断更新和改善公共图书馆发展理念、内容与公共图书馆整体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有效满足更多阅读者的实际需求,把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发挥到最大,并且还要加强图书综合信息资源的整体使用率,进一步推进广大社会民众积极的参与到阅读当中。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引进教师时,只注重教师的职称与学历,对新进教师的实践能力并没有明确提出要求,导致很多高校新进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实践能力不强。这种情况客观上也导致了很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不足,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本身在实践操作方面能力都存在问题,更遑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从实际情况看,教师实践能力的短板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和学校的鼓励还远远不够,组建实践教学团队能够以团队建设为平台,实现团队成员教师的交流互动,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团队的各项具体工作,由团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传帮带,可以有效促进新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其投身实践课程建设的热情,不断提高自身实践业务操作能力,如果能够形成机制长期坚持,必将带动提高新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防止出现师资力量的新老断层,为学校长远发展培养储备优秀的实训师资。

三、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所谓“硬件”建设,是指教学团队成员数量、学历结构、能力与专长、双能教师比例、专兼职比例与结构等;所谓“软件”建设,主要是团队共同愿景、团队沟通与互动、团队精神与文化、团队环境与组织保障、团队自发行为与创造力等。

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是否科学合理,是今后实现团队目标的重要保障。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应当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一)适中的团队规模

团队的组建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团队成员的个体作用,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团队的规模必须与目标的实现相匹配。团队规模过小时,完成任务所需人才的储备量可能不足,每个成员工作量太大,不利于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效率不仅不能提高反而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团队规模过大时,由于成员太多,管理与协调不易,不容易发挥出个体优势,会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难以形成相互信任感和团队凝聚力。所以,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的规模必须适中。有研究表明,高绩效的教学团队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成员控制在12人以内为宜。[3]

(二)合理的团队结构

团队的力量来自于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年龄、经验、个性方面的互补性是实现团队工作绩效的关键。因此,实践教学团队必须具备合理的团队结构。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践教学工作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任务光荣且艰巨,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应当占到团队人数的70%—80%;45岁以上的老教师具有长期的教学工作经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且在专业造诣上水平较高,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技能,还具有广泛的社会人脉资源,在团队中往往起到表率和带头作用,能够起到关键性的协调作用,也应该在团队人数中占有20%—30%的比例。年龄上的梯队更有利于发挥团队的整体实力。

2.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结构

研究表明,异质结构的教学团队更能适应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践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技能和实操经验两个主要的方面。因此,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最好是“双师双能型”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律师、拍卖师、调酒师、茶艺师等,既具有教学技能还具有实操技能。但是,由于教师个人学历和经历的差异,其专业知识领域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当对团队中教师的角色进行合理分工,选择具有相应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承担特定的实训教学工作,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更好地发挥实训团队整体力量。

3.合理的职称结构

职称通常代表着教师在专业领域方面的水平。一般而言,高一级职称教师的专业水准要高于低一级职称的教师,高水平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必须具有合理的职称结构,团队中起带头作用的教师应当具有高级职称,可以为团队引领方向,协调团队成员工作,起表率作用。团队中骨干力量教师承担团队主要的工作任务,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才能基本保证实践教学团队的良好运行。

4.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当具有复合性。所谓复合性是指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双能型教师”要占到一定比例。所谓“双能型教师”是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而言 ,是指那些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既能从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又能从事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教师。“双能型教师”不仅能够承担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行业设置专业的教学,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开展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充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作用。所以,“双师双能型教师”在实践教学团队中应当成为绝对多数,每一位团队成员都应力争成为“双师双能型”教师。

(三)合理的分工与适度的责任

团队力量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能否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并形成合力,因此,合理的分工与适度的责任是优秀实践教学团队的必备要素。团队应当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充分考虑每一位教师的专长和特点,根据最优原则将其配置在最能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准确定位科学分工,既要考虑教师专业领域和技能专长,还要考虑其个性特征,只有知人善任合理分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践教学团队的作用与力量。当然,除合理分工外,每位成员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团队应当通过制定团队规章制度,规定每位成员的基本责任,对不能胜任或者完不成工作任务的教师,应当规定一定的责任,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严重拖累团队目标实现的应当清除出团队,建立人才能进能出、权责统一的高效实践教学团队。

总之,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应当与团队目标相吻合,紧紧围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来设定,既要加强团队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更要注重团队文化和制度等软件建设。实践教学团队的组建是为了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所以,学校或学院应当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学院可以制定实践教学团队的评价标准和奖励措施,但不应过度干预团队内部运行,给实践教学团队充分发展的空间。

四、结语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符合社会岗位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实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也应当紧紧围绕提升本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开展,合理设置建设目标,科学配置资源,最终实现团队教师个人发展与团队共同目标完成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玫.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3(1):5-7.

[2]〔美〕彼德·德鲁克.未来的管理:25位卓越管理大师关于管理的新思维与新技巧[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47-160.

[3]吕改玲.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8:28.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