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防治

2018-01-14赵德杰祝然然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清创糖尿病足溃疡

赵德杰,祝然然,李 晨,刘 明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易并发皮肤软组织感染,尽管近年来人们比较重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其发病率仍为22.2%,发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倍,在糖尿病患者死因中占据第2位[1-2]。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因素众多,治疗难度较大,早期预防意义重大。

1 易于感染的因素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皮肤软组织长期处于高糖状态,利于细菌生长;另外糖尿病患者物质代谢紊乱,全身机能减退,加之糖尿病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导致皮肤营养状况差,皮肤搔痒及感觉迟钝,常因反复搔抓及未被察觉的外伤导致感染[3-4]。王文艳等[2]调查发现,年龄是导致住院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认为与自身免疫力低下、持续高血糖状态以及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密切。王建飞等[5]认为,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与白细胞端粒酶活性降低有关。文博久道[6]对外科术后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感染率进行比较,发现术后糖尿病组感染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对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后发现,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糖尿病病程达到或者超过5年、长期住院、长期卧床是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吴晓霞等[7]发现,医院感染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率增加的重要因素,其中皮肤软组织感染率高达19%,在所有糖尿病院感疾病中位居第三,认为与疾病史、高血糖、住院治疗过程中侵入性操作等有关[8]。研究表明,高糖化血红蛋白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1.52%,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全部病原菌的65.71%,认为高糖化血红蛋白与感染密切相关[9]。王伟铭等[10]认为,应用糖皮质激素短期内可以增强患者抵抗力,但是长期使用会抑制免疫功能,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并发症。而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作用明显,长期使用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几率。

2 治疗

2.1 西医治疗

2.1.1 药物治疗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感染的根源,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主流方法,有研究认为,诺和锐30在糖尿病感染患者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11]。除积极控制血糖外,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感染的细菌谱发生了明显改变,细菌耐药现象愈来愈多。当前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以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2-13]。而佟晓露[14]对150例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和敏感抗菌试验后发现,有47.33%患者感染大肠埃希杆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敏感抗菌试验结果显示,抗大肠埃希氏菌敏感抗菌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王春革等[15]认为,糖尿病患者感染抗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应选择敏感抗生素如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利奈唑胺等。同时在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对比时发现,万古霉素优于利奈唑胺。但也有学者就治疗革兰阳性菌诱发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所使用的抗生素做了Meta分析,发现利奈唑胺疗效优于万古霉素[16]。虽然存在争议,但是目前仍然以万古霉素作为首选用药。张季林等[17]通过表皮干细胞培育技术和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对白花檵木醇提物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性溃疡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是醇提物可以激活Wnt信号通路,进而调控表皮干细胞,最终实现创面愈合。为白花檵木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性溃疡提供依据。

2.1.2 手术治疗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后形成脓肿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在血运良好的情况下,可以彻底清除或切除炎性坏死组织,并充分引流。如果患肢缺血严重,则避免进行过度的局部清创,采用蚕食疗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闫继涛等[18]在口服或注射降糖药物及抗感染的基础上,实验组采取手术措施,包括保肢、截趾、截肢手术。结果实验组感染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认为手术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显著,尤其对于急性期且感染发展迅速的患者,疗效更佳。李小芳等[19],选用蚕食清创和外科清创两种不同的清创方式,并联合阴离子辅料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患者进行干预,结果两组创面愈合率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实验组组织形成时间(9.95±2.10) d和愈合时间(7.85±10.33) d均比对照组组织形成时间(12.30±2.01) d和愈合时间(45.69±12.01)d短,且实验组复发率仅为12%,低于对照组的32%。笔者认为采取适当的清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截肢的风险,而清创时机及范围的把握,是成功的关键。狄海萍等[20]应用组织工程全层皮肤修复技术,对研究组32例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进行修复,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药物涂擦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研究组溃疡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8.23±5.67)d,对照组为(34.28±6.29) d,研究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随访一年研究组患者溃疡创面的复发率为15.63%(5例),对照组为28.13%(9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织工程全层皮肤能够在最佳时间和浓度下为创面愈合提供必要的生长因子,与自身成体细胞相比,其增殖速度更快,且能够分泌必要的细胞因子,与缺损区成纤维细胞相互刺激,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另外还可以分泌机制金属蛋白酶、细胞外基质成分,促进创面的愈合。

2.1.3 其它治疗 除了手术清创以外,大量清创技术及新型辅料的出现为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疮面的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常见的清创技术有自溶清创、化学(蛋白溶解酶)清创、机械清创(包括超声清创水刀以及创面负压治疗等)以及生物(蛆虫)清创等。负压治疗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又避免了因传统清创、换药方法带来的痛苦,还可以根据感染菌种的不同向负压吸引装置中输注抗生素或者氧气等,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21]。各种生长因子的运用也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其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技术引起广泛关注,且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效果明显[22]。岳瑜等[23]认为糖尿病皮肤溃疡阶段,合理选择与应用敷料有助于溃疡的愈合,但是目前没有哪一种敷料能满足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所有要求,且每一种敷料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必须熟悉这些敷料的特点,同时还要考虑皮肤溃疡的特点、患者的需求以及费用等。刘京等[24]对两种不同敷料进行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和凡士林敷料外用,探讨不同敷料对创面闭合指数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研究组7、14、21、28 d的创面闭合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9%。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压氧可以有效促进糖尿病患者皮肤疮面愈合,主要是通过改善组织供氧和患肢血液循环,直接提高组织氧浓度,同时升高动脉氧分压收缩血管,增加静脉对体液的重吸收,缓解组织水肿。同时高压氧还能促进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扩张创面血管,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促进白细胞的杀菌能力[25]。但也有报道称,高压氧治疗不会降低截肢风险[26]。吴让兵[27]将180例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控制血糖,静滴抗生素及碘伏局部皮肤消毒的治疗方法,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疗程均为14 d。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测定并记录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且试验组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递改善优于对照组。我们认为,红光照射确实可以提高局部皮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增强皮肤抵抗力;但是对于严重缺血的患者,尤其是出现严重静息痛的患者,采用红光照射会加快基础代谢,加剧了局部缺血,不利于感染的控制和创面的愈合。

2.2 中医治疗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发展迅速,比较凶险,不及时治疗后果十分严重,近年来临床中未见单独内服中药治疗的报道。而中医外治疗法以其价格低廉、无创、方便快捷等特点,在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上优势明显,被广泛应用。涂宏伟等[28]采用自制中药敷料(大黄、黄柏、升丹、黄连、滴乳石、制炉甘石、冰片、血珀、滑石等)外敷的方法治疗患者52例,西药组则使用山莨菪碱、胰岛素、庆大霉素和生理盐水外敷,结果中药组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认为黄柏、黄连所含的盐酸黄连碱可杀菌、降血糖;滑石、炉甘石能杀菌、保护黏膜;冰片可抑菌、抗炎[29]。诸药合用,共同发挥杀菌、抑菌、降血糖等作用。万宝臣[30]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自拟消毒方(金银花25 g,蒲公英15 g,野菊花10 g,紫花地丁10 g,赤芍5 g,当归10 g,天花粉20 g,丹参10 g,生地20 g)煎汤外洗,治疗糖尿病继续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30例,对照组30例则采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结果治疗组创面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达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我们认为,消毒方清热活血之力强,适合糖尿病急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红肿热痛阶段,符合中医的局部辨证理论。魏朝辉等[31]运用自拟中药油外敷治疗,研究表明中药外敷治疗,可明显抑制糖尿病皮肤溃疡病变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提高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殷学超等[32]运用活血祛腐汤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30例,治愈18例,好转9例,未愈3例。方中应用大量活血化瘀药物,旨在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防止缺血组织进一步扩大。另外还有大量的清热解毒及祛湿排脓的中药,多药合用共奏“脓腐尽祛,新肉顿生”之效。张丹丹等[33]使用三种不同剂量的积雪苷霜软膏,对糖尿病皮肤溃疡的大鼠进行干预,分别观察3、7、10、14 d大鼠的尿量、引水量以及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尿量、饮水量及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其中中剂量积雪皂苷软膏的愈合效果最佳。积雪草拥有促进创面愈合和抑制瘢痕形成的双重功效,肉芽组织学观察比较发现,积雪苷霜软膏能够有效的减少炎性浸润,同时又促进微循环的建立,而中剂量助长效果最佳,但是外用药物吸收率低,改进剂型或许效果更佳。苑海刚等[34]将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下肢皮肤软组织感染伴溃疡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蓬子菜水溶液喷洒创面,对照组则喷洒贝复济溶液,2组均于每日局部换药后喷洒药物1次。结果观察组创面缩小幅度为(24.2±12.3)cm2,对照组为(15.2±6.1)cm2,且观察组创面分泌物明显少于对照组,蓬子菜水溶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且经济适用。殷陵等[35]探讨金创抗菌膏对糖尿病难愈性皮肤溃疡中I、III胶原及MMP-13表达的影响。将造模成功后的健康SD大鼠分为生理盐水组、金创抗菌膏治疗组和对照组。每天每组分别进行换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变化,运用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I、III胶原面积变化。结果金创抗菌膏组溃疡创面愈合及炎症控制效果最明显,认为可能与调控创面皮肤I、III胶原基因及MMP-13的表达有关。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 董海浪等[36]外用四黄散联合静滴抗生素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抗生素组。有研究认为,药物组成中的大黄、黄连、黄柏能有效抑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37]。刘旭阳等[38]利用如意金黄散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脓肿20例,收效满意。认为如意金黄散联合抗生素治疗,抗感染能力或许更佳。王芳[39]为观察湿润烫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部皮肤感染的疗效,将50例住院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分别给予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联合湿润烫伤膏,结果联合用药组平均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且总有效率略高于常规组,我们认为,湿润烫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作用,更适合于进行性发展时期,热象偏重者,所以如果辩证施治,或许效果更佳。李玉等[40]重视心理因素对血糖变化及调节的作用,采用鲜蟾皮外敷加心理干预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25例,缓解患者焦虑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实验组有效率为100%,传统清创换药有效率为80%。心理干预一直以来都是干预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自我修复的有效方法,外用鲜蟾皮也是近年来治疗皮肤感染的新方法,通过蟾蜍皮内有效成分实现抗炎及促进疮面愈合的效果。我们认为,新鲜蟾皮比较湿润光滑,在保护疮面的同时,也为疮面愈合创造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梅世伟[41]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长球囊血管成型术,治疗糖尿病足肢体缺血感染患者30例,结果介入手术成功率高达91.5%,手术总有效率达86.6%,其中手术未成功者仅1例。中药联合手术的方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内服中药的作用主要在于辅助正气,以增强驱邪能力;而介入手术不仅创伤小,且可在短时间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大大提高了疮面愈合率和保肢率。王素枝等[42]运用青黛粉联合红霉素敷料,治疗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40例,共计51个创面,总有效为90.56%,而对照组40例则单用红霉素敷料,共53个创面,总有效率为84.51%。青黛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的功效,与抗生素联用,发挥协同抗菌的作用,更加利于创面愈合。

3 预防

糖尿病患者早期预防,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几率。具体预防措施如下:(1)积极控制、监测血糖。合理控制饮食,加强营养,坚持服药治疗,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监测血糖。(2)避免搔抓及外伤。皮肤瘙痒时避免搔抓,可以涂抹止痒药膏或轻轻拍打瘙痒部位,必要时口服扑尔敏等药物止痒。泡脚温度不超过40 ℃或遵医嘱。尽量避免各种外伤的发生,一旦发生任何外伤,都应密切关注受伤部位的变化,必要时及时就医。(3)皮肤护理。定期涂抹无刺激的润肤露,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裂。李炫谕等[43]研究发现,葵花油可以改善患者血清内氧化还原酶类,从而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皮肤状态,抑制皮肤表面病原菌的数量。密切关注皮肤颜色变化,及时修剪趾甲、老茧、鸡眼等,修剪时应轻柔,避免受伤,必要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4 结语

糖尿病患者的躯体就是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尤其是老年、血糖控制较差或者合并糖尿病并发症者,感染几率更高,而且一旦感染,病情容易恶化,处理比较困难。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即使是很小的感染灶,也应认真对待,时刻警惕异常情况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突然出现发热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首先从感染方面寻找原因,重视血、尿常规及胸片、腹部彩超等常规检查,便于及时诊断和治疗。

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方法众多,目前以西医治疗为主,但是单纯的西药及手术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创伤巨大;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已经逐渐成为糖尿病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治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Suaya JA, Eisenberg DF, Fang C, et al.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nd associated complications among commercially insured patients aged 0-64 year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es in the U.S. [J]. PloS One, 2013, 8(4): 975-975.

[2] 王文艳, 袁小媚, 盛勇, 等. 80岁以上高龄糖尿病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 13(6): 134-137.

[3] Shi R, Jin Y, Cao C, et al. Localization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nd their effect in repair of diabetic foot ulcers in rats [J].Stem Cell Res Ther, 2016, 7(1): 155-155.

[4] Rasigade JP, Dunyach-Rémy C, Sapin A, et al. A prophage in diabetic foot ulcer-colonizing Staphylococus aureus impairs invasivenes by limiting intracelular growth [J]. J Infect Dis, 2016,214(10): 1605-1608.

[5] 王建飞, 曹若琼, 孙阳阳, 等.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山东医药, 2016, 56(27):85-87.

[6] 文博久道. 外科手术对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2016, 96(16): 110-110.

[7] 吴晓霞, 左阿芳, 吴建义, 等.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7,27(22): 5122-5125.

[8] El-Shinnawi U, Soory M. Associations between periodontitis and systemic in fl ammatory diseases: response to treatment [J]. Recent Pat Endocr Metab Immune Drug Discov, 2013, 7(3): 169-188.

[9] 周海侠, 吴晓慧, 王书会, 等.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36(15): 2138-2141.

[10] 王伟铭, 陈洪宇, 刘华锋, 等. 糖皮质激素常见副作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J].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4): 173-176.

[11] 李琳华, 朱鸿杰, 查培金, 等. 用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比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0):90-91.

[12] Liopis F, Gonzalez-Castillo J, Julian-Jimenez A, et al. Review of 1250 episodes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ttended at 49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s [J]. Rev Esp Quimioter, 2014,27(2): 115-121.

[13] Stevens DL, Bisno AL, Chambers HF, et 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2014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J].Clin Infect Dis, 2014, 59(2): 147-159.

[14] 佟晓露. 单纯性与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感染细菌培养与敏感抗菌药物结果的比较分析 [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7): 44-45.

[15] 王春革, 徐彦贵, 王屏, 等. 运用决策树模型对万古霉素与利奈唑胺治疗皮肤软组织感染进行成本-效果分析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4): 1298-1302.

[16] Tsoulas C, Nathwani D. Review of meta-analyses of vancomycin compared with new treatments for Gram positive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Are we any clearer [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5, 46(1): 1-7.

[17] 张季林, 徐彭, 董德刚, 等. 白花檵木有效部位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机制研究 [J]. 中草药, 2017, 48(14): 2907-2911.

[18] 闫纪涛, 王丽娜. 糖尿病足患者手术治疗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43(17): 112-114.

[19] 李小芳, 雷霞, 雷莉华. 蚕食清创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 30(22): 3335-3336.

[20] 狄海萍, 夏成德, 薛继东, 等.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修复糖尿病皮肤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 [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18): 27-28.

[21] Ugurlar M, Sönmez MM, Armagan R,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 treatments of multiple chronic diabetic foot wounds in the same extremity [J]. Foot Ankle Surg, 2017, 23(3): 173-178.

[22] Chen L, Wang C, Liu H, et al. Antibacterial effect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gel derived from subjects with diabetic dermal ulcers in vitro [J]. J Diabetes Res, 2013: 269527.doi:10.1155/2013/269527.

[23] 岳瑜, 冉兴无. 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敷料选择与应用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 36(1): 7-12.

[24] 刘京, 徐曌, 张庚良, 等. 不同敷料对糖尿病足感染患者创面闭合指数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 27(21): 4880-4883.

[25] 邱惠芝. 高压氧治疗对0~1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效果 [J].四川医学, 2015, 36(10): 1440-1443.

[26] Margolis DJ, Gupta J, Hoffstad O, et al. Lack of effectiveness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ulcer and the prevention of amputation: a cohort study [J]. Diabetes Care, 2013, 36(7): 1961-1966.

[27] 吴让兵. 红外线照射对糖尿病足部感染患者局部微循环及感染控制的效果观察 [J]. 四川医学, 2017, 38(4): 412-415.

[28] 涂宏伟, 许成蓉, 郑涂芳. 外用中药治疗糖尿病患者皮肤化脓性感染临床分析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4):3511-3513.

[29] Almeida JR, Souza GR, Silva JC, et al. Borneol, a bicyclic monoterpene alcohol, reduces nociceptive behavior and in fl ammatory response in mice [J]. Scienti fi c World Journal, 2013:808460. doi:10.1155/2013/808460.

[30] 万宝臣. 自拟消毒方治疗糖尿病急性皮肤感染的临床研究 [J].河北医学, 2016, 22(6): 1019-1020.

[31] 魏朝辉, 吴向东. 中药外敷辅助治疗对糖尿病皮肤溃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TNF-α和IL-6的影响 [J]. 北方药学, 2017,17(9): 50-51.

[32] 殷学超, 郭佳堂, 曹乃堂, 等. 活血祛腐汤外洗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30例 [J]. 江苏中医药, 2011, 43(8): 56-56.

[33] 张丹丹, 张涵, 赵久凤, 等. 积雪草总苷对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的促愈合作用研究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7, 52(8): 643-648.

[34] 苑海刚, 薛凤, 赵钢. 蓬子菜水溶液对糖尿病患者皮肤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医药信息, 2016, 33(2): 87-88.

[35] 殷菱, 唐莉, 石镁虹, 等. 金创抗菌膏对糖尿病难愈性皮肤溃疡中I、III胶原及MMP-13表达的影响 [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 39(3): 237-238.

[36] 董海浪, 于一江. 四黄散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24例 [J]. 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31): 72-73.

[37]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一部) [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23.

[38] 刘旭阳, 李运启, 王兴哲, 等. 如意金黄散外用治疗糖尿病合并皮肤脓肿20例 [J]. 河南中医, 2014, 34(10): 1996-1997.

[39] 王芳. 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疗效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5(28): 122-122.

[40] 李玉, 张晓义, 施美娟. 糖尿病皮肤感染鲜蟾皮治疗中焦虑抑郁评估与心理行为干预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34-36.

[41] 梅世伟. 活血化瘀药联合长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评价 [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 28(1): 1-7.

[42] 王素枝, 牛拥军. 青黛粉联合抗生素治疗糖尿病皮肤感染疗效观察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 6(1): 24-25.

[43] 李炫谕, 栗东生, 敖丽丽, 等. 糖尿病患者应用葵花油预防皮肤感染的效果与机制研究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26(3): 617-619.

猜你喜欢

清创糖尿病足溃疡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清创消毒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记蓝戈医药用品(北京)有限公司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都是“溃疡”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