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概论”课课程设计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及方法创新

2018-01-13刘秀峰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概论问题意识

刘秀峰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发展,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概论”课作为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时最长、理论性最强、和社会发展最关切的课程,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为指针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不仅有利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整体改革和创新提供某些经验和依据。

关键词: 问题意识 问题导向 “概论”课 课程设计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发展。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内涵

这里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不是简单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就其内容而言,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积极应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二是注重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三是对重大理论和社会问题的积极回应。

二、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建构“概论”课教学的重要意义

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建构“概论”课实践,不仅契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是当前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必由之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最大问题是理论和实际脱节,面临的最大考验在于如何满足新时期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需要。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效果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吸引力与公信力。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实践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抓住当前主要社会问题就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在思政课教学中抓住这些主要问题,不仅打通课程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通道,而且为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正确认知的形成提供重要的载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时最长(108学时)、理论性最强、和社会发展最关切的课程。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为指针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不仅有利于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增强,而且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整体改革和创新提供某些经验和依据。同时,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升,特别是有益于大学生正确认知当前各种社会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的课程设计

1.“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课程设计目的。以“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范式体系指导“概论”课课程教学实践改革,旨在立足“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同当前社会现实问题的互动和对党的重大理论的回应,实现教学方式、手段同大学生课程行为习惯的对接等,提高“概论”课课程教学的吸引力,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课程设计的维度分析。在“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课程设计应从三个维度进行。

一是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强化课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更是“概论”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生机的前提和基础。“概论”课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如果课程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概论”课就失去吸引力。

二是积极回应党提出的新近重大理论问题,确保党的重大理论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党的重大理论及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课程的本质要求,是课程理论与时俱进的重要环节。

三是使学生明晰本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解释不好这些问题,课程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

建设“问题”资源库,为“问题意识”下课程设计及具体实践的开展奠定基础。立足上述三个维度,开展“概论”课具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微观指的是以两学时为单位的课程设计。

3.“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的课程设计需解决的重点问题。这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三:

(1)“问题意识”下“概论”课程相关教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提炼。相关教学资料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现象、事件等;二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三是党的重大理论,如党的会议精神及相关专项活动等;四是当前具有影响力的各种社会思潮。对这些资料进行加工并形成可以供课程教学应用的案例、社会实践题目等。

(2)“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下的“概论”课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设计是增强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在“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进行“概论”课的重新设计,不仅指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而且包括具体每个章节的课程设计。

(3)“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的教学方法研究。恰当的教学方法是课程设计落到实处的重要载体,也是课程教学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途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立足问题的特质,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

4.具体实施方案。首先,进行相关基础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提炼。相关基础资料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具有典型性的社会现象、事件等;二是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三是党的重大理论,如党的会议精神及相关专项活动等。材料搜集完成后,按课程讲授内容章节进行归档。同时对同一章节的材料进行提炼,使其以案例形式存在,并按和教材贴合的及典型性进行编号排序,以数据库或文本库的形式保存。其次,对本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课程行为习惯、课程需求等进行简要的调查分析。调查目的在于摸清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明确学生本课程学习的需求,以为适当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指导。再次,在上述两项基础上,结合课程内容探求合适的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方式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最后,进行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指的是一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微观层面指的是以2学时为单位的课程设计。endprint

四、“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的方法创新

新媒体的应用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理念下“概论”课的方法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立足于大学生实际和高校新媒体舆论传播的特点,运用新媒体增强高校“概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从课上和课下两个层面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培育意见领袖,聚焦“关键少数”。在新媒体环境下培育意见领袖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家广泛讨论,这里不展开论述。但需要指出的是,在高校具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培育和发挥学生中的意见领袖,而且要积极努力使一线思想政治工作者充当意见领袖,如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理论水平较高、和学生接触密切等一系列优越条件,易于将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真切做到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即以行动换真情。二是不断提高应用新媒体的能力,打好基本功。

2.始终坚持思想引领,奉行“内容为王”的建设规律吸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教育实践的依托,也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在运用新媒体中,奉行“内容为王”要在内容选择上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導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意识性和导向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内容的选择需要短小精炼,在这种情况下,内容组织中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才能凸显教育目的。二是立足学生情感需求与解惑需要。情感需求可称之为心灵鸡汤,解惑需要则是立足现实社会问题。三是开阔视野,接触新知。了解外界是大学生群体的内在需求,可以精选一些名家讲座等优质资源供学生饱尝。四是要坚持与时俱进。即所选取的内容要体现当前时代特色、围绕当前人民生活,简言之,今天人与当前事。

3.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网上与网下、新媒体与课堂间的互动推进。新媒体舆论的传播速度与媒体外讨论的力度呈正向互动作用,所以要积极利用好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不失时机的引导与讨论是必要的,使课堂和新媒体互为延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4.遵循新媒体的传播时效与传播方式,发挥新媒体的特点。利用好新媒体,必须遵循新媒体自在传播规律。首先,新媒体的信息特色在于简洁、及时性和快速更新。在利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不能采用高压强化式的反复灌输,而要采用“滴灌法”,少量、间隔、持续,追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其次,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及时性的交流特点,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新媒体不断关注、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随时回应、解决大学生日常存在的问题,是建立情感纽带、产生信任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小、落实的必由之路。再次,要积极利用新媒体距离性交流的特点,搭建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自主性越来越强,费莱雷在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倡的主体间的平等“对话”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所乐见的方式。QQ、微信、微博等空间隔绝的即时交流媒介为大学生敞开心扉提供了平台,有助于通过主体间的“对话”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

参考文献:

[1]冯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4-6-10.

[2]保罗·费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LNZYJG2015015),2016年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教研究项目(GHYB16007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概论问题意识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