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介石的巴掌为何不敢打

2018-01-13刘吉同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长官巴掌连队

◎刘吉同

1944年8月,驻扎在四川资中县的国军后勤部运输二十九团一营一连,因士兵严重缺编,便就地征调壮丁。补充满员后为防止新兵逃跑,连队便移驻重庆。连队中有个排长叫孙孝清,经常毒打士兵,连队到达重庆后,一个稍通文墨的壮丁写信向上面举报。

信很快到了蒋介石手里,他命侍卫长秘密调查,证实属实。蒋介石非常气愤,于当月30日在政务次长钱大钧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一连。二十九团及一营的长官哪见过这般阵仗,又没有遮羞掩丑的时间,一个个都吓傻了。蒋介石对着眼前一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士兵,强压住怒火,开始讲话:大家不要害怕,有苦诉苦,有冤鸣冤。

很快,士兵们便争抢着发言,有的说自被征以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餐餐都是清汤寡水;有的说常遭长官打骂,轻者拳脚、枪托伺候,重者吊起来毒打;有的说没有衣服穿,长官贪污军饷克扣食物药品;有的说沿途有士兵被打死,逃跑被抓回来的又遭枪毙,死了的壮丁没人掩埋……矛头都指向孙孝清。

突然,蒋介石上前扇了孙孝清几个耳光,接着又用手杖敲击他的脑袋,厉声大骂拉出去枪毙。后经军事法庭审判,孙孝清被判处死刑。

蒋介石这一巴掌,可谓打出了一位疾恶如仇的“青天”形象,让这些饱受欺辱的壮丁迎来了扬眉吐气的一刻。不过,这显然有点大材小用了,他的巴掌应该派上更大的用场。

孙孝清遭扇一年后,抗战胜利了,普天同庆之时,国民党迅速派出多路接收大员,分赴各地接收敌伪政权和财产。然而,这些人很快变成了劫收大员,其丑行被老百姓讽为“五子登科”—金子、票子、车子、房子、女子一个都不能少。连出任上海市市长的钱大钧到职后也是以各种手段抢得大批金条,上海人因此称他为“钱大钓”。

很显然,蒋介石的巴掌应该向钱大钓们扇去,但是蒋介石的巴掌抬不起来了,或抬起来又收回去了,或高高抬起轻轻落下。

孙孝清也好,钱大钓也罢,就其实质而言,他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瓜固然可恶,但追本溯源,问题还在藤上。国民党的独裁体制,构成了这根藤的形体,其贪腐机制和文化,则为这根藤注入了丰富的营养。因此,蒋介石最应着力的是向这根藤扇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一场革命性的变革,这样才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遏制贪官污吏的产生。

遗憾的是,蒋介石连抬巴掌的勇气都没有了。《建国大业》里,蒋介石叹道:反腐败亡党,不反腐败亡国。这句话很符合他已被这根藤死死缠住了的现实,他再也没有当初扇小排长那样无所畏惧的精神了。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很快败退台湾。

猜你喜欢

长官巴掌连队
连队文化创新对连队管理创新的影响探索
巴掌云
胜利者
如何表达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小巴掌童话》
脑筋转个弯
“巴掌”
唯一的关心者
来不及看