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相的迷雾

2018-01-13李峰

文教资料 2017年27期

李峰

摘 要: 在二十世纪中晚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股政治电影拍摄热潮,本文通过对政治电影概念的阐述,回顾了其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析了政治电影的四个种类,结合对《总统轶事》电影语言和主题内容的分析,帮助观众看到政治电影这个艺术载体所折射出的西方政治活动,认识到西方政治体制运作的四个基本原则,由此读者可以进一步体会到西方政治的独特性。

关键词: 政治类型片 电影主题 西方体制

政治电影作为一种电影类型,其发展过程不断经受各种历史事件的影响。在二十世纪中晚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一股政治电影拍摄热潮,这些电影大都以现实的政治新闻为创作背景,经过一定的艺术处理和加工,展现事件本身和政治相关人物的命运,形成了一批政治类型电影。政治电影这个概念最早在法国形成,随之而来逐渐在美国、亚洲等国家出现。由于各国情况不同、电影导演们的思想倾向和艺术原则不同,因此政治电影的风格上存在着丰富的状况。

一、政治电影的概念

一是描写现实新闻事件、社会运动的影片;二是描写政治人物及相关人员的影片;三是描写现实中某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的影片。

二、政治电影作品的种类

(一)表现真人真事并进行艺术加工的影片。代表作品有: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的电影《开国大典》,这是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历史剧情片,影片用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建国这一政治事件的瞬间,展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众多政治人物的风貌。

(二)时空背景或故事情节虚构的影片。代表作品有:法国导演让·雅南执导的电影《解放军在巴黎》,该片嘲笑了法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左翼运动,虚构了一个电影故事。

(三)具有强烈幻想和喜剧色彩的影片。幻想代表作有:由詹姆斯·麦克特格导演,乔·西佛与沃卓斯基兄弟制作的电影《V字仇杀队》,这部电影根据艾伦·摩尔与大卫·劳埃德所著的同名漫画改编,故事场景设在了未来的伦敦,讲述了一个戴着暧昧笑容面具的人物、一位试图秘密进行社会变革,同时具有个人英雄主义提倡复仇的神秘人士反抗独裁政府,反对人民被洗脑改造的故事。喜剧代表作品有:美国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在1994年执导的《阿甘正传》,描写了一个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经历了美国众多历史政治事件喜剧故事,1995年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导演奖等6项大奖。

(四)新闻纪录片和其他以政治为题材的影片。以法国和美国为代表,法国人将本国的这类电影称之为“战斗电影”;美国则有纽约新闻电影小组、芝加哥十人小组等组织,以拍摄劳工阶级和种族问题为主的纪录片。代表作有:由科斯塔-加夫拉斯导演的电影《焦点新闻Z》,这部影片又翻译为《Z先生》、《大风暴》、《一桩政治凶杀案的剖析》,由法国和阿尔及利亚联合制作,于1969年上映,该片讲述在实行军事独裁体制的欧洲某小国(暗指希腊),在野的反对党领袖Z先生在一次政治活动中遭遇杀手行刺身亡,政府经过调查后,宣布死亡原因是车祸意外,民众对政府的结论产生怀疑并且强烈要求查明真相。有一名拥有正义感的检察官决定抗住压力并且开始了独立调查,最终查处了真相,这是一起有预谋的政治谋杀案,此案牵扯出众多隐身其后的重量级政治人物,雪球越滚越大。最后的结果是相关人员不是被流放就是被处以徒刑或是被杀。

三、《总统轶事》解读

20世纪晚期,随着新闻媒体的大力推动,政治新闻事件越来越受成为百姓关注的对象,政治电影迎来了高潮期。以表现真人真事为原型的故事片《总统轶事》(又译:失落的一封信)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拍摄而成。《总统轶事》是一部法国政治电影的代表作,这部电影描绘的是一场政治闹剧,主角影射的也许就是当时的法国总统,法国人天生热衷调侃政治人物,尤其是总统。从影片中一系列的矛盾的产生与消亡中,观众看到的不只是远在他国、事不关己的政治丑闻,带给人们的也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用以打发时间的娱乐笑料,影片带给我们的是对西方所谓“民主权利”真实与否的一种反思。

中国有句老话: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句话有其片面性也有其正确的地方。在电影艺术创作中这句话显得尤其明显,政治电影的拍摄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影射当下政治事件和人物,结合法国政治背景阅读《总统轶事》的剧情,我们或许可以找出剧中总统的现实原型——法国总统密特朗。其实密特朗的私生活早已是当时法国人茶余饭后闲聊的主题,但从没有人揭穿过这个公开的秘密。随着英国《泰晤士报》的披露才被世人所共知:法国作家玛扎琳娜·潘若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失落的一封信》的书。玛扎琳娜是法国社会党党员,一位美女作家,其还有一个特殊身份是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和情妇安娜·潘若的私生女,这是秘密连密特朗的原配都不知道。在玛扎琳娜·潘若的书中描写的是父亲和私生女之间的故事。这位父亲的身份很特殊,他是一位国家元首,虽然书中没有明确写出总统就是密特朗,但当时的读者都可以意会到:密特朗就是小说中男主角的原型,也就是《总统轶事》中总统的原型。

然而,《总统轶事》所描绘的重点绝不是百姓津津乐道的关于元首的风流艳史,而是讲述了当这段总统曾经的秘密即将要被公之于众时,总统不惜一切代价试图掩盖丑闻时所发生的种种故事。从他的性格及实施的各种手段中隐约可以看出总统密特朗的影子。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窃听案被列为世界十大窃听案之一,当时在任的法国总统密特朗为了阻止私生活丑闻被揭露,从1983年1月到1986年3月,以反恐怖主义为名,建立了特别监听小组,动用政府监听系统对几百位法国名人的电话进行了窃听,尤其是对他的政治对手,威胁到他的媒体,等等,也包括他感兴趣的美女明星,这其中就有当时演出过007系列电影,出任邦女郎的卡洛儿·布盖,这些电话记录高达3000多个,许多政要、记者和律师都成为受害者。此事在1993年被法国《世界报》率先曝光,经过数年调查,12名密特朗的前助手成了被告,而密特朗于1996年1月去世,躲过了司法追究。

四、现代国家体制运作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部当时反对派用以攻击总统的政治电影,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为什么在西方政治体系中能产生出如此专制的国家元首,面对普通民众的合法隐私权的需求,西方世界所宣扬的民主法制显得苍白无力。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实质是什么?具不具有普世价值?抑或只是缓解资本主义矛盾的妥协产物?至少从这部影片中让观众领会到现代国家体制运作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对于国家的重要法律、重大决策及社会上当前发生的与普遍公民权利和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有了解和知晓的权利。知情权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是保护公民自身利益的需要,是消除谣言、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影片中的总统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也不能以所谓“个人名誉权”受损为幌子压迫社会媒体,试图掩盖丑闻。

第二,政治斗争必须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进行,在宪法的框架里运作。必须利用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作为一种外在的权力监督与制衡机制,发挥约束与规范作用。由此可见,民主法治与媒体监督是政治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则。

第三,领导人的去留不能任憑自己的意愿决定。

第四,在领导人的道德问题还不至于影响到其执政能力的时候,民众还是看中领导人的业务能力,当然,如果领导人行政才能与道德标准同样优秀是最好。

在长达几十天的政治斗争之后,就像《总统轶事》中的结尾一样,总统照样做总统,活跃于国际国内政坛。国家机器运作如常,社会生活也是一如既往。不管你理解或是赞成与否,这就是西式的政治民主政治制度,他所宣扬的民主是真实,是虚假?值得审察。

参考文献:

[1]冯岭.多种文化视角下的影视创作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3]徐刚.影像的踪迹:当代电影的文化政治阐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