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角度看《释名》的语料性质
2018-01-13王国珍
王国珍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释名》;单音词;复音词;口语性;同义词;反义词;双音化
摘要:《释名》是东汉时期声训的集大成之作,从单音同义词和复音词两个角度对该书口语性的强弱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从新旧词的角度看,《释名》的15组单音同义词中,旧词占优势的有4组,新词占优势的仅1组,均是旧词的有10组,其中反映口语程度较弱的有7组,较强的有5组,处于中间状态的是3组,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口语性;从复音词的角度看,无论是复音词数量还是新兴复音词的数量都极其庞大,远远超出同时代文献,表现出强烈的口语性,两者存在较大的矛盾。鉴于注释性语言存在特殊性,不能简单地认为《释名》的复音词都是当时语言中实际存在的词语。
中图分类号:H131.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7)06-0068-09
Lexicon View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 of Shiming
WANG Guozhen
(Faulty of Liberal Arts, Huzhou Normal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China)
Key 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lexicology; Shiming; monosyllabic synonyms; polysyllabic words; orality; synonym; antonym; bisyllablization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orality feature of Shiming(《释名》), a master piece about phonological annotation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respect of monosyllabic synonyms and polysyllabic words. Among the 15 groups of monosyllabic synonyms picked out from the book, there are 4 group of synonyms in which the dominant vocabulary is of archaic style, with only 1 group dominated by neologism, and the remaining 10 groups are of homogeneously archaism. In terms of orality, 7 groups demonstrate less, 5 groups more, and the remaining 3 groups somewhere in between. But on the other hand, this work presents a salient feature of orality as a massive quantity of both polysyllabic words and new polysyllabic words are found, far overwhelming those in its coeval literature. In spite of such apparent inconsistency, we can not, in view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language used in annotation, arrive at a simple conclusion that the polysyllabic words in Shiming exclusively actually existed in the spoken language of that time.
东汉刘熙的《释名》是一部声训类集大成之作。台湾学者李维棻在《〈释名〉研究》一书中设专章讨论书中的复音词,并敏锐地观察到它们的成因是“是很特殊,也是很重要的”。近年来,大陆学者也开始关注《释名》词汇。但总的来说,对《释名》的语言特性关注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同义词、复音词两个方面分析《释名》的词汇特点。
一、从单音节同义词角度看《释名》的语料性质
(一)第一类:旧词占优势的同义词组①
在《释名》中,旧词占优势的有挝/击—打②、旁/侧—边、悬/垂—挂、目—眼等4组。
1.挝/击—打
“打”是汉代新词。《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首举王延寿《梦赋》:“撞纵目,打三颅”例。《释名》“挝”“击”之比为1∶6,没出现新词“打”。
2.旁/侧—边
“上古多见‘旁。罕见‘边,如《吕览》有‘旁6例,‘侧2例,不见‘边。”〔1〕东汉时期,“边”的使用日渐增多,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以下简称“胡敕瑞(2002)”)考察发现,东汉佛典中“边”有59例,“旁”1例,“侧”7例。《释名》“旁”“侧”“边”出现的频率比为47∶2∶6,使用最多的仍是旧词“旁”,但新词“边”也出现了6例。
3.悬/垂—挂
新词“挂”在《释名·释姿容》中2见:“卦卖,卦,掛③也,自掛于巿而自卖边,自可无惭色,言此似之也。”作者之所以选择新词“挂”,大概是由于语音的制约。此外,书中全部用旧词:“悬”18例,“垂”11例。
4.目—眼
“目”先秦常見,其义指眼睛,在特定的例句中有义位变体“眼珠”。如《国语·吴语》“吴王夫差对胜齐人于艾陵”:“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可参照《庄子·杂篇·盗跖》“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眼”在战国文献中始见少量用例。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汉语词汇史》中分析指出其本义是眼珠子④,不指眼睛。《吕氏春秋·孝行览·遇合》:“陈有恶人焉,曰敦洽雠糜,雄颡广颜,色如浃赪,垂眼⑤临鼻。”句中的“眼”,张双棣《吕氏春秋词典》1993年版释为“眼睛”,2009年修订版改作“眼珠”,并在《修订本后记》中说明:“如‘眼,原书误释为眼睛,这次改为‘眼珠。”
到了东汉,“眼”用例渐多,特别是东汉译经中,“眼”占了绝对优势。据汪维辉统计,现存安世高和支娄迦谶的译经中,“眼”和“目”的出现次数为247∶21;同时,佛经中还出现了许多由“眼”构成的组合,如“佛眼”“肉眼”“法眼”“眼病”“眼泪”“眼睛”等等。可见,“‘眼在口语中取代‘目不会晚于汉末”〔2〕。季琴《支谦译经词汇研究》的统计增加了《修行本起经》等9部东汉译经,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3〕。
《释名》的“眼”出现在被训词及复合词“眼眶”中,说明使用已经比较普遍,具备了一定的构词能力。但是,全书新词“眼”仅2见,旧词“目”15见。
(二)第二类:新词占优势的同义词组
新词占优势的仅有“梁—桥”1组。
梁—桥:先秦“桥梁”一般用“梁”表示,“‘桥在先秦一般表示汲水用的桔槔,很少表示桥梁,表桥梁多是秦汉以后的事……中古之后,‘桥成为桥梁的通称,不论如蛟龙卧波、彩虹跨水的大桥还是仅供人行驴渡的小桥,都可以称‘桥了”〔4〕。《释名》一书中旧词“梁”没有出现⑥,新词“桥”出现1例。
(三)第三类:均是旧词的同义词组
《释名》中均是旧词的同义词共有迩—近、矢—箭、木—树、少—小、少/幼—小、首—头、于—在、云—曰/言、之—此/是、舟—船等10组,这些旧词在汉代的使用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其中短横后面是汉代口語中常用的词。我们以胡敕瑞(2002)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考察为参照系,将《释名》的同义词组与《论衡》、东汉佛典进行了对比。
1.与东汉口语用词情况相反,反映口语程度较弱的同义词组
(1)木—树。虽然早在先秦就可以用“树”表示名词树木了,“但从总体上看,表示‘树木的概念先秦以用‘木为常,在数量上‘木占绝对优势;在‘树的名词和动词(种植;树立)两个意义中,也以后者占多数。像《尚书》《易经》《论语》《孟子》里的‘树都是动词,不当‘树木讲”〔2〕。《释名》中“木”26见(其中1例五行之木),“树”仅1见。
(2)少/幼—小。与“少”“小”的副词用法类似,表示年纪轻的“少”“小”也均出现于上古。据孙凯《“幼”“少”“小”的历时演变研究》⑦的统计分析,先秦时期,主要用“幼”和“少”,“小”虽已出现,但数量很少,且几乎只局限于做定语,修饰指人的词或语素(A6)。“在东汉—隋的中古汉语时期,‘幼类词的用法有了明显的变化,最重要的有三点:一是‘小开始活跃起来;二是A4中‘年/年纪+幼类词的结构进一步成熟;三是A7的用法也有了发展”〔5〕。“少”和“幼”“小”都可以构成同义词。孙凯调查了中古时期六部书的情况,今转引《东观汉记》、《太平经》的用法(除A6外)如表1。
《释名》中表示“年幼”义的词“少”有8例,“小”有3例(均以“小儿”的形式出现),“幼”4例。从用例上看,“少”占优势,与《东观汉记》《太平经》两书一致。不过,《东观汉记》《太平经》两书中“小”的用例已较多(分别是6例、11例),且用法已经多样化,普遍分布在各类用法中;而《释名》中的“小”仅出现在A6中,说明《释名》的口语性仍较弱。
(3)之—此/是。据胡敕瑞(2002)考察,“之”在东汉已趋于消亡,“佛典不见‘之作指示代词,《论衡》虽然有6见,但是其中4例是上古引文,另外2例是紧承在引文后的论述,显然是受了引文的影响”〔1〕。《释名》中“之”“此”“是”三词的比例大致为707∶57∶26⑧,可见“之”是最主要的指示代词。
2.与东汉口语用词情况一致,反映口语性较强的同义词组
(1)迩—近。“迩”和“近”是先秦出现的一对同义词。不过,两词有明显的时代差异,“春秋以前的古籍,如《书》《诗》多用‘迩。《尚书》中‘迩出现十三次,‘近只出现两次。而《论语》中,‘迩只出现一次,而‘近出现十一次”〔4〕。到了东汉,“《论衡》与佛典都不用‘迩,只用‘近”〔1〕,由此可见,“近”已占绝对优势。
《释名》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⑨。从使用频率看,书中“迩”仅2见,“近”出现14次。从用法上看,“迩”出现在《释宫室》“泥,迩也,迩,近也,以水沃土,使相黏近也”这一条中,“迩”由于与“泥”音近,才作为训释词出现,是有条件限制的。而且后面《释名》必须借助“近”进行申释,这些都说明当时“迩”已基本退出口语。
(2)少—小。表示程度的副词“少”“小”上古已见。据胡敕瑞(2002)研究,“上古主要用‘少,如《吕览》‘少有3例,而不用‘小;佛典中多用‘小。后世‘小也有增多的趋势,如《世说》表‘稍微义的‘小有31例,‘少只有9例”〔1〕。《释名》中程度副词“小”有5例(“小高”“小弱”“小祥”“小善”“小有”),不用“少”,也显示了这一趋势。从这一点看,《释名》比《论衡》更接近当时的口语⑩。
(3)首—头。“首”和“头”在上古就是一对同义词,不过,当时“首”的使用频率高于“头”。魏德胜对《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中的“头”“首”出现频率进行过统计,发现每一种材料中“首”的使用频率都高于“头”〔6〕。到了东汉,情况发生了变化。据胡敕瑞(2002)研究,《论衡》“首”46见、“头”45见;佛典“首”有36例,其中28例出现在“稽首”中,所以实际使用频率并不高,“头”则有87例,远远高出“首”〔1〕。《释名》表示头部义的“首”“头”之比为4∶23,“头”的出现比例远远高于“首”。
(4)云—曰/言。胡敕瑞(2002)考察发现东汉佛典中“云”4见,其中3例见于昙果和康孟详的译经,1例见于支曜的译经。据此,他推测:“‘云在东汉只是作为一个文言词在使用,所以在口语性强的前期译经中不见用例”〔1〕。《释名》中三词的出现频率比为2∶478∶266,“云”的出现频率极低,似乎可以印证胡敕瑞(2002)的推测。而同时期《论衡》中的“云”仍多达103例。
3.反映口语程度处于中间状态的同义词组
《释名》中有些同义词处于《论衡》、东汉佛典之间,有些用法和使用频率反映情况不一致,反映其口语程度一般,处于中间状态。
(1)矢—箭。“上古多用‘矢,如《吕览》‘矢17见,‘箭仅1见。”〔1〕东汉佛典中,“箭”有12例,“矢”仅1例;东汉注家也往往用“箭”给“矢”作注。据此,胡敕瑞(2002)推测:“在东汉的口语里,大概已经很少用‘矢了”〔1〕。《释名》“箭”“矢”之比为3∶8,仍是“矢”占优势,但“箭”的出现比例已经较高。而《论衡》中“矢”22见,“箭”仅2例,口语程度要低于《释名》。
(2)于—在。“于”是先秦常用的介词。“介词‘在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它位于动词之后,引进动作的归结点,如‘亡在草莽、‘越在他竟,或引进滞留的场所,如‘附在我身、‘藏在盟府。但是介词‘在用例很少……同时可受‘在+场所修饰的动词也有限,主要是表示事物存在于某处及表示移动、离开义的两类动词……‘在的使用频率低、出现的文献不多和所修饰的动词很有限等情况都说明介词‘在才刚刚出现。”〔7〕
到了东汉,“在”的用法已发展成熟。从所修饰的动词来看,《释名》中的“在+场所”所修饰的动词有“布”“出”“戴”“治家”“敛”“牢络”“廓落”“遁”等,已不再局限于表示存在和移动、离开的动词。从语序上来看,《释名》中的“在”可以处于动词后面,如:“肤,布也,布在表也”(8.8B11);“汗,也,出在于表,然也”(8.20);“留,牢也,幕,络也,言牢络在衣表也”(16.44)。也可以出现于动词之前,如:“卿之妃曰内子。子,女子也,在闺门之内治家也”(11.50);“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敛互物也。”可见此时介词“在”的用法已经成熟。不过,从使用频率来看,《释名》中的介词“于”有139例,介词“在”约有14例B12,旧词仍占很大优势。
(3)舟—船。“舟”“船”是上古就有、汉代仍然沿用的一组同义词,“舟”产生早,“船”产生晚;“舟”是文言词,“船”是口语词。从使用频率上看,上古时期,“舟”的出现次数远高于“船”;汉代口语中则大致以用“船”为主B13。《释名》中“舟”“船”之比为9∶4,从数量上看,“舟”仍占优势。不过,从用法上看,“船”用为本卷卷名,且“船”作为主要被训词出现,“舟”则出现在又名中B14。
上文共分析了15组同义词,其中旧词占优势的4组,新词占优势的1组,均是旧词的10组。这些同义词组中反映《释名》口语程度较弱的有7组,较强的有5组,处于中间状态的是3组,并不能反映该书的口语性特别强。
二、从复音词角度看《释名》的语料性质
虽然构成复音词的语素有不少来源于旧词,且在东汉佛道文献词汇新质中,“单音新质的通行度高于复音新质”〔8〕。但总的说来,复音词(特别是新兴复音词)的数量还是可以作为判断语料口语程度强弱的标准之一的。胡敕瑞《汉译佛经所反映的汉魏时期的文言与白话——兼论中古汉语口语语料的鉴定》从词汇、句法等多个角度比较了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和支谦译《大明度经》,显示:“文言语料多使用单音词,白话语料多使用复音词”,“单复词不同”是区分文言和白话的15条标准B15之一〔9〕。
《释名》全书两万五千字左右,仅为《论衡》(约22万字)和胡敕瑞(2002)所选东汉佛经(约38万字)的十分之一强。按常理,其复音词数量和新兴复音词也应该是它们的十分之一左右。可事实并非如此,《释名》的复音词及新兴复音词的数量都极其庞大。
1.《释名》复音词数量庞大
喻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和陈建初、喻华《〈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判定《释名》释语有1069个复音词,陳建初《〈释名〉考论》判定有1295个复音词,加上被训词的418个复音词(据笔者统计),《释名》全书的复音词在1600个左右;徐从权《〈释名〉双音词研究》判定全书的复音词多达2355个。据程湘清《〈论衡〉复音词研究》统计,《论衡》复音词总数约2300个B16。两书的复音词数量相差不远。
2.新兴复音词大量涌现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释名》中出现的中古新兴复音词在五、六百左右(已排除后代被淘汰的新造词),其中有很多首见于《释名》。据胡敕瑞(2002)统计,《论衡》有新兴复音词619个,东汉佛经有1039个,《释名》与它们相差不大。下面拟就部分首见于《释名》的新词作简要分析。
(1)阨要。“阨(ài)要”,险要或险要之地。《释名·释形体》:“又谓之嗌。气所流通,阨要之处也。”唐独孤及《直谏表》:“假令居安思危,用备不虞,自可于阨要之地少置屯御,余悉休之,以其粮储屝屦之资充疲人贡赋,岁可以减国赋之半。”B17〔10〕其倒序形式为“要阨”“要阸”“要扼”。《大词典》所举首例为班固《奕旨》:“要厄相刼,割地取偿, 苏张之资”。“阨”“厄(戹)”“隘”同属影母,古韵锡部,三词同源〔11〕。“要隘”亦当属该词的不同词形。
(2)闭气。《释名·释疾病》:“屈颈闭气曰雉经,如雉之为也。”《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陶自知必死,对使者曰:‘朝廷前封臣云何?今反受邪谮。恨不与伊、吕同畴,而以三仁为辈。遂闭气而死,天下莫不痛之。”〔12〕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菩萨摩诃萨为破一切众生苦恼,愿作麁大畜生之身,以身血肉施于众生。众生取时复生怜愍。菩萨尔时闭气不喘,示作死相,令彼取者不生杀害疑网之想。”(T12/0374/0557cB18)以上“闭气”义为停止呼吸或故意抑止呼吸。《大词典》该义项释义为“暂时抑止呼吸”,无例证。当补充。
(3)挫屈。义为屈折、屈辱,既指人的具体动作,如《释名·释姿容》:“坐,挫也,骨节挫屈也。”也用于人的抽象行为,如《宋书》卷六○《范泰传》:“泰曰:‘百年逋寇,前贤挫屈者多矣。”B19〔13〕“挫屈”的主语多是当事或受事,如《释名》《宋书》例。也可以是施事,如元代张伯淳《辨伪录序》:“如寇谦之矫妄,崔浩惑魏太武,而崔浩卒以族诛。昙谟最之挫屈姜斌,斌流于马邑。”(T52/2116/0751b)这里叙述的是北魏孝明帝时融觉寺僧昙谟最和清通观道士姜斌辩论的著名事件,“挫屈”的主语是施事,其意义是使屈服。
(4)出配。中古的“出配”有两个意义:一是成婚、婚配;一是分散配置。《释名》中的“出配”是前一意义,《释名·释亲属》:“舅谓姊妹之子曰甥,甥亦生也,出配他男而生,故其制字男旁作生也。”《汉武帝内传》:“帝问东方朔:‘此何人?朔曰:‘是西王母紫兰室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阿母昔以出配北烛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禄,真灵官也。”〔14〕
该词后代偶有使用。元柯丹丘《荆钗记》第十一出《辞灵》:“奴家被继母逼嫁孙郎。我爹爹不允,将机就机,只说今日是十恶大败之日,匆遽之间,将奴出配王家。首饰衣服,并无一件。”B20〔15〕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卷六《乞丐妇重配鸳鸯俦》:“像周氏从父亲织席起身,至于渔户退归,沿门乞食,衣裳褴褛……无端身入朱家,饱食暖衣,及至出配吴生,资财充裕,女工针指,无有不精,身体发肤,倍增柔腻。”〔16〕构词方式、意义均与之类似的“出嫁”一词却使用颇为广泛。究其原因,盖“出”“配”的意义都比较泛,组合后的意义也不够稳定、明晰;而“嫁”的意义单一、明确,与“出”组合意义明晰。
(5)肤体。“肤体”一词,佛典中多见。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六《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三》:“以此善根令一切众生得惭愧法服,以覆其身,离诸陋形,端严殊妙,颜容鲜泽,肤体柔软,得身上乐、诸佛之乐,无量法身普应一切,无上清净一切种智。”(T09/0278/0500c)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何缘叵求那比丘不得诸根欣悦,色貌清净,肤体鲜泽?叵求那比丘先未病时,未断五下分结,彼亲从大师闻教授、教诫说法,断五下分结,世尊为彼尊者叵求那受阿那含记。”(T02/0099/0267a-b)《释名·释疾病》:“病,并也,与正气并在肤体中也。”《大词典》未收该词,可补。
(6)节限。节限,限制。《释名·释形体》:“节,有所节限也。”《后汉书·百官志一》:“世祖即位,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南朝梁刘昭注引西晋荀绰《晋百官表注》曰:“汉丞相府门无兰,不设铃,不警鼓,言其深大阔远,无节限也。”〔12〕《魏书》卷六八《甄琛传》载袁翻奏章:“臣子之欲光扬君父,但苦迹之不高,行之不美,是以极辞肆意,无复限量……自今已后,明勒太常、司徒有行状如此,言辞流宕,无复节限者,悉请裁量,不听为受。”〔17〕句中“限量”“节限”义近,可以资比参照。
此词中古译经亦多见。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第一《佛说那赖经第一》:“佛即为比丘蠲色欲念,除痴爱失,为说:‘尘劳之秽,乐少忧多,多坏少成,无有节限。唯有佛及诸弟子明智之人,分別是耳。”(T03/0154/0070a)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卷二《应时品第三》:“瞋恚怀毒,怒害滋甚。情欲炽盛,无有节限。有所好忤,若如畜生。”(T09/0263/0079b)辛岛静志《正法华经词典》释其义为“limit,limitation”〔18〕。由上可见,“节限”不局限于钱财的使用,《大词典》释为“节约限制”欠妥。
(7)津润。“津润”在中古有三个义位:一为形容词,义为“湿润”。《释名·释州国》:“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润也。”书中存在“有润泽”、“有妩媚”等类似的说法,意思是“具有××的特点”,故此例的“津润”是湿润义。《文选·左思〈蜀都赋〉》:“紫梨津润,樼栗罅发。”刘良注:“津润,梨中含水也。”〔19〕一为动词,义为“润泽、浸润”。西晋竺法护译《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卷下《分别身行大慧空品第十一》:“菩萨亦如是!以四大慧河流为诸天梵魔界、尽世沙门梵志、极世人类而普津润之,渐舟归至佛无上慧海。”(T10/0288/0587b)一为名词,义为“津液”。《释名·释疾病》:“消,,渴也,肾气不周于胸,胃中津润消渴,故欲得水也。”《大词典》首举晋左思《蜀都赋》例,稍晚;未收名词义,当补。
(8)齘。“齘”又作“噤齘”,义为闭口切齿,既可以形容生病时咬牙忍痒(痛)的样子,也可以形容发怒时咬牙切齿的样子。《说文·齿部》:“齘,齿相切也。”段玉裁注:“《方言》:‘齘,怒也。郭曰:‘言噤齘也。噤亦作。《篇》《韵》皆云:‘齘,切齿怒。”《灵枢经》卷五《热病第二十三》:“热而痉者,腰折、瘛瘲、齿噤齘也。”(四部丛刊本)本书语言的年代有比较大的争议。除此之外,最早的用例见于东汉。《释名·释疾病》:“疥,齘也,痒,搔之,齿齘也。”余云岫谓:“疥癣之疾,痒极难忍,抑搔之时,往往作闭口切齿之体势以忍之”〔20〕。这是形容忍痒时咬牙切齿的样子。形容发怒的较早用例见于郭璞《方言注》(见前引)。《汉语大字典》据《释名》立义项“闭口切齿”。《大词典》缺前一义项,当补;后一义项首举唐卢肇《海潮赋》,偏晚。
(9)寇逆。此词六朝多见,做名词,指贼寇。《魏书·吐谷浑传》载慕璝表曰:“臣顷接寇逆,疆境之人,为贼所抄,流转东下,今皇化混一,求还乡土。”〔17〕西晋竺法护译《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卷下《属累品第十三》:“佛言:‘拘翼,今嘱累汝。若斯经典在于州域、郡国、县邑、城墎(圣语藏本作郭)、丘聚,则护其土,怨敌雠隙不得其便。若至县官,若在贼中,若逢禽兽,若值鬼神,若遇盗贼,若遭水火恐惧之难,便当思念于斯经典而说歌颂。若有怨家、寇逆、恶贼,不能得其便。”(T15/0627/427c)“寇逆恶贼”,宋元明三本、宫内省图书寮本作“寇贼恶逆”。当以“寇逆恶贼”为是。“寇逆”亦可做动词,指叛乱。如《宋书》卷四三《檀道济传》:“卢循寇逆,群盗互起,郭寄生等聚作唐,以道济为扬武将军、天门太守讨平之。”〔13〕《大词典》“叛乱”义下举《陈书·儒林传·沈文阿》例,《陈书》为唐代姚思廉所修,晚于《宋书》例。
《释名·释州国》“荆州”条:“南蛮数为寇逆。”此“寇逆”当为名词义。可对比《三国志·吴志·孙破虏讨逆传》:“复进军大谷,拒雒九十里。”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晋乐资撰):“(刘)艾曰:‘山东儿驱略百姓,以作寇逆,其锋不如人,坚甲利兵强弩之用又不如人,亦安得久?”〔21〕此词《释名》首见。
(10)水腹。《释名·释形体》:“自脐以下曰水腹,水汋所聚也。”据此,“水腹”就是小腹,是人体的部位。《史记·楚世家》:“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唐代张守节《正义》引六朝干宝曰:“近魏黄初五年,汝南屈雍妻王氏生男儿,从右胳下水腹上出,而平和自若,数月创合,母子无恙,斯盖近世之信也。”〔22〕例中的“水腹”盖亦此义。
此外,“水腹”多用于疾病,指腹水或内有腹水的肚腹。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三《四出观品第十一》:“菩萨驾乘出南城门,复于中路见疾病人,水腹身羸,卧于道侧,气息张口,命将欲绝。”(T03/0186/0503a)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七《陀罗尼品第二十六》:“若有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疏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T09/0262/0062a)
(11)牙车、颔车、颊车。三词同物异名,指牙床骨。《释名·释饮食》:“或曰牙车,牙所载也。或曰颔车,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或曰颊车,亦所以载物也。或曰鼸车,鼸鼠之食积于颊,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系于车皆取在下载上物也。”《说文·页部》:“颊,面旁也。”段玉裁注:“凡言颊车者,今俗谓牙床骨。牙所载也,与单言颊不同。”〔23〕《说文·面部》:“,颊也。”段玉裁注:“按《艮卦》虞注云:‘辅,面颊骨上颊车也。面颊骨,今俗语尚如是。上颊车,即颊骨在上持牙者。服虔注《左传》谓之上颔车。然则在下持牙者亦得曰下颊车、下颔车矣。”〔23〕《大词典》将“颔车”、“颊车”释为牙下骨,但从文献用例并看不出这种区别。
东汉以后医籍常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三《治中风诸急方第十九》:“《千金方》:治中风,面目相引,偏僻牙车急,舌不可转。”〔24〕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九《牙齿病诸候》“齘齿候”:“齘齿者,是睡眠而相磨切也。此由血气虚,风邪客于牙车筋脉之间,故因睡眠气息喘而邪动,引其筋脉,故上下齿相磨切有声,谓之齘齿。”〔25〕《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唇口病诸候》“失欠颔车蹉候”:“肾主欠。阴阳之气相引则欠。诸阳之筋脉有循颔车者。欠则动于筋脉,筋脉挟有风邪,邪因欠发,其急疾,故令失欠颔车蹉也。”〔25〕《肘后备急方》卷三《治中风诸急方》:“又方:取蜘蛛子摩其偏急颊车上,候视正则止。亦可向火摩之。”〔24〕《诸病源候论》卷六《解散病诸候》“寒食散发候”:“或齿龂B21肿唇烂,齿牙摇痛,颊车噤,坐犯热不时救故也。当风张口,使冷气入咽,嗽寒水即瘥。”〔25〕
《灵枢经》卷三《经脉第十》:“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B22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四部丛刊本)这里旨在说明足阳明胃经的经脉循行路徑,不止是穴位的排列。从上下文看,该经脉涉及的均为部位名:頞、鼻、齿、口、唇、承浆、颐、耳、发际、额颅等。可见,本句的“颊车”亦是牙床骨义,《大词典》释为针灸穴位名,不妥。
除此之外,类似的词还有:被覆、冰凌、恩私、炉火、回来、检勒、靳固、径挺、考竟、弭服、漂轻、品度、侵损、身形、舒泄、体干、通畅、团圆、抆拭、狭长、限剂、消烂、崖岸、眼眶、偃折、荫翳、执取、钟聚。
三、《释名》反映口语程度的矛盾及其原因
从第一、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释名》单音同义词和复音词所反映出来的口语性程度存在严重的矛盾。
1.双音化与文体、语境的关系
朱庆之云:“佛经语言的双音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在佛经特殊文体的要求下强迫进行的,而且来得迅猛、激烈,以至于语言中现成的双音节形式根本不能满足它的需求。于是,就有了翻译者的临时创造;又由于翻译者可能不自觉地受到原典和母语复音词结构方式的影响,就使这些创造不仅可能带来大量双音节的新词,而且可能带来双音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26〕“许多汉语固有的单音节词往往被译者临时用某种有规律可循的方式,如‘同义连文,或在自由构词语素的帮助下创造出一个双音节形式来。而正因为是个人一时的言语创造,所以有不少的双音词语甚至找不到第二个用例。”〔26〕
与此类似,注释性语言中的双音节词有不少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强制出现的,有些也只是临时一用的创新词,不能不加区别地把它当成口语或文学用语。何莫邪(Christoph Harbsmeier)先生谈到赵岐《孟子章句》中的双音词时说:“重要的是仔细调查赵岐《章句》中每种情况的双音节词,其一在多大程度上把原本的单音节词扩展为听得懂的后汉汉语的双音节词;其二什么情况下这种双音节词,或者说这种扩展形式,实际上是赵岐为原文中意义模糊的词语提供详明的概念分析而形成的系统成果”〔9〕。
2.《释名》的主要训释体例
《释名》的训释体例是直陈式和申训式,其中与双音节关系最密切的是申训。所谓申训,就是在声训词后再加文字对声训进行补充阐释,如《释名·释天》:“雾,冒也,气蒙乱覆冒物也。”“它的目的就是对声训词加以再次解说,以阐明声训词的含义,从而更明确地解释被训词的命名之意。考察全书,1158条词训式声训中,仅43条没有申训,其余均有各种形式的申训,申训例占总数的96.2%,这充分说明申训是刘熙利用声训推源时最重要的手段,它实际上成为了声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7〕。
3.《释名》体例对双音节词的促动和限定
申训时,往往需要一个复音词将前面的意义明晰化。如果当时的语言中恰好有这样一个词,作者就会直接拿来使用。如果没有现成的复音词可用,那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训词(少数情况下是被训词)作为构词语素,利用同义连文等方式扩展出一个新词,当然这个词是后汉人所能理解的。这些作者临时新造的词有些被后代语言继承下来了,有些则昙花一现,很快就被淘汰B23。
(1)为了迁就训释词而造的词。如籍疏,《释名·释书契》:“或曰簿,言可以簿疏物也。”“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簿疏”一词其他文献偶见。《太平经庚部》卷一一○《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第一百七十九:“何为作恶久灭亡?自以当可竟年。不知天遣神往记之,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28〕“籍疏”未见。“簿”条虽然没有出现训释词,但按照本书体例,隐含了训释词“簿”(动词),陈建初考释“簿疏、籍疏”是登记、记录之义,两词的意义相同,但作者却分别使用了两个包含“簿”“籍”的词语。
(2)为了迁就被训词而造的词(或词形)。如速椟,《释名·释衣服》:“,犹速独,足直前之言也。”这里刘熙选用与“”音近的“速独”一词来解释这种靴子的特点。《释名·释兵》:“松椟,长三尺,其矜宜轻,以松作之也。椟,速椟也,前刺之言也。”孙诒让《札迻》卷二校读《释名·释兵》“松椟”条云:“案:速椟,吴校本改作‘速独,与上文‘释同,是也。彼为‘足直前之言,与此‘前刺之言,义可两通。”〔29〕今案:按照本书体例,作者为迁就被训词“椟”自然会选择词形“速椟”,吴志忠校改未必妥当。不过,孙氏的考释说明“速独”“速椟”意义相同,可以看作同一联绵词,它们与唐宋文献中常见的“独速”可能也有渊源关系。
(3)同时迁就训词和被训词而造的词。如酉泽,《释名·释饮食》:“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泽久而味美也。”“醳酒,久酿酉泽也。”《大词典》释其为“指酿造精熟的酒”,所引例证为:(1)《释名》“醳酒”条毕沅疏证:“此《礼记》所谓旧绎之酒也。醳当作绎,从系,睪声;俗从酉,非。酉泽,从《说文》当作酋绎。”(2)明冯时化《酒史·酒考》:“《周礼》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有事而酿之酒也,如今之醳酒也。醳酒,久酿酉泽也。”毕沅的“旧绎之酒”指的是“醳酒”,而非“酉泽”。《大词典》的解释误。从《释名》上下文看,“酉泽”似是“久酿”之义,“泽”、“绎”通。上引“旧绎之酒”中“绎”亦当是动词,刘熙之所以舍弃“绎”而采用“泽”,大概是为了与“酒”的偏旁保持一致。《释名》的两条解释去掉“酉泽”后更加通顺,但刘熙要让“酒”、“绎酒”的命名之由更加显豁,必须将其与被训词“酒”、“醳”联系起来,所以新造了“酉泽”一词。
据陈建初统计,《释名》全书约有1105条申训式解释〔27〕。如果每条申训都需要一个双音词的话,那么双音词的数量就会急剧膨胀。而单音节词的选择则不受这种动因的促动。这也就是造成单音同义词和复音词所反映口语程度矛盾的内在原因。
四、余论
注释性语言有其特殊之处,其文体、语境直接影响着词语的创造和选择。这些新造的复音词一定能为当时的读者所理解,但未必是当时语言(包括口语和文学用语)中实际存在的。《释名》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致谢:文章成稿于北京大学访学期间,承蒙导师蒋绍愚先生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达诚挚的谢意。)
注释:①
本部分的新旧词主要是就构成同义词义项的新旧而言,如“眼”在战国时候已经出现,但其指眼睛与“目”构成同义词是汉代以后的事,所以,我们认为“眼”是新词。
②旧词在前,新词在后,后同。
③掛,明代吕柟翻刻宋本用今字“掛”,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改用古字“挂”。如不特别说明,本文所引《释名》例证均出于明代吕柟翻刻宋本。
④这种说法在学术界有较高认可度。也有学者,如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第1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新一版)》(第337—338页,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认为“眼”、“目”均可指眼珠子,这是就所指讲,它们的词义仍是眼睛。此说可商。在先秦,“目”可指眼珠子,“眼”不能指眼睛。正如“白首”可指白发,但“发”不能指头。
⑤“眼”有异文“发”。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指出:“垂眼临鼻,状恶之极,若作‘垂发则不若‘垂眼之恶也。”
⑥书中有“鱼梁”一词,非桥梁义。
⑦该文以现代汉语的用法为参照,结合古代汉语的材料,归纳出了“幼类词”的七类主要用法:A1代表表某一年龄段的人或年龄关系的名词;A2代表表某一年龄段1(介词结构做时间状语)的名词;A3代表表某一年龄段2(直接做时间状语)的名词;A4代表表某一年龄状态2(做谓语)的形容词;A5代表构成年龄比较句(做谓语)的形容词;A6修饰指人的词或语素(做定语);A7代表构成“幼类词+时/时候”结构(做定语)的形容词。见孙凯《“幼”“少”“小”的历时演变研究》第283页。
⑧“之”“是”的用例不限于指示代词,这里只取一个概数。
⑨胡敕瑞(2002)指的是表示距离远近的“近”(第199页),《释名》中的“近”是“接近”、“贴近”义。
⑩据胡敕瑞(2002)考察,“《论衡》中只用‘少,‘小不作程度副词。”见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第206页。
B11“8.8”代表该条出自《释形体第八》的第8条解释,前面的数字表示篇目序号,后面的数字表示条目序号。下仿此。
B12“在”属动介兼类词,一般情况下,我们把与动词一起出现的“在”看作介词、不与动词一起出现的“在”看作动词。不过,有些情况很难判断,这里对介词用例的统计应该偏少。
B13关于“舟”“船”的历时替换问题,学界多有论述。详参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新一版)》第863页、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修订本)》第80頁及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第204-205页。
B14主要被训词指一个事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时首次作为被训词出现的名称。又名是与被训词指称同一事物的另一个名称,如本条原文为“船……又曰舟……”。
B15其他14条标准分别是:篇幅不同、字量不同、常用词不同、常用义不同、通假字不同、否定词不同、量词使用不同、代词系统不同、介词系统不同、语气词系统不同、词类活用不同、标记成分不同、句式不同、语序不同。
B16本段涉及的统计数字依次见于:《〈释名〉释语复音词研究》(第6页,湖南师范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陈建初、喻华《〈释名〉释语中的复音词》(《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陈建初《〈释名〉考论》(第284页),徐从权《〈释名〉双音词研究》(第3页,苏州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和程湘清《〈论衡〉复音词研究》(第105页,收入《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一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胡敕瑞(2002)指出,“程湘清先生(1984)在处理《论衡》双音词时,标准有些过宽”(第21页)。《释名》词汇研究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徐从权《〈释名〉双音词研究》将不少明显是短语的组合也判定为词。
B17《新唐书》卷一六二《独孤及传》作“自可阨害之地”。《资治通鉴》卷二二三作“自可阨要害之地”,此例不可靠。
B18括号内“T”代表大藏经,阿拉伯数字分别代表册数、经号和页码,英文字母代表栏数。下仿此。
B19《南史》同,《大词典》所举为《南史》。
B20《全元戏曲·荆钗记》(底本是影抄明姑苏叶氏刊《原本王状元荆钗记》)“出配”作“出嫁”。墎,圣语藏本作郭。
B21原文无“龂”字,校者据《千金翼》补。
B22之,《甲乙经》卷二第一无“之”字,后人有从《灵枢经》作“之”者,有从《甲乙经》删“之”者。李锄《医经校诂拾零》(《中医文献杂志》2001年第1期)认为其为“上”之误,理由充足,可从。纳,一本作“约”。
B23第二部分所述新词应该有不少就是刘熙新造的但被后代继承下来的,它们与东汉口语中的词汇很难区分。为了更好地看清楚《释名》体例对双音词产生的促动作用,下面所举的词都是昙花一现后即被淘汰的词。
参考文献:〔1〕
胡敕瑞.《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2:219,200,199,206,218,218,220,220.
〔2〕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8-29,84.
〔3〕季琴.支谦译经词汇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3:93-96.
〔4〕王凤阳.古辞辨(增订本)〔Z〕.北京:中华书局,2011:232,910.
〔5〕孙凯.“幼”“少”“小”的历时演变研究〔J〕.汉语史学报(第十二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288.
〔6〕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55.
〔7〕张赪.汉语介词词组词序的历史演变〔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0-11.
〔8〕俞理明,顾满林.东汉佛道文献词汇新质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409.
〔9〕冯胜利.汉语书面语的历史与现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73,125.
〔10〕全唐文(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3910.
〔11〕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K〕.北京:中华书局,2000:94.
〔1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850,3560-3561.
〔13〕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615,1341.
〔14〕本社,编.王根林,黄益元,曹光甫,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141.
〔15〕柯丹邱,著.中山大学中文系五五级明清传奇校勘小组,整理.荆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5:28.
〔16〕天然痴叟.石点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162-163.
〔17〕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1516,2235-2236.
〔18〕辛岛静志.正法华经词典〔K〕.Tokyo:Meiwa Printing Company,1998:218.
〔19〕萧统,编.六臣注.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7:95.
〔20〕余云岫.张苇航,王育林,点校.古代疾病名候疏义〔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248.
〔2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1097-1098.
〔22〕司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97-1098,1690.
〔2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16,422.
〔24〕葛洪.肘后备急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4:52,50.
〔25〕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10,618,139.
〔26〕朱庆之.佛教混合汉语初论〔C〕∥佛教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7,19.
〔27〕陈建初.《释名》考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8,50.
〔28〕王明,编.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526.
〔29〕孙诒让.雪克,陈野,点校.札迻〔M〕.北京:中华书局,2009:72.
(责任编辑:武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