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探析

2018-01-13魏鸣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魏鸣

摘 要: 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心理活动中较为活跃的因素,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课程标准明文规定的国家课程,是中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而且是一门理论性、思想性很强的学科,然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探讨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策略中的不足,分析产生的原因,把美国、日本的思想政治課堂激趣方法与我国进行比较,总结出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意见建议,从而为我国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完善做出努力。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教学方法 兴趣策略

赫尔巴特认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皮亚杰提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这一课题一直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所重视。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课程标准明文规定的国家课程,是中学的主要学科之一,然而由于它理论性、思想性强的性质,以及以往教学方法运用的某些失当等原因,导致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上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分析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现状与问题,结合国内外培养策略进行对比,对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策略提出建议。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从整体上看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各方面注重培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意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以往相比有所改进。重庆市江北中学的耿向林在《重庆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问题调查》一文中提到,各教育机构、组织部门和学校都加大了对思想政治课的管理和评估力度,并在文件精神指导下开展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①。就笔者实习所在的学校——佛山市第一中学而言,也可看出教研所、教育局、学校等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学校会定期开展校园开放日活动,进行“同课异构”、“接力授课”等比赛。在活动过程和教学点评中更重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是单纯地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在《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中,吉林大学的孙琦通过对长春市某高中的思想政治课进行相关调查研究,总结出长春市某高中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有所改善,教学内容不再以知识点的方式呈现,而是注重运用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和书本相关知识结合的教学方法②。

由此可见,从总体上而言,我国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观念在不断普及,方法在不断完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仍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还有待提升。吉林大学孙琦在长春某高中进行问卷抽样分析发现,玩手机的中学生所占比例为28.3%③。综合实习经历及前人研究结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上给予的重视仍然不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该门课程给予的重视仍然不足,缺乏相关经费的投入和学者、老师对该学科学习兴趣策略的研究。另一方面,体现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往往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重视成绩而轻视方法,导致课堂教学忽视学生感受,盲目遵从教材练习册而课堂气氛不活跃。

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循守旧,缺乏创新。

在重庆不同中学的问卷调查中显示,教学方法选项中“讲授法”“经常用”占100%,“讨论法”“经常用”占62.1%,“社会实践活动法”“从不用”为41.4%④。且调查显示目前各中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新课改的要求仍然相距甚远,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存在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在问卷调查中“多媒体经常使用”这一选项的勾选只有8人。邓燕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探究式教学现状与对策——以从化市两所中学为例》中也提到“有将近80%的学生表示对目前的学习方式不喜欢或喜欢程度一般”。既往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法仍然没有改变。

3.教学模式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不紧密。

在重庆各中学问卷调查中,“认为理论太抽象”占50.7%,“老师讲得太枯燥”占36.3%。在必修一《经济生活》和必修四《生活与哲学》这类教学内容中,存在许多名词概念需要老师加以解释。然而一些老师偏重于照本宣科,不把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强调死记硬背、答题模式,而忽略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于农村中学来说,教材内容的编写更多的是接触城市学生的生活而远离了农村学生的实际,导致农村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过程中缺乏认同感和趣味,增加学习困难。

二、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的国内外比较

本文选取美国和日本的思想政治课兴趣培养现状作为比较的对象,一方面,是有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借鉴之处。另一方面,日本与中国同处于亚洲,文化渊源、历史人文等各方面文化底蕴都有相似之处。

(一)美国中学相关课程兴趣培养现状。

开设“社会学科”课程是美国中学公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习该门课程中,教师通过整合各门学科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形形色色的主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调查、实验、讨论选题的答案。教师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只是作为引导者,协助学生完成研究报告。在选择题目时,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调查活动要有社会现实性,重视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因此,由于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内容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能独立自主地探究实验,而不是被动地听从老师指挥,因此在美国的公民教育课程中学生普遍学习兴趣浓厚,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就美国学校的课堂教学方式而言,美国课堂中师生交流的方式比较轻松、自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谭羽非2008年在美国访问时发现,美国的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课,举手回答,有些问题即使非常浅显,教师也耐心给予解答”⑤。这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以及老师边回答边启发式提问的教学方式,促使师生时间积极地互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但是,谭羽非教授指出,由于课堂环境过于轻松,谁都可以随时插话,也导致美国的课堂纪律松散,经常出现许多我们认为有违课堂纪律的现象,如随意进出教室、学生在上课时吃东西,等等。

(二)日本中学相关课程兴趣培养现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国内学校开设了名为“道德时间”的道德教育课程。与美国公民教育课程相似,日本的道德课程主要是通过组织策划相关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在课堂上,日本道德课主要通过老师讲解、学生讨论、播放录像、唱歌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进行教育,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作为主要方式,课程评估通常不涉及分数,因此为学生减轻了压力。西南大学的田如琼在《日本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特征》中提到:“日本的中小学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与他们兴趣有关的问题而显得异常充满生机。”⑥日本还倡导在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对中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组织课外校外的参观展览、鼓励学生在课外调查选题都是教育途径之一,使得课程更贴近学生实际,从而获得他们的认同感,发挥学习主动性。

三、意见与建议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可初步得出,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主要由外界因素引起,笔者根据研究所得的原因分析和国际经验的比较总结,提出对培养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策略的一些意见与建议。

(一)社会、学校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的重视。

很多学校把中心放在数学、物理等高考占分比例大的学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经费投入不足,新型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得不到推广。许多省份初中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是开卷考试,这一举措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是会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只有社会和各个学校对思想政治这门学科予以重视,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例如,教育部门应该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完善教学措施,为思想政治学科发展提供保障。又例如,学校可以在中学课程中增加思想政治科目的课时数量,引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二)积极改进教学模式。

中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老师。过去一味采用“讲授法”、“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综合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框题时,可以借助日本道德课堂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根据提出的问题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小组互动探究、独立撰写报告等形式解决,而不是全部内容都由老师课堂上进行讲解。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因此解决时学生也会更加投入。同时,如今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的教学模式,这些新型教学模式也可以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中。笔者实习期间在讲授必修一《经济生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这一框题时,对于企业如何经营成功这一问题,通过在课堂上播放海尔2011年企业宣传片,让学生感受这些年海尔经营成功的相关因素,从而总结出答案。在课堂上适当播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音乐,或者展示相关实物,都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

(三)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生活化教学。

针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强把书本理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意识。只有将书本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动态相结合,与社会时事热点相融合,才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适当借鉴日本和美国的做法,把教学延伸到校外,在生活实践和实地调查中获取书本上的知识,通过户外活动放飞学生的心灵。例如,在讲解传统文化的几种基本形式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当地的一些传统建筑和文物展览馆,加深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其次,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国际时事、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教师上课时可以善于抓住学生渴望了解时事的心理,把教学内容与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适当地结合起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习惯。

(四)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只有老师懂得尊重每一位學生,把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学生才有勇气发表看法,才有信心思考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是成为灌输的机器。例如,老师可以每节课利用十分钟时间选定一个国内外时事热点供学生上台自由发表看法,鼓励学生放下顾虑积极参与,老师在结束后做出适当的点评。但是,民主宽松不等于放纵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固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老师还是应该加以指正。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的借鉴上不能全盘照搬美国的教学方法,应该结合我国的国情推陈出新。

注释:

①④耿向林.重庆市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与问题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262,265.

②③孙琦.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3:9,9.

⑤谭羽非.试析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49.

⑥田如琼.日本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四个特征[J].现代小学教育,2005(5):1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PBL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路径探究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