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研究

2018-01-13郝坤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股权集中度

郝坤杰

[提要] 费用粘性现已跻身管理会计热点研究领域,但是关于山东省上市公司费用粘性产生和调控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山东省上市公司中自由现金流量是费用粘性的产生条件,控股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可以抑制费用粘性水平。

关键词:费用粘性;自由现金流量;股权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F23;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2月25日

引言

传统成本性态模型为y=a+bx,其中a、b为常数,该性质决定了成本总额边际变化率同变动成本的边际变化率仅和“b”有关而与固定成本“a”无关。即业务量x每增加1%,成本总额“y”应会随之增加C1%,业务量“x”降低1%,成本总额“y”应会随之减少C2%,且C1=C2。但经验数据研证明,通常情况下C1>C2,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其为“粘性”。“费用粘性”表现为企业费用在业务量上升时的边际增加量高于业务量下降时的边际减少量。

基于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视角,费用是由于企业主体为了取得收益而对资源的损耗。但是,事实上企业费用的产生并不一定会按预期产生對应的利润。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管理层在自利的驱使下获取过度的个人利益而侵害了公司利益,保留过剩的自由现金流来便于自己隐性福利或掩护在职消费等。根据我国会计制度中三大期间费用的核算范围和特点,管理费用的发生较难精准的界定,便于暗箱操纵,因此对费用粘性更具影响作用。

2015年山东A股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9,166.08亿元,占全省GDP的14.55%。但是,山东上市公司还存在着亟待改革完善的地方,比如2015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166.08亿元,同比减少1.2%。山东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特选取齐鲁证券中山东样本进行分析。

一、费用粘性研究现状及意义

费用粘性的研究为传统成本性态理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延伸空间。

(一)费用粘性的提出。ABJ(2003)通过对“销售费用、一般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数据分析显示业务量增加1%,费用增加0.55%;业务量减少1%,费用减少0.35%。该结果显示美国上市公司费用的不对称性,存在“费用粘性”。继ABJ后,以孙铮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相继验证了我国企业费用粘性的存在。

(二)费用粘性的理论分析。国内研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契约观”、“效率观”和“机会主义观”。Banker(2010)将其成因归结于调整成本、管理者预期以及委托代理,从实质分析两种观点基本出发点一致。

(三)费用粘性的影响因素研究。Subramaniam和Weidenmie(2003)实证分析得出,制造业企业费用粘性最为突出。在国内,万寿义、王红军(2011)进行了行业特征及地区发展要素对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罗宏、曾永良(2015)提出产权性质对企业费用粘性影响效果显著。

本文立足于山东省上市公司,分析费用粘性产生的充分条件及调控因素。

二、管理费用粘性假设的提出

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表现出自利动机,而企业留存的现金类资产流动性最强,这类资产的存在更便于绕开约束机制实现随意支配,因此管理层可能选择尽可能多的留存现金,扩大对易变现资产的控制权,谋取私利,从而容易出现费用粘性现象。本文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来表示管理层自利动机(Jensen,1986;Shleifer、Vishny,1997;Richard,2006;Chen,2008)。自由现金流量主要从两个角度作用于费用粘性:其一,企业要维持正常运营,必然要留存一定的自由现金以备不时之需,以备抵抗市场经济变化或运营中的波动;其二,如若企业留存过多的自由现金,那么管理层的自利动机可能会诱发其为了擭取更多的利益而大幅增加隐性消费,从而增加费用粘性。鉴于已有研究结果,本文按营业收入升降,把样本进行分组。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营业收入上升时,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呈现正相关;营业收入下降时,自由现金流量与费用粘性呈现负相关。

据现代制度经济学,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激励和约束。据已有研究证明,控股集中度对经营者监督有重大影响,其原因是随着持股比例的集中,控股股东对经营者主动监督的积极性更高,实施监督的意愿更强,监督的力度也会更大。因此,认为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的提高,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监控力,是代理冲突的有效约束手段。据此提出假设2:

假设2: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程度越低。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及数据来源。本文样本选自齐鲁证券地域分组中,山东省2014年12月31日前A股上市的142家公司2014~2015年度的财务报告数据,获得142个观测值,其中营业收入增加样本是78个,营业收入减少样本是64个。

(二)模型与变量定义

模型:FYNX=α1+β1ZYXJ+β2CGBL+β3ZCZZ+ε

其中,FYNX=(本期管理费用/上年管理费用)-(本期营业收入/上年营业收入),为因变量;自变量分别是ZYXJ、CGBL,ZYXJ=自由现金流量/年末流动资产;CGBL为第一大股东持有比例;控制变量是ZCZZ,为总资产周转率。

模型中,以管理费用变动幅度与营业收入变动增幅的差额来衡量费用粘性,主要是考虑到山东省大部分企业中管理费用项目的可操控性最强;选择资产周转率作为控制变量,是在此排除不同类型的行业企业产生的差异。

四、实证研究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考虑到因公司营业情况不尽相同,费用的管控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将样本按营业收入增加与否分为三组,即总样本组,营业收入增加样本组,营业收入减少样本组。首先,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来看,三组样本FYNX的中位数均大于0,可见山东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费用管理不严密的问题,从而费用增加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其次,三组样本中,FYNX中位数在营业收入增加组最高,说明营业收入的增加,更容易出现费用粘性。同样,ZYXJ变量中位数也是营业收入增加样本组最大,营业收入减少组最小,这说明随着营业收入的增加,FYNX有增加的趋势。

(二)回归分析。对三组数据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及相关检验,经过数据分析及验证,总样本组、收入增加样本组明显存在异方差。

三组数据中R2分别为0.883、0.876、0.893,可见R2都趋近于1,但是均没有达到0.9以上,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本文在做数据分析时,仅选取两个会计年度数据的样本数据,数据量缺乏;另一方面由于数据精确性等问题,难以保证有很高的拟合精度。通过比对三组数据,数值显示收入增加组FYNX截距最大,数值是2.168,sig值0.019,其中ZYXJ系数为1.052,CGBL系数-0.051,ZCZZ系数0.248;收入减少组截距最小,数值为1.144,其中ZYXJ系数为0.028,CGBL系数-0.02,ZCZZ系数0.738。总样本组FYNX截距介于两者之间,数值是1.650,其中ZYXJ系数为0.148,CGBL系数-0.051,ZCZZ系数0.248;表明在收入增加时,费用与收入上升幅度的差额,显著大于收入减少时的差额。三组回归分析中,sig(显著性)都小于0.05,验证了山东省上市公司“费用粘性”的存在。

在两个观测变量中,ZYXJ系数在营业收入减少组中为负,但是在营业收入增加组中却为正,总样本ZYXJ系数小于0,说明自由现金流量对费用粘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三組中ZYXJ系数的sig.小于0.05且接近0.01。假设1得到验证,从一定程度上显示自由现金流量对费用粘性的影响作用。

CGBL(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系数数值均小于零,并且显著性水平都小于0.05,但是却趋近0.01,说明不管营业收入变动方向如何,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对管理费用的监控力度也增加,此结果验证了假设2。

(三)稳健性检验。为确保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把样本数据按照营业收入变动方向进一步分为两组,分别对两组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收入增加组的费用粘性明显高于收入降低组企业的费用粘性,说明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五、小结

据以上经验数据分析得出,山东省上市公司费用粘性客观存在。收入增加,利于管理层扩大现金管理权,自由现金流量随之增加,自利空间加大,继而管理费用增幅扩大;收入下降时,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会随之下降,出于业绩考虑,管理层会自我约束,继而费用管控收紧。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有助于降低费用粘性。另外,通过资金周转速度这一控制变量的分析,可以看出资金周转较迟缓的企业费用粘性更大,更应加强费用的控制。

公司治理中,建立并完善自利行为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严密的控制流程和严谨的稽核机制,有效控制管理层随意行为,确保费用的合理合规消耗,调控管理费用粘性;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股权适度集中,激发大股东在公司监管中的积极性;合理利用并降低过剩的闲置资金,规范费用的支出标准和审核流程,从而降低费用粘性,提升利润空间,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万寿义,徐圣男.中国上市公司费用粘性行为的经验证据——基于上市公司实质控制人性质不同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4.

[2]秦兴俊,李粮.公司治理对经理人自利动机与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J].当代财经,2014.2.

[3]罗宏同,曾勇良.外部审计、产权性质与费用粘性[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股权集中度
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
政府补贴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
基于TIROLE 可变投资模型的最优资本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