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人教版英语教材阅读问题的设计与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8-01-13亓军军黎应吉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

亓军军+黎应吉

摘 要: 本文以Bloom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问题设计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影响。问卷调查对象涉及150名学生和29名英语教师,而访谈涉及5名资深教师。研究发现,问题设计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是效果有限。教师在使用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时候,可以调整问题设计,实现目标。此外,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很多方面显得陈旧,阻碍了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高级思维能力 问题设计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

1.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和执行要“重视共同基础,构建发展平臺”。“共同基础”自然指学生要有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形成一定的英语素养。而“构建发展平台”则强调提高学生提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步骤地促进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1]。其中,“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有步骤地促进学生利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对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对信息进行简单处理,还要具备高级思维能力,利用英语进行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作为重要课型,阅读课在训练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阅读课的展开,离不开阅读材料和阅读问题的设计。高中英语教师最常采用的阅读教材就是课本。人教版普通高中英语教材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英语教材之一,在中国外语教育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本研究针对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中的阅读理解展开,探讨其问题设计对高级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并探究提高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方法。

2.高级思维能力的定义及内涵研究

目前教育学中,广为接受的高级思维内涵界定是根据Bloom学习目标分类中对教育目标的分类而制定的。Bloom[2]将教学中学习目标分为六类,从低到高依次是:

(1)知识(knowledge)是指需要记忆的知识的学习程度。

(2)领会(comprehension)指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明白他们交流的内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材料或包含于材料中的观念。

(3)应用(application)指将已知的抽象概念应用于不熟悉的问题情景。不同于“领会”,“应用”是指学习者在没有习得问题解决模式的情况下,正确地将原理或概念应用于新的情景。

(4)分析(analysis)是将材料分解为构成它的部分,并考察各部分的关系和组织方式。分析有助于更深刻地领悟,而且为评价奠定了基础。

(5)综合(synthesis)是将要素和部分合成整体,形成原本未有的模式或结构。该过程将既有的经验与新的材料相结合,重构成新的、更完整的整体。

(6)评价(evaluation)是对思想、作品、解决方案、手段、材料等进行价值判断,涉及利用准则和标准评估事情的准确度、有效性、经济型或满意度等。

依据Bloom学习目标分类理论,问题可按照目标分类为以下几类:元认知问题、评估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分析型问题、应用型问题、简单问题、回忆型问题和课堂管理型问题[3]。应用型问题、简单问题、回忆型问题和课堂管理型问题属于低级思维问题,其余属于高级思维问题。

T. Kerry[4]认为课堂管理型问题简单问题和回忆型问题都属于低级思维问题,而评估型问题、综合型问题、分析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属于高级思维问题。在教材编写中往往不考虑课堂管理型问题——本文也不探讨这类问题。

3.研究方法和过程

为开展定性研究,本研究还分析了教材中不同类别问题的数量,还设计了三个研究工具: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针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和针对教师的访谈设计。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问卷主要考察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设计有否有助于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和不同思维层次的问题设计的比例是否合理。两个调查问卷都采取5分制,1分为最低,5分最高。

3.1教材问题设计研究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某册教材,对其中的阅读问题进行了统计,统计工具为Excel软件。

表1 人教版英语教材阅读问题类型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材在问题设计时偏向于设计低级思维能力问题,对于高级思维能力的关注度还不够,而且人教版教材中设计的高级思维能力问题主要集中于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估型问题和元认知型问题所占比例较小。

3.2调查问卷研究

学生调查问卷的对象是贵阳某高中随机抽取150名学生。教师是该中学英语教研组高三和高二的全体教师,共计29名。学生调查问卷发放150份,回收105份,其中有效问卷103份,回收率70%,有效率90.10%。教师调查问卷发放29份,回收29份,有效调查问卷27份,回收率100%,有效率93.10%。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本研究利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展开对数据的处理。

研究发现,在考察每种类型问题的数量时,高级思维问题数量的平均值为3.20,低级思维问题数量的平均值为3.31。分开来看,每种类型的题目数量均在3.3上下。在对高级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上,略有差距:高级思维问题的作用的平均值为3.33;低级思维问题为3.18——差异不是很明显。也就说,学生认为,高级思维和低级思维的问题都有,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在整体上是认同教材中的问题设置对各种思维能力都有促进作用,但是认可度不高。也就意味着,人教版英语教材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高级思维能力和低级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有限,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教师调查问卷统计发现,教师对于教材中阅读问题的使用率的平均分为2.96,折成百分比为59.2%,而方差为1.07。这说明教师对于教材中阅读问题的使用是有机挑选的,并不是完全依赖于教材的。使用率的方差为1.07,反映出不同的教师对于阅读问题的使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整体难度上,教师的观点和学生相近,教师认为总体难度为3.30,学生认为总体难度为3.13。在促进高级思维能力上,教师和学生的观点相近,教师为:3.48,学生为:3.24。但从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级思维能力问题的数量比为2.86,略高于低级思维能力问题的2.77。作用对比来看,高级思维能力问题对高级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为3.04,与低级思维能力问题的3.03持平。其中应用型问题被认为对高级思维能力的促进作用最小,而最大的为分析型问题。回忆型问题数量上最多,最少为应用性问题和评估性问题。但整体来看,各个数据差距很小。在教师调查问卷中,本研究还调查了老师上课时对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关注,平均值为3.44,证明教师对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还是有一定关注的。

综上,教师认为简单问题(即:需要学生对课文内容或话题做出解释说明的问题)、回忆型问题(即:对课文信息寻读或回忆就可以完成的题目)和分析性问题(即:需要学生分析课文话题、内容或结构的问题)最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综合性问题(即:需要学生综合全文或者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的问题)和元认知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方法和策略的问题)的作用基本持平。应用型问题(即:有利于学生的写作或口语交际的问题)和评估型问题(即:需要学生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的问题)促进作用最小。在数量上,教师认为综合型问题和分析型问题是最多的。

3.3教师访谈

我们发现,教师和学生对于教材中各种类型问题的分布估计,与本研究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问题的分类和调查有很大出入。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高级思维能力问题在阅读问题中所占的比例尚可,并不是十分偏低,教材分析的结论是偏低。而且教师和学生都认为低级思维能力问题有助于增强高级思维能力,甚至回忆型问题的影响作用都在3.15以上。可见,学生和教师对于高级思维能力的认识不足。

为了进一步探清事实,本研究还设计了一个教师访谈提纲,访谈了五位老师。五位教师中男教师2名,女教师3名,教龄都在20年以上,高级教师3人,特级教师2人。

访谈发现,部分老师对于高级思维能力认识不足,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应试思维的角度,甚至有一点僵化。另外,教材的阅读内容对于问题设计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也是有很大影响的。一受访老师提到,人教版教材过于陈旧,内容简单,语言不十分规范,对于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是有影响的。

4.在阅读教学中促进高级思维能力的方法研究

在实际教学中对阅读问题的设计主要体现在教案的设计和实施上。为此本研究展開了两项研究:资深教师访谈研究和资深教师教案研究。访谈问题主要是根据阅读课上课实际、结合Bloom的目标分类理论而设计的。教案主要收集了这些资深教师阅读课的教案。选了5个话题,每个话题选了四个老师的教案进行分析。通过访谈和教案,本研究发现,为了提高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英语阅读问题在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原则:

第一,多重思维能力都要兼顾。应当有一部分题目关注低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高级思维能力的训练也不能偏废,过度强调低级思维能力会使学生缺乏兴趣,对于阅读训练的参与度降低,所以应当关注高级思维能力训练。

第二,问题设计要形式多样化。上文提到,设计题目时如果不能兼顾所有的思维能力,那么最好能够关注不同思维能力中的若干项。因此,在题目设计时,要适应不同能力训练的目的,不能千篇一律。在教材编写时,编写人员最好能够吸收一线教师的一些做法,使问题设计多元化。

第三,重视引导,层层深入。为此教师和教材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并做好适当铺垫,防止问题过难或有难度的问题过于突兀,因此引导十分必要。在设计问题时,不同问题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体系化,避免杂乱无章的设问。

第四,重视元认知问题的设计。涉及教材编写时,应当重视对元认知问题的设计。但是元认知问题的设计并不是十分容易的,在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反思和监控。

5.结语

教师在阅读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手段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提升,不一定仅限于教材中的阅读问题和应试化的教学模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高难度问题展开时,要注意到对学生的鼓励和支持。研究还发现,教材中阅读问题的设计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关注度有限,教师设计阅读问题时这一方面有待加强。

另外,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依靠阅读问题设计,还受到阅读文本本身的影响。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话题过于陈旧、内容老化、语言不规范,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所限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Bloom, B. 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Goals. Handbook I: Cognitive Domain[M]. New York: David McKay,1956.

[3][4]Kerry, T., Explaining and Questioning[M]. Cheltenham: Nelson Thornes, 2002.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的深度备课略论
对EEPO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